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的模板可以帮助我们编写适合不同类型的模板类,给代码的复用性提供了极大的方便。近来写了一个涉及单例的C++模板类,简化下来可以归结为以下的代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
template
< typename
T>
class
Singleton
{ public :
// 此处省去了多线程安全锁
static
T* getInstance()
{
static
T t;
return
&t;
} }; |
那么如果希望对某个work horse类,比如叫做Foo,定义一个Singleton,就会很容易啦:
1
|
Foo* foo = Singleton<Foo>::getInstance(); |
注意这里不需要自己释放foo,因为它不是new出来的。
如果代码被编译成“一个”so(dll)或可执行文件,这里的Singleton得到的对象却是是单例的,也就是说,某一种类型得到的对象地址是确定的。
但是,如果同一个类型的单例在不同的so(dll,可执行文件)中使用,那么得到的同一个类型的单例对象,其地址也是不一样的。比如
libfoo.so文件中的如下代码:
1
2
|
Foo* foo = Singleton<Foo>::getInstance(); std::type_info fooType = typeid (Singleton<Foo>);
|
和libbar.so中的另一端代码:
1
2
3
|
Foo* bar = Singleton<Foo>::getInstance(); std::type_info barType = typeid (Singleton<Foo>);
|
其中foo和bar的地址是不同的!他们并不是真正的单例。
为什么呢?原因是模板是编译的时候实例化成“真正的类”的,而在两个不同的so编译生成的过程中,编译器进行了两个不同的实例化过程,他们被实例化成了不同的类。也不是完全不同,但有部分是不同的。
比如,对上述两个so,如果去测试两个Singleton类型是否为同一类型(RTTI):
1
|
if
(fooType == barType)
|
那么该测试会返回false。但是,如果测试两个类型的名字是否相等:
1
|
if
( strcmp (fooType.name(), barType.name()) == 0)
|
该测试则会返回true。
这说明,两个类型虽然type_info不同,但名字却是相同的。
在Google上搜了一下相关的信息,发现这确实是一个难题。因此,用模板来实现单例,是无法跨so的。当然,这里不是真正用模板来实现单例,只是用这个例子来演示模板的RTTI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