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shMap源码学习笔记

最近忙于各种事情,只能陆陆续续也看了一些东西,Java的HashMap应该算比较基础的东西,也是最近在看<<Redis设计与实现>>,其中也有HashMap的数据结构,又回去看了一下Java本身实现,这篇也就再记录一下。

Java数据结构中定义了Map接口,该接口有四个常用实现类:HashMap, Hashtable,LinkedHashMap和TreeMap。

针对上面四个常用类简单的介绍一下:

1. Hashtable: 从下面的Java doc就可以看出,其本身是线程安全的,但是并发性不如concurrent中的ConcurrentHashMap,而不需要线程安全时候,也推荐使用HashMap,故可以算是一个遗留类,不推荐使用。

HashMap源码学习笔记
Hashtable Java doc

2. LinkedHashMap:它是HashMap的一个子类,保存了记录的插入顺序,在用Iterator遍历LinkedHashMap时,先得到的记录肯定是先插入的。

HashMap源码学习笔记
LinkedHashMap java doc

3. TreeMap:TreeMap实现SortedMap接口,能够把它保存的记录根据键排序,默认是按键值的升序排序,也可以指定排序的比较器,当用Iterator遍历TreeMap时,得到的记录是排过序的。如果使用排序的映射,建议使用TreeMap。

HashMap源码学习笔记
TreeMap Java doc

4. HashMap:它根据键的hashCode值存储数据,大多数情况下可以直接定位到它的值,因而具有很快的访问速度,但遍历顺序却是不确定的。 HashMap最多只允许一条记录的键为null,允许多条记录的值为null。HashMap非线程安全,可能会导致数据的不一致。如果需要满足线程安全,可以使用之前提及的ConcurrentHashMap(不建议用Hashtable)。


本篇主要简单介绍的就是HashMap的实现,也是由于HashMap是最最常用的一个,可以满足大部分场景。自己工作了一年时间,基本也只用过HashMap= =


内部结构

HashMap内部的数据结构,就是最经典的数组+链表实现的哈希桶(JDK 1.7之前),从1.8之后,链表节点数量满足一定条件后,会自动转换成红黑树的数据结构,进一步提高查询效率。简单来说,HashMap的结构就是一个指针数组

HashMap源码学习笔记
数据结构

图中的黑点则是存放Key-Value的Node,其数据结构如下:

HashMap源码学习笔记
Node数据结构

其中 hash是用来定位数组索引位置, next是链表的下一个node。


字段

Map.put("key", "value")

在不考虑扩容的情况下,put操作会首先计算key的hash值,并通过取高位运算 + 取模运算两步,就能计算出该key在哈希桶的位置了。

当两个key定位在了同一个位置,则表示发生了Hash碰撞。因此,良好的Hash算法,能够尽量减少Hash碰撞,提高Map的存取效率。然而,即使很好的Hash算法,如果哈希桶的size很小(相比于Node数量),无论怎么计算,总是在这几个位置,也会出现很多碰撞。因此,解决碰撞,不仅需要良好的Hash算法,还需要一个良好的扩容机制。

要讨论扩容机制,就先看一下HashMap中的几个字段(附默认值):

HashMap源码学习笔记
capacity: Hash桶容量
HashMap源码学习笔记
load_factor: 负载因子
HashMap源码学习笔记
size:已有node数量,modCount:内部结构变化次数,threshold=capacity * factor: 最大node数量

从上面几个字段可以看出,当put操作,使得size > threshold时,HashMap就会发生扩容。 并且从Java 动doc可以看出,Hash桶的大小一定是2的n次方。(正是这个限制,使得HashMap在扩容和计算key位置的运算效率提升了很多)


实现

Hash算法的实现,其实只有下面三行代码:

int hashcode = key.hashCode(); // 获取hashcode

int hashInt = hashcode ^  (hashcode >>> 16 ); // 高位运算

int index = hashInt & (length - 1) // 取模运算, lenght是数组大小

第二步通过hashCode()的高16位异或低16位实现的:(h = k.hashCode()) ^ (h >>> 16),主要是从速度、功效、质量来考虑的,这么做可以在数组table的length比较小的时候,也能保证考虑到高低Bit都参与到Hash的计算中,同时不会有太大的开销。

第三步也是非常巧妙,因为Lenght是2的n次方,因此length - 1 永远是n个1,其实相当于对hashInt做了一次取模,但是效率极高。

下面是JDK 1.8的put代码实现:

HashMap源码学习笔记
JDK1.8中put实现

line 627-628: table为空则创建.

line 629-630: 计算index,并且check null, 如果为null, 直接创建一个index;

line 633-635: 如果需要put的key和该位置原来的key一样,则直接覆盖value, 否则进行下面的追加操作

line 676-637: 红黑树操作,追加Node到红黑树

line 638-650: 链表操作,追加node到链表,并且判断是否需要转化为红黑树。

line 661-662: 判断是否需要扩容


扩容机制

扩容机制里的算法相对也比较复杂,HashMap的线程不安全性,也正是由于扩容时,链表操作可能导致的Infinite Loop引起。因此下一篇再具体举例说明吧。顺便可以一起把redis的HashMap resize机制一起说一下,基本都是大同小异。


总结

本篇就从源码角度,简单讲解HashMap的基本数据结构和关键操做的实现,以及简单介绍了扩容机制,由于JDK1.8以后的红黑树,导致扩容的代码更加复杂,但是扩容的算法相对于1.8之前,也有了不少优化,不过之后也不会深入算法方便,主要还是会介绍扩容的流程和原理。同事会结合redis的哈希表实现。

上一篇:Spring @Async/@Transactional 失效的原因及解决方案


下一篇:JVM之垃圾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