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构风格与协同之间设计考量

一次关于架构风格与协同之间的讨论,激发出来自己的很多思考,遂整理出来,与大家分享。

讨论的主要内容有三点:

1、架构风格与应用框架
2、时间、成本和范围的平衡
3、演进式架构的考虑

关于第一点,在读《架构整洁之道》一书中就提到过,包的组织形式决定了架构的设计风格,如下图所示,从左至右分别是按层封装、按功能封装、接口和适配器和按组件封装。

架构风格与协同之间设计考量

这里衍生的另一个问题,就是框架的使用问题。

其实,无论是哪种架构风格,尤其记住一点,请不要嫁给框架。我们可以使用框架,但要时刻警惕,别被它拖住。另外,不要让框架污染我们的核心代码,应该依据依赖关系原则,将它们当作核心代码的插件来管理。以 Spring 为例,千万别在业务对象里到处写 @Autowired 注释。业务对象应该对 Spring 完全不知情才对。—— 摘自《架构整洁之道》

所以关于第一点,我认为架构风格是由个人的工作经历所决定的,不应该定义唯一的执行标准,在协同过程里应采用实践标准来因地制宜。现代微服务的概念:微服务是一个通过多个小型服务组合来构建单个应用的架构风格,这些服务围绕业务能力而非特定的技术标准来构建。各个服务可以采用不同的编程语言、不同的数据存储技术,运行在不同的进程之中。—— 摘自《凤凰架构》

而关于框架的使用,这里包括一些工具类和组件的使用,我个人觉得,无论采用何种技术,前提是对应用技术有足够的了解,或有对应的技术专家提供支持,否则,若团队里仅一或极少人熟悉某种技术,这是不建议使用的,因为这将成为极大的隐患。

比如,我要安利某一个技术,首先我会进行技术的调研以及源码级的分析,其次是进行团队内外的布道和分享,在充分论证的情况下,我才会进行业务架构的逐步尝试,并通过灰度和A/BTest等模式验证后,最终完成某一技术在团队内的推广。

关于第二点,架构没有对与错,每个人站在不同的视角看的都皆不相同,而架构的选择,唯有在时间、成本和范围三者之间进行平衡,由此得出的架构才是当时最合适的架构设计,当然在未来某个时间点在回看,它又可能不是合适的设计。所以,任何架构设计是否合理都是有环境的。

此外,随着技术的发展,技术就会被淘汰,而这也侧面要求架构的设计,不应该是大而全的,更应该是面向更易删除的。从分布式架构的发展史来看,从SOA演进到微服务架构,就是一场大道至简的变革实证。

从上述两点,就进入关键的第三点,多人开发在架构风格不一致时如何进行协同?

也许这不是个大问题,但是想想配置、框架、中间件的技术选型各不相同,出现百家争鸣的情况,这不仅会出现重复造*的糟糕情况出现,还会迅速的将系统拖入焦油坑。这就不得不使人慎重对待。

其实,问题也远远没我们想的那么复杂和困难,Spring的架构设计理念提到了约定大于配置,那么,在协同开发过程中,是去中心化的,架构的演进是一个团队共同的努力,而非一二个人的成果,尤其在现在大型复杂分布式系统架构时代,能将一二个点做到极致已是优秀,否则就不会有协同问题了。所以,共同的认识是必须的。

那么,稳定性如何得到保障?其实,随着软件架构演进,构建可靠系统的观念从”追求尽量不要出错“到正视“出错是必然”的转变,才是微服务架构得以挑战并逐步取代单体架构的底气所在。—— 摘自《凤凰架构》

而且,微服务时代涌现了很多现代架构的设计的基础理论,其中康威定律就定义了系统架构由组织架构所决定,那么,在领域驱动设计已经逐步应用落地,系统架构设计在后微服务时代里,通过领域进行架构模块的拆分和职责的定位,已经是团队分工协同首要利器。

也许,这很浪费时间,但这是一种负责和谨慎的态度,尤其是对自己学习的负责和对业务的负责,其次,最后关于第三点说一点,架构永远是演进出来的,而绝非定义出来的。

我始终认为,你可以指出别人代码逻辑的对与错,但不能指责别人代码风格的好与坏,这主要是因为你不了解对方所解决问题的场景。

此外,尤记之前记得的一个故事,别人在遇到问题时,就像一个山挡在了他的面前,而此时对你可能就是一块小石头,如果你能勤勉多去助人去拾取这些小石头,最后,你可能就会站在一座大山上,而这就是架构师影响力的建设。反之,你总是将自己面前的小石头放到别人面前,最后,你可能就会处在一个洼地里,届时,就会很难有人与你合作了。

上一篇:领域驱动设计下的服务高可用设计


下一篇:Codeup100000622问题 C: 畅通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