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TOC的思路去做TOB,飞书走对路了吗?

11月18日,飞书在北京举办了“2020飞书未来无限大会”。会上,飞书推出产品的新版本“π”,发布了独立APP“飞书文档”,并在视频会议、即时沟通等功能上都做了重大更新。

一、字节跳动的TOB思考

这次大会上,字节跳动副总裁谢欣作为飞书业务的总负责人,用自己亲自“陪伴”飞书从诞生到成长的经历,向业界阐述了飞书的由来、现有的优势、以及未来的走向。

在谢欣看来,飞书的角色首先就是一个企业界普遍需要的生产力工具。在字节跳动决定开发飞书之前,世界上先进的科技企业,无一例外都拥有自身的生产力工具。例如,谷歌有基于云端的 Google Docs、Sheets、Slides,苹果有自己的 Pages、Numbers 和 Keynote。

字节跳动很早就注意到到,科技企业之所以要自行开发这些平台,原因就在于他们对生产力工具的需求,与传统型企业有很大不同。他们需要的生产力工具,必须解决新兴企业普遍面临的三大问题:首先是要摆脱传统工具“面向打印机”的旧模式,转而提供“面向屏幕、以及面向手机阅读”的友好体验;第二是要在业务管理模式上,摆脱传统企业“流水线”式的集中型管控,转而采用更能激发员工创造力的新模式,让每一个成员的工作能够处于“愉悦”状态;第三就是要改变过去B端生产力工具在使用体验上的刻板与局限,令其达到与C端工具同样的顺畅和便捷。

正是对这三大问题的深入思考,促使字节跳动投入开发了飞书,并持续迭代更新到如今的“π”版本。

用TOC的思路去做TOB,飞书走对路了吗?

飞书团队认为,人和信息已经成为了新时代企业构建竞争力的核心,因此生产力工具的开发,必须围绕这两点去进行去强化,才能解决上述的三大问题。为此,飞书团队在“人”这个关键点上成立了一个“员工体验部门”,专门用来检验开发成果是否能够做到“尊重人、激发人”。在“信息”这个关键点上,飞书团队认为,信息流动的过程,就是企业创造价值的过程。因此飞书在开发中针对信息的创造、传播、消费和反馈四大环节,进行全面强化,以形成闭环。

二、字节跳动在用TOC的方式做TOB

从飞书对人和信息的思考可以看出,他其实是想用TOC的思维对TOB业务进行“革新”。

飞书用TOC思维做TOB业务还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是产品设计上。谢欣在发布会演讲中说“B端产品的用户体验,和C端相比,其实是差非常多的。与我们手机中每天使用的C端产品相比,B端产品的用户体验远远达不到它应该达到的水平。我们希望,从飞书开始,有更多的产品能够改变这一点。”。于是我们我们看到,飞书的架构设计极重视员工的“愉悦”体验,在行业和各垂直领域的业务流程管理方面当“克制”。

其次是理念方面,飞书带有浓厚的字节式OKR管理特征。谢欣在演讲中分享了字节跳动提升组织能力的方法。谢欣说字节跳动从2013年开始全员实践OKR,并且在这个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实践以及相关的产品经验。

用TOC的思路去做TOB,飞书走对路了吗?

谢欣认为,OKR是一个能够帮助公司的员工把目标对齐,目标可视,激励员工迎接更大的挑战的工具。公司的战略可以通过OKR被可视化地分解到每个层级、每个员工,员工会自主对齐公司的战略目标,从而保证整个组织向着共同的目标前进。借助OKR产品,每个员工都能够清晰地看到自己的工作和整个公司战略之间的关系,员工之间也能够加强了解,更好地协作。

据谢欣透露,OKR在字节跳动的发展历程中发挥了非常大的作用,并且提升了组织能力。

为此,他希望将字节的OKR产品推广出去,也帮助更多的企业,一起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三、用TOC的思路去做TOB,飞书走对路了吗?

飞书用TOC的思路去做TOB无疑是一个另辟蹊径的做法,但问题是,TOC与TOB是两个不同的群体。我们不禁要问,飞书走对路了吗?

首先,用To C思路去做一个目标指向To B市场的产品通常会遇到一个“狗粮产品困境”。这个略带调侃的市场营销名词,描述的是产品“买单人”与“使用者”经常不匹配的尴尬状况。具体到办公软件领域,大部分企业里日常使用各种办公产品的,当然是普通员工,而能够做出“买单”决策的,却是企业管理层。

用TOC的思路去做TOB,飞书走对路了吗?

如前所述,飞书所带来的浓厚To C特征,一方面通过信息流的扁平化架构,让大量员工感受到“愉悦”,并且确实能在相当大程度上激发创造力。但另一方面,在企业管理层的眼中,观感却很可能不一样。大部分To B端企业的业务领域和业务模式,决定了他们在管理组织上,必须采用层级化较为明显的树状架构,不会轻易允许信息以“OKR管理体系”的方式进行完全透明化的流转。而且,大多数企业用户对办公软件的需求,并不止于工具化这个层面,他们更多地会要求平台提供针对行业和特定垂直领域而定制的业务流程,否则的话,日常经营将会很难顺畅进行。而飞书为了突出工具性,刻意避免了提供定制化的业务流程。

这样会产生一个问题,飞书在在“愉悦”了普通员工的同时,会不会在To B端管理层哪里“遇冷”。

这是飞书必须认真考虑的一个个问题。

其次,飞书在市场运营策略上,倾向于采用To C产品的思路,以“低价+免费”的模式,力图大量吸引用户加入,从而在后期用其他方式将这种海量的用户规模实现变现。这种思路,在To B市场上相当另类。To B端企业用户的需求,最大的特点就是对售后维护的需求极大。要维持住用户粘性,平台就需要大量的资源投入。换句话说,软件平台必须在效率环节上获得足够的市场回报,才能确保整个用户生命周期的满意度。而“低价 + 免费”的运营模式,是否足以支撑飞书后续为要求严格的企业用户,做好高质量的维护工作?这一点也令人担忧。

还有另一个问题,就是企业当前在采用了飞书之后,还必须将各种行业相关的办公工具,与飞书平台进行整合。这就需要在系统集成上进行二次投入。在企业用户看来,这会直接抵消飞书在初次销售时所凸显的“低价+免费”优势。虽然飞书正在通过优化开发,为用户提供包括小程序接入、API开放等举措,但问题在于这种举措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完成,以及最终提供的生态体系,究竟能否与其他早已深耕市场的传统办公软件平台进行竞争。

用TOC的思路去做TOB, 你觉得飞书走对路了吗?

上一篇:SaaS生态,一块难啃的骨头


下一篇:nodejs与模块soap的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