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7 感知与解释
在汽车购买一例中我们讨论了可视化活动中的人类行为。感知(perception)与解释(interpretation)是其中最本质的两种行为(图2-17)。视觉感知,即观看数据描述,发生在对描述(无论它是条形图上方的高显图标还是旁边的拖动栏)进行解释之前。根据当前的普遍理解,在信息可视化范围内对这些人类行为进行研究是可能的而且是有用的。本书没有编写单独的章节来介绍这些概念,而是把相应的内容放在各章节的适当位置来介绍。对该课题的深入研究可以参考Colin Ware所著的《Information Visualization: Perception for Design》(信息可视化:设计感知)一书。
感知与解释不是唯一和信息可视化相关的人类行为,还存在更多的属于“高阶认知过程”(higher-order cognitive processes)的行为(图2-17)。这一认知过程得益于信息可视化技术。例如,在信息空间内所采取的下一步骤取决于用户当前的内部模型、对问题的当前描述、为增强模型所采取的策略以及对已实施行动所采用的评价指标。所有这些行为毫无疑问都受储存在用户长期记忆中的历史经验的影响。虽然这些行为对交互设计师非常重要,但对它们的研究不如对感知与解释的研究深入,我们在本书中也不做深度探讨。
相关文章
- 11-22《信息可视化:交互设计(原书第2版)》——2.17节感知与解释
- 11-22《信息可视化:交互设计(原书第2版)》——2.19节习题
- 11-22《信息可视化:交互设计(原书第2版)》——2.18节总结
- 11-22《信息可视化:交互设计(原书第2版)》——2.14节小结
- 11-22《信息可视化:交互设计(原书第2版)》——2.16节 在信息空间中的移动
- 11-22《信息可视化:交互设计(原书第2版)》——2.12节空间局限性
- 11-22《信息可视化:交互设计(原书第2版)》——1.2节计算支持
- 11-22《信息可视化:交互设计(原书第2版)》——2.13节过滤
- 11-22《信息可视化:交互设计(原书第2版)》——2.15节定位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