至暗时刻,风“云”突变(一):2015到2019,从5到70,从0到100万,技术推动业务的云实践,我创业的这4年

17年年初的时候有次我和CEO在车上聊天,大致说了三件事:
1、我说今年是我的本命年,感觉会有什么不好的事发生,我也不知道是什么,只是有一种直觉;
2、我自己体会到人力资源的一些意义了,Human Resource真的挺准确;
3、如果再次创业的话,我自己想选择教育方向;
当时说的时候好像也挺严肃的,没想到一语成谶,这是风云突变的一年。

QQ群管工具上线后,我们内部的使用反馈还是不错的,效率大大提升,群内商品导购的转化率非常不错,工具的持续改进方向也很明确,我们看到了一丝曙光;不过这个时候有几条路可以走,我们需要再次选择:
1、持续自己扩大运营能力做群导购,扩大收入;
2、从淘客工具切入淘客市场,扩大用户;

虽然收入对于当时的现状还是有不小的吸引力,不过我们几个合伙人还是一致的选择了第二条路,可能第一条路只是为了验证第二条路的转化率而做的实验而已。从我们自身的经历来说,也是工具到平台的经验,也许这不过是我们经历的复刻,当然时期不同也不尽相同。

但是当时还有问题需要解决,QQ群的转化下降非常迅速,流失很严重,只是当时我们一直无法理解500人限制的微信群如何突破社群管理的方法,或者说,管理数量众多的微信群对于导购社群的运营效率我们认为应该不如2000人限制的QQ群;另外,微信群人数达到一定数量之后就需要用邀请制,限制了工具的能力,所以我们对于做微信群管工具是犹疑的。但不管怎样,我们决定一试,微信群管一方面在开发,一方面着手推广我们的工具。前期准备就绪后,我们制定了Q2的KPI,这应该算是我们第一个比较正式的业务KPI,箭在弦上。

意外突然发生,2月份我父亲突发中风,所幸抢救及时,但是住院检查时又发现疑似前列腺癌。感谢我的合伙人和团队小伙伴,当时我的合伙人都承受了不小的压力,我当时忙于处理家事,在医院陪家人,我们的业务目标在开始前就笼罩了一层阴影;我团队的小伙伴依然给力,在我不在的时候一个都没有落下,开发进度都正常进行着,当然这里面肯定有不少我们想做的没安排,这些就靠我的合伙人扛着了。

虽然新Q开局有不少不利因素,但是由于我们做了充分的准备,产品上相对于市场同类工具优化了很多,我们极力打造一个简单易用的淘客工具,在推广时附以精心设计的裂变营销功能,市场投放人群精准,一经推出,立马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不可忽略的是,由于我们一开始的目标就是积累用户,所以我们并没有太多考虑盈利,裂变的目的也是用户通过裂变传播免费获得产品。这个产品和他的推广模式一下子在淘客圈炸开了锅,一时间圈子里面谈论的都是我们的工具软件,好的、坏的都铺面而来,我们就像鲶鱼一样突然搅浑了这个鱼塘。

幸福来的太突然,虽然我们做了心理准备,但沉寂两年的爆发还是着实让人有些兴奋。产品服务用户不断增加,工具的问题逐步暴露出来,迭代的压力就大了,好在桌面端的负责人我们及时找到了,人很靠谱,让我可以专注前后端的整体改进和产品优化;我们的爆发也带来了一些负面情况,同行恶意竞争出现了,就在我们推广后没多久,我们被DDos了,从此以后的一年基本就是两周一小D,每月一大D,高峰期每周都D,一周D几次,只要是我们有推广就会被D。好在16年我对阿云安全产品的了解和试用,我们很快启用了高防、应用防火墙,由于之前我已经将业务拆分,所以在被攻击的时候我们相对影响没有那么大,当然业务拆分无法彻底,所以攻击流量突然暴涨的时候业务还是会是受影响,这也是后期我推动后端改造的方向。

说到高防,这里又要说个插曲。由于国家政策的约束,对于国内网站网址的备案要求,而现实是业务领域内有大量未备案域名,而且这是后面要提到的微信防封大战中不得不做的方案时,阿云高防出现了尴尬,印象中阿云的同学还问我未备案域名的情况。插曲中的插曲:),这一年有两件事对阿云的小伙伴要说抱歉,一个是备案域名的事,另一个是我们当时的短信验证码安全防护缺少,也被友商借机恶意攻击了。由于我们导致阿云的移动短信通道被移动短暂的降级限流,因为处理及时没有酿成更大的损失。原本短信我们用的是其他通道,但是由于我们的量前期不大,所以通道质量一直不算稳定,流量突增的时候到达率和延迟都不理想,阿云一方面产品设计非常优良,要比传统通道厂商好很多,另一方面价格也算合理,我就迁移过来了,结果因为这个事,阿云的同学说你们还是先加好防护再用我们吧:),当时云盾产品线还有诸多有待改进完善的场景,所以我只好转向易盾和原来通道了,好在我们的短信量稳步提升,通道质量也逐步改善了。

回到备案域名的事,阿云高防的产品设计是基于域名的,而且收费标准也是按照域名数打包计价,这就导致我们后期一个产品无法满足需求了,并非这个产品设计有问题,从规范的视角来看,这是合理合规的,后来腾讯云高防的产品也按照这个方案调整了,由于我的业务场景前端有非常多的非备案域名,这导致我们很被动,需要一个基于IP的高防产品,市面上有不少高防供应商,因为早期合作的关系,我采用了ucloud的高防产品,这样我们分隔了两个业务线:我们自己域名的产品线通过阿云高防,而非备案域名通过ucloud的高防,但是外部高防回源到阿云还需要在SLB设置白名单,否则会触发防御,我们也踩过坑了。阿云已经帮大家透明了很多细节,而这些在基础建设中是无法回避的问题,在ucloud我们就遇到了线路问题,虽然也是多线,但是多线实际上是通过不同的机房,而不同的机房由于非自建,因而在处理问题的时候方案是不一样的,比如说屏蔽嫌疑访问,有的是白名单,有的是黑名单,这会导致产品的感受差异巨大,我记得一个在佛山,一个在福建(具体地区印象不清了),因为偶尔会出现某条线路的延迟问题,所以我只能添加了各条线路的机房联络人来及时处理问题。

期间波折不断,但不管怎样,我们就这样跌跌撞撞的走下来了,攻击也都扛下来了,也取得了一个不错的结果,5倍多的业务完成量,大大超过了我们的KPI。我们以为看到了希望,Q2结束了,我们对下一个Q憧憬满满,然而,痛苦往往就是当你以为看到希望时给你的打击……(未完待续)

上一篇:至暗时刻,风“云”突变(三):2015到2019,从5到70,从0到100万,技术推动业务的云实践,我创业的这4年


下一篇:架构师速成-架构目标之可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