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弹性计算的使用场景
弹性计算旨在满足广泛的计算需求,特别是云服务器这样的产品,其标准化的形态和接口,加上丰富的品类和规格,能满足线下物理服务器承担的几乎所有计算需求。也就是说,运行在线下物理服务器上的所有任务,理论上都可以搬到云服务器上。
当然,现实中用户可能出于多种原因不能马上将所有应用都迁移到云上去, 例如:
保护现有投资:已经购置的物理服务器等IT 设备还不到退役时间。
满足安全合规要求:担心安全和隐私,或遵从法律和合规要求。
需要极低时延的现场处理任务:需要进行大量数据采集和实时处理等对时延或物理位置有特别要求的计算任务。
除这些特殊的场景外,云服务器、容器服务等弹性计算产品家族可谓“放之四海而皆准”。下面就来聊聊弹性计算能满足的日常计算需求,以及一些特别适合弹性计
算的使用场景。
1.3.1 日常计算需求
云服务器可以替换物理服务器,特别是x86 服务器,承担所有日常的计算任务, 包括但不限于:
个人或企业建站。
企业业务应用。
数据库。
中间件。
大数据分析。
开发、构建和测试工具及任务。
这个列表无法穷尽。
1.3.2 互联网服务
弹性计算就生长在互联网之上,使用它来构建互联网服务可以说是天然的选择, 优点如下:
Internet 接入带宽充足、购买便利。
多地域部署,贴近最终用户。
弹性容量大,能支撑用户规模的迅猛增长以及突发热点流量。
创业初期无须大量IT 资本投入,低门槛快速试错。
这也是现在绝大部分的互联网服务都在使用云计算,特别是弹性计算的原因,包括一开始提到的12306 网站。
1.3.3 海量计算和存储
弹性计算提供的海量计算和存储能力可以承载超大规模的计算,如百万级的vCPU 和PB 级的数据存储等。此外,像阿里云提供的E-HPC 还能运行以前需要超级计算机承担的高性能计算任务,例如“上汽”利用该服务实现了工程开发仿真能力升级,仿真计算效率提升了25%。
1.3.4 流量短时高峰
弹性计算提供的弹性能力能以很低的成本应对流量短时高峰,保障业务不受损。很多用户的业务天然是有高峰和低谷的,最典型的就是白天流量高、晚上流量低,或者平日流量高、周末流量低,或者是节假日、促销活动等带来的不定期高峰,以及一些突发事件,比如名人的感情波动给某些应用带来的流量冲击波等。在这些场景中, 弹性计算的弹性扩容、按量付费是非常适合的解决方案。
1.3.5 高可用与分布式
弹性计算为构建高可用和分布式应用打开了方便之门。服务器规模轻松水平扩展提升了分布式并发处理能力;多地域、多可用区的部署,配合服务器负载均衡,则让用户可以很容易地实现同城多中心、两地三中心多活或者异地容灾。
1.3.6 批处理任务
批处理任务通常不需要长期运行,但规模一般较大,需要较多的计算和存储资源,因此很适合享受弹性计算的“弹性”优势。很多云服务提供商都提供了专门的“批量计算”产品来简化批处理任务在弹性计算上的运行。
1.3.7 专用硬件加速
弹性计算提供了多种异构计算产品,能针对一些特殊场景进行计算加速,如使用GPU 进行机器学习的训练和推理,使用FPGA 进行图像转码、视频编解码等。用户如果不想购置这些相对昂贵的设备,则完全可以选择使用弹性计算提供的现成的异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