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源轻量级即时通讯技术 MobileIMSDK 的常见问题解答

本帖最后由 茜茜asa 于 2015-12-14 17:50 编辑
申明:MobileIMSDK 目前为个人原创开源工程且已发布,现整理了一些有关MobileIMSDK的常见的问题,希望对需要的人有用,谢谢。


MobileIMSDK开源工程的代码托管地址请进入 Git@OSC:点击进入
MobileIMSDK的Android端SDK文档:点此进入
 

【问题1】:MobileIMSDK到底是什么?有何价值?解决了哪些问题?

① 到底是什么?
纯技术角度讲:它是一整套基于UDP协议的客户端A、服务端、客户端B的3方全向即时通讯算法实现,超轻量级、高度提炼。
应用层角度讲:它是一组包含了Android客户端库、iOS客户端库、Java跨平台客户端库和服务端库的即时通讯SDK框架集。
更通俗一点讲:它是一个专为移动设备设计的跨设备、跨平台、跨网络的即时通讯开发框架,可用于(包含但不限于)开发聊天APP、企业OA、消息推送应用等。

②  有何价值?
有过即时通讯应用开发经验的人都有体会,即时通讯应用开发的难点不仅在于应用层的业务逻辑实现,更重的要是需要稳定、可靠、对应用层友好的即时通讯核心层框架,否则应用层的复杂逻辑再掺杂进即时通讯通信技术本身的复杂性(在无线网络普及的时代,问题更为突出),会让经验不足的开发团队陷入混乱。MobileIMSDK的价值在于:让开发者专注于应用逻辑的开发,底层复杂的即时通讯算法交由SDK开发人员,从而解偶即时通讯应用开发的复杂性。

③  解决了哪些问题?

  • UDP协议实现,更符合现今的复杂移动端网络通信环境;
  • 完善的QoS消息送达保证机制,解决了UDP通信时的消息黑洞问题;
  • 解决了高延迟网络环境下的2G、3G、4G、WiFi以及传统宽带的多端、多网混合通信可靠性和稳定性问题;
  • 拥有通信自动治愈算法,无论无线信号多么恶劣,只要恢复通信,将自动实现连接自我修复;
  • 预定义多种耗电模式,在应对不同通信场景的情况下,自主决定电量、网络流量的消耗等;
  • 易拆装的协议封装,可针对不同应用场景,选择适合的协议压缩方案;
  • 历经多个版本的锤炼,API高度封装,在解决应用层与即时通讯层代码偶合的同时,能适应更多应用场景。

【问题2】:类似于MobileIMSDK的框架好开发吗,有何难度?

老实讲,想要开发出稳定可靠且可用于生产环境的完整算法,并不容易(当然,这只是个人观点,如果你不这么认为,至少说明你比本文作者强多了,呵呵),比较明显的难点如下所述:
难点①:算法偶合性大、整合有难度
算法本身并无开创性,但杂合无线网络的复杂性(不同制式、易受干扰等)、跨设备、跨平台、跨网络类型的混合通信, 这些要素和条件下,要实现的算法偶合性较大,加大了整合的难度。

难点②:算法需多平台无差别精确实现、人员配备省不了
因需要支持不同平台、多种要素和条件,要实现的算法不可谓不吹毛求疵,要求不算太高,但显然没有些许功底是不太容易搞定的,所以人员配备是个问题。

难点③:框架的提炼和把握需精准、对上层友好是关键
能较高质量地实现所谓“框架”的价值已然超越了算法本身,否则再牛逼的东西也只能孤芳自赏,所以对上层友好也很关键,简单的代码堆砌显然不可能达到目的。

难点④:时间上很难一蹴而就
在众多要素和条件存在的前提下,未经长期的测试和针对性调优,很难满足实际应用的品质要求,时间上也是省不了的。

【问题3】:使用MobileIMSDK时如何获得帮助?

【问题4】:MobileIMSDK定义了具体的聊天APP协议吗?

没有。MobileIMSDK有明确的设计目标:即实现一个”专为移动端开发,可应用于跨设备的聊天APP、企业OA、消息推送等各种场景的高可重用即时通讯框架。“,所以为了提升MobileIMSDK的可重用性和灵活性,设计之初就特别回避了这一点。

这么设计带来的好处是,比如当MobileIMSDK应用于企业OA时,因传统企业应用系统中,通常都有自已的用户关系管理模型和实现,因而只需要将MobileIMSDK作为即时通讯消息路由子系统来使用即可,这样的场景下事情本来就该这么简单。

当然,您可以自已定义您的聊天APP协议细节,这也意味着您在开发时能拥有更高的灵活性。一个典型的基于MobileIMSDK的全功能聊天应用APP案例:点此查看和试用

【问题5】:MobileIMSDK为何是基于UDP协议实现?有何好处?

众所周之,因为UDP协议的无连接特性,比较明显的好处有以下两点:

好处①:同等服务器软硬件条件下的更高效费比
相比TCP协议,因UDP协议的无连接特性,可灵活调整即时通讯算法,从而达成在有限的软硬件条件下能支持更多的同时在线数。

好处②:非常适合于网络延迟较大、网络环境复杂的场景
某款基于MobileIMSDK的应用(点此查看它的非敏感运营数据)曾运营于高延迟、复杂的跨国、跨洲际网络环境下(统计表明,此应用的典型网络环境里访问一个http应用的单向网络平均延迟高达300ms以上,而同时段访问国内的主流门户延迟约为30ms左右),应用仍能正常保持较好的用户体验。这也一定程度证明了MobileIMSDK在此场景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但假设此种情况下使用TCP协议,则协议层丢包和重传情况会非常多,根据TCP协议的重传算法指数退避原则,在某些情况下,因此而带来的用户体验灾难是无法控制的。

【问题6】:MobileIMSDK支持集群吗?

MobileIMSDK暂不支持集群(后绪版本有支持集群的计划)。理论上,MobileIMSDK应用于聊天APP时单机可负载的同时在线数可数十万,应用于推送场景下可达千万级别,如果您的应用能达到这样的负载极限,总用户数至少是百万甚至千万级别,相信一切技术问题都不再会是问题了。无论如何,任何同类技术的单机容量都会有颈,为了更高的负载和更好的伸缩性,大型应用里集群当然是必须的选择。MobileIMSDK的压力测试报告:点此查看

【问题7】:MobileIMSDK支持TCP协议吗?

目前不支持。MobileIMSDK设计之初,充分考虑了移动互联网的网络复杂性和不可靠特性,最终选择以UDP协议实现之,目前还没有特别需要支持TCP协议的理由出现,当然如您有好的建议和想法,欢迎交流和讨论。

【问题8】:MobileIMSDK支持同一用户名的多设备登陆吗?

理论上MobileIMSDK的通讯不依赖于用户名(服务端会为每一个登陆的客户端分配一个唯一ID),因而同一用户名在不同客户端登陆时,通讯不受影响,但具体实现还依赖于应用层是如果处理的。

【问题9】:客户端后台有心跳机制吗?为何需要心跳机制?

MobileIMSDK的客户端后台有健壮的心跳机制,使用心跳机制的主要目的有3个:

目的①:刷新NAT路由的UDP端口老化时间
典型情况下厂商的NAT路由算法中UDP的端口老化时间约为300秒(当然,具体数值由无线ISP或您的家用路由器厂商定义,很多情况下此时间可能会更短),如果没有心跳机制,则您的客户端将会因UDP端口老化而再也收不到消息。这显然不是MobileIMSDK的问题,它是由网关设备的NAT路由算法所决定。

目的②:告诉服务端您的客户端还“活着”
因为UDP的无连接特性,心跳机制对于刷新服务端的在线列表是直接而有效的方案。

目的③:让客户端知道自已是否还处于“正常通信”状态
导致客户端与服务端无法通信的因素有很多,很难用有限且简单的代码来判断之。举个例子:当您的手机正常连接于您的家庭WiFi时,WiFi连接是正常的,但此时您的宽带由于欠费或其它原因根本就无法上网,此时如果没有心跳机制,您的APP会认为网络正常,但却无法完成数据的收发,因为根本就上不了网。

上一篇:cocos命令行生成项目


下一篇:mssql分页原理及效率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