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新生态思维方式,微软是这么做的

刷新生态思维方式,微软是这么做的


“我上大学的时候学的是电子工程,跟软件沾一点边,但主要是电路设计。”当梁健坐在位于北京中关村的微软亚太研发总部2号楼的5层会议室里,跟笔者娓娓道来的时候,笔者差点儿不能相信自己的耳朵。

谁能想到,今天的梁健,已经是微软大中华区创新技术合作事业部(CSE)的首席软件工程师,不仅为微软Azure的客户,为微软Azure的生态伙伴,也为自己内部的研发部门提供帮助和支持。

唯一不变的真理是转型


“今天随着各行各业数字化转型的加速,微软自身也在不断调整和转型。”在微软大中华区创新技术合作事业部总经理严飞看来,整个软件产业都在转型,IT技术人员、程序员也都需要具备不断跟进技术趋势的能力。

刷新生态思维方式,微软是这么做的

微软大中华区创新技术合作事业部总经理严飞


实际上,微软大中华区创新技术合作事业部整个部门都是从最初面向消费者产品线,例如前端PC的应用包括Xbox和手机上的移动应用开发者支持,转型过来的。从PC和移动终端到云计算后端的转型,对于梁健们来说,与其说是被动转型,不如说也是他们自己的兴趣爱好所在。

“当时毕业的很多大学同学都做电路板去了,而我自己更喜欢软件开发比如,当时比较流行的C/C++这样的开发语言,我毕业后第一份工作是做SIM卡(智能卡)操作系统的开发,接触了操作系统的编程。”梁健娓娓道来。

也是机缘巧合,刚刚毕业第二年,梁健就加入了摩托罗拉。“那会我在摩托罗拉A760系统编程的团队里,毕竟我有SIM卡的经验。”梁健回顾,“从SIM卡与手机的通讯,到手机的Call和Messenger的系统,到后来做多媒体,Connectivity 的Framework,我在摩托罗拉工作了11年,对整个手机行业有了非常深入的了解。”

不过,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当苹果手机和安卓系统开始崛起之后,摩托罗拉原来在手机领域与诺基亚形成的双寡头格局,就开始被打破。梁健也经历了MOTO的起与落,经历了安卓的崛起,直至MOTO被谷歌收购,中国研发中心关闭。

后来,梁健去了联想,带一个小团队,开发一个多媒体播放应用。之后,2013年5月,梁健加入到微软的DPE(开发工具及平台)部门,做布道士。

见证微软转型


2014年,微软Azure正式进入中国。这之前,梁健做的事情还是跟PC、手机这些终端相关。

“我记得2013年的时候,整个云技术刚刚萌芽,很多开发者做手机应用也是一个萌芽发展的阶段。”让梁健没想到的是,“老板当时给我的面试题,除了手机还问我了解不了解云?直接出了两个云上的面试题:一是媒体服务,二是移动应用,如何跟云平台服务结合。”

刷新生态思维方式,微软是这么做的

微软大中华区创新技术合作事业部(CSE)的首席软件工程师


面试题出来,会在五天后进行群面。彼时的梁健,对云计算几乎一无所知。虽然压力不小,但梁健居然完成了。“我发现MSDN和Channel 9上有非常丰富的云平台概念的介绍、服务的介绍、实例的介绍。”梁健回顾,当时他用了不到三天的时间,了解云平台的概念,了解基于Azure的媒体服务、移动应用如何跟用户连接,然后把DEMO做出来了。

就这样,五天之后梁健的面试非常成功。当然,梁健刚加入微软的时候,主要的技术点还是在Windows上,从Win8到Win10,在微软的平台上已经有了越来越多的语音识别、自然语言交互,Win10上有了个人数字助理小娜Cortana,可以语音查询天气、定会议、打开文件。同时,三年前的Win10 上已经集成和开放通过人脸识别、虹膜识别登陆操作系统和应用的技术和API。这个技术叫Windows Hello。那是Windows 上的AI 技术的应用和功能就让梁健对AI技术开放和使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微软会把最新的技术曝露给开发者,跟应用集成。这实际上就是微软DPE部门的使命,协助开发者,只不过那时候还主要在前端。

事实上,如今随着云计算的不断深入发展,很多前端的运算,都移到后端云平台上进行。因此,微软DPE部门演变成开发体验和平台合作部(DX),直到今天的创新技术合作事业部(CSE – Commercial Software Engineering)。

从部门名称的变更中,我们也不难发现微软生态策略的转变,从相对传统的软件生态合作,到如今以创新合作为导向。

“今天,我们在推动一个创新型客户使用微软云平台的时候,我们从项目经理到技术专家会在不同的技术领域里会协同作战,共同去帮助客户落地,甚至帮助客户连通微软的后台研发,解决落地微软技术过程中遇到的一切问题。”严飞解释说。

云落地不是一蹴而就


如今,无论是初创企业还是传统企业,都会对人工智能等应用非常关注。比如摩托罗拉被联想收购以后,联想的服务团队就在接手整个摩托罗拉的售后服务。他们希望利用AI的技术来降低人工成本,提高客户满意度。

“联想团队的时间要求非常高,也尝试过很多云平台,但开发周期都比较长,因为敏捷开发有一个非常关键的点,就是实践和快速迭代。”梁健作为CSE技术顾问,全力帮助联想的业务和开放团队了解和使用微软的AI 平台。经过几轮的沟通,联想发现通过智能助手的框架, 微软认知服务APIs服务、机器学习和支持多渠道的特点,可以帮助它快速搭建他想要的场景,缩短开发时间,实现转型落地。

据介绍,不仅是联想,包括可口可乐、一些大型银行这样的传统企业,都通过微软CSE部门的帮助,快速实现了创新技术的落地。

实际上,CSE团队更重视客户在云平台中PaaS层的技术服务的落地,其中包括ABCDE五大技术——A是人工智能AI,B是Bigdata大数据,C是compute cloud application,D是digital interaction即HoloLens的MR技术,E是connecting everything IoT技术。

“如今越来越多的企业感受到数字化转型的机会,他们希望利用创新的技术改变传统的游戏规则,改变商业模式。但大部分人不知道如何利用这些技术。”梁健说到了重点,其实微软曝露这么丰富的API,目的就是为了方便客户可以快速通过API去调用集成到原先的应用中,不用等。”

据了解,梁健个人在知名的技术社区GitHub上做了很多人脸识别,图像识别,语音、语义,Bot Framework等相关实例,让开发者能够更直观和快速地理解和使用这些技术。

刷新生态思维方式,微软是这么做的

此外,微软大约每个月都会举办一些线下的面向伙伴、客户的创新大赛活动。微软大中华区创业扶持计划负责人刘凌子介绍说,两天的线下活动结束之后,几方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我们的客户像口口可乐他们很快锁定了几家可以深入合作的提供商,对于提供商来说他们非常高兴,一方面接收到非常优质的行业*客户资源;另一方面,他们进入微软的雷达里面,除了微软的销售和支持团队,还有很多零售行业,制造行业等各行各业的客户也在寻找各类的解决方案。”刘凌子认为,真正的创新合作,其实是从一个创新的事件开始,然后全流程跟进的过程,最终帮助客户降本增效,帮助合作伙伴,也帮助微软自己获得多赢。

技术落地的学问


实际上,创新技术合作事业部(CSE)从诞生时的开发工具及平台部门(DPE)伊始,就一直是一个做生态的部门。只不过,今天做生态的方式随着数字化转型的深入,与之前有了较大的变化——今天更通过CSE直接去影响最有影响力的开发者,从而产生出沉淀,反过来提升整个生态的能力。

具体而言,参与创新技术合作项目会分成三个大的阶段。严飞介绍说,第一个大的阶段是做范围的定义阶段,通过技术销售跟客户,线下线上进行多轮沟通,了解客户的业务场景和痛点,微软的哪些技术可以用进去,最后产生项目范围的说明。

第二阶段是核心的共同编码的阶段。按照实际项目,微软会分为一对一,Multi-Hack(面对有类似问题的客户)或Open-Hack,以不同的形式来确定参与共同编码的客户数量,在一周内帮助参与客户解决他遇到的问题。实际上,Open-Hack这类开放式的一对所有的形式,主要是请50到100家公司,设计一些在这个技术领域里大家共同常见的问题,微软提供技术专家陪伴他们,最终帮助大家完成在某一个技术领域里面的技能提升。

第三阶段,在编码完成之后,会把在编码过程中沉淀出来的技术代码,放在GitHub上公开发布,希望在开发者社区里广泛传播,能够帮到行业里面这个场景上的客户。

在笔者看来,微软正在变得越来越开放,越来越互联网——从对一家公司和几家公司的赋能,变成一个对更广大的开发者群体的生态赋能。

事实上,今天在互联网时代,整个生态已经从过去的上下游供应链模式,转变为今天的网状结构,这样每个参与者都可以有更多的路径选择,去达到他们的目的地。在笔者看来,这就是互联网时代的生态模式,也是互联网时代,每一个开发者的机遇,每一家创新型企业的机遇。不是吗?

上一篇:新华三:用八个一融绘数字化未来


下一篇:从与Oracle20年成功联姻看神州数码的云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