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论》第五篇《军队》的主要内容

《战争论》第五篇《军队》的主要内容

《军队》是《战争论》的第五篇,主要论述了四个部分,包括兵力和编成、战斗外活动、给养和地形(如图1所示)。


1 《军队》的主要原则

 

《战争论》写道:“我们将从下列四个方面来研究军队:

(1)军队的兵力和编成;

(2)军队在战斗外的状态;

(3)军队的给养;

(4)军队同地形的一般关系。

因此,本篇将要研究的军队的几个方面,只是战斗的必要条件,而不是战斗本身。”

兵力和编成

兵力和编成介绍了陆军三大兵种,分别为步兵、炮兵和骑兵。战斗类型主要包括火力战和白刃战。书中介绍了这三大兵种的结论,包括步兵单独作战能力最强,炮兵不能单独作战,联合作战步兵最重要,缺少骑兵影响最小和三兵种联合威力最大(如图2所示)。


2 兵种概论


《战争论》写道:“

我们只谈三个主要兵种:步兵、骑兵和炮兵。

战斗是由两个根本不同的部分组成的:火力战和白刃战(或单个战斗)。后者可能是进攻也可能是防御(进攻和防御在这里作为两个要素提出来,应该理解为完全绝对的进攻和防御)。炮兵显然只通过火力战发挥作用,骑兵只通过单个战斗发挥作用,步兵则通过上述两个途径发挥作用。

如果我们把这些考察的结果概括起来,那就是:

(1)步兵是各兵种中单独作战能力最强的兵种;

(2)炮兵是完全没有单独作战能力的兵种;

(3)几个兵种联合作战时步兵是最重要的兵种;

(4)缺少骑兵影响最小;

(5)三个兵种联合能够发挥最大的威力。”

战斗外活动

战斗外的活动主要介绍了行军、野营和舍营,其中,野营包括幕营、厂营和露营。

《战争论》写道:“

军队可能有的三种战斗外的状态是:舍营、行军和野营(如图3所示)。”


3 战斗外三种活动


舍营指利用居民房舍住宿,野营是指舍营以外的各种宿营,包括幕营、厂营或露营。幕营指使用帐篷宿营,厂营指使用棚盖宿营,露营指露天宿营。

妨碍军队舍营的有两种情况,包括离敌人很近和运动迅速。因为舍营是是相对舒适的宿营方式,所以从宿营到战斗状态需要较长的时间,而离敌人很近或者行动迅速时,都需要军队短时间内做出反应,这时宿营是不合适的。只有三种情况可以完全舍营。

《战争论》写道:“妨碍军队舍营的有两种情况,即离开敌人很近和运动迅速。

只有在下述三种情况下军队才可以完全进行舍营:

(1)敌人也在舍营;

(2)根据部队的状况绝对有舍营的必要;

(3)部队当前的任务仅限于防守坚固的阵地,只要求部队能够及时在阵地集中。”

关于行军,书中介绍了行军的定义,行军的两个要求。在没有特殊目的时,就要把维持军队和保障军队安全作为唯一目的。书中还介绍了前卫、前哨和先遣队的作用(如图4所示)。


4 行军的主要原则


行军是指军队从一个配置地点向另一个配置地点的单纯的转移。行军有两个要求,分别是减少力量消耗和准确到达目的。

《战争论》写道:“行军就是军队从一个配置地点向另一个配置地点的单纯的转移。行军必须有两个主要的要求。第一个要求是军队要舒适,要避免无谓地消耗本来可以有效使用的力量;第二个要求是运动要准确,军队要准确无误地到达目的地。”

《战争论》写道:“

在还没有任何特殊目的的时候,惟一的目的就是维持军队和保障军队的安全。使军队能够存在并不致遭到特别的不利,使军队能够集中起来进行战斗并不致遭到特别的不利,这是两个必要的条件。如果把这两个条件同关于军队的存在和安全的问题进一步结合起来,那就必须考虑以下几点:

(1)便于取得给养;

(2)便于军队舍营;

(3)背后安全;

(4)前面有开阔地;

(5)可以配置在复杂的地形上;

(6)有战略依托点;

(7)可以合理地分割配置。”

前卫是行军时的前方警戒;前哨是野营或舍营前方警戒。它们的作用是单纯侦查和抵抗敌人赢得时间。

《战争论》写道:“如果军队在行军,则由较大的部队组成前方警戒一一前卫(军队退却时则为后卫)。如果军队在舍营或野营,则由兵力不大的哨所配置成一线作为前方警戒一一前哨。

前卫和前哨的作用也可以从单纯的侦察一直到抵抗敌人,这种抵抗不仅能够使军队赢得完成战斗准备所需的时间,而且还能够使敌人的措施和意图提前暴露,从而显著地提高侦察的作用。”

先遣部队的任务是侦察敌人和迟滞敌人,其中达到迟滞敌人的目的包括三种原因,一是敌人前进谨慎;而是我方进行真正抵抗;三是我方慢速退却。

《战争论》写道:“要赢得足够的时间,就必须通过下列三个步骤,这是事物的性质决定的:

(1)使敌人的前进比较谨慎,因而比较缓慢;

(2)进行一定时间的真正抵抗;

(3)退却。

退却应该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慢些。

最后的结论是:先遣部队作用的发挥,与其说是通过真正的力量的发挥,不如说是仅仅由于它们的存在,与其说是通过它们真正进行的战斗,不如说是通过它们可能进行的战斗。先遣部队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够阻止敌人的行动,只能像钟摆一样缓和和节制敌人的行动,使我们有可能正确地估计敌人的行动。”

给养

给养的原则是把给养缺乏看做暂时现象。给养有四种方法,包括屋主供养、军队强征、正规征收和仓库供给。给养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给养品,另一类是人员、武器和弹药。给养道路有两大使命,分别为给养交通线和退却线(如图5所示)。


5 给养的主要原则


关于给养原则,《战争论》写道:“下列这一点可以作为一条原则提出来:不论给养缺乏和困苦多么严重,永远只应该看做是暂时的现象,以后给养必然会转变得充足起来,甚至,总有一天会绰绰有余的。”

关于给养四种方法,《战争论》写道:“现代军队在取得给养方面,尽量利用当地所能供应的一切,而不考虑它的所有权。方法共有四种:屋主供养、军队强征、正规征收和仓库供给。这四种方法通常是综合使用的,但通常以某一种方法为主,有时也只采用其中的一种。”

关于给养分类,《战争论》写道:“军队的需要分为两类,一类是任何耕作区都能供应的,另一类是只能由建立军队的地区解决的。属于第一类的主要是给养品,属于第二类的主要是各种补充。因此,第一类也可以在敌国解决,而第二类,如人员、武器,往往还有弹药,则通常只能由本国解决。”

一般而言,进攻者的给养比防御者更困难些,主要是因为进攻者远离给养基地。《战争论》写道:“进攻者却不是这样,他远离自己的给养基地,只要他继续前进,甚至在停止时的最初几个星期内,他每天都必须筹备必要的给养,在这种情况下,很少能不感到缺乏或困难。这种困难如果是在下述两种情况下发生的,就会变得特别严重。第一,在胜负未分的前进途中。

第二,当交通线过长时,在前进路程的最后一段路程上缺乏给养,特别是当战争在贫穷、人烟稀少、居民多半怀有敌意的国家中进行时更是如此。”

给养道路有两种使命,分别为给养交通线和退却线。给养交通线是运输给养的道路,用来维持军队的正常运营。退却线是在不利情况下,军队通过这条道路退却,达到保存军队实力的目的。迂回交通线可以困绝敌人和切断敌人退路。

《战争论》写道:“从军队配置地点到军队给养和补充源泉的主要聚集地区的道路,在一般情况下也是退却用的道路。因此,这些道路有双重的使命:第一,它们是经常补给军队的交通线,第二,它们是退却路。

从这两种使命来看,这些道路的价值取决于它们的长度、数量、位置(也就是它们的总方向和它们在军队附近的方向)和状况,以及地形上通行的难易、当地居民的情况和情绪,最后,也取决于有无要塞或地形障碍作掩护。

因为道路有双重的使命,所以这样的迂回也有双重的目的。一方面可以破坏或切断交通线,折磨和困绝敌人军队,从而迫使敌军退却,另一方面可以切断敌人的退路。”

地形

地形对战斗有三种影响,分别为妨碍通行、妨碍观察和对火力的防护。制高点有三种影响,分别是妨碍通行、增加命中率和便于观察(如图6所示)。


6 地形的主要原则


关于地形的影响,《战争论》写道:“地形对军事行动发生的影响有三个方面:妨碍通行、妨碍观察和对火力的防护。地形的其他一切影响都可以归结到这三个方面来。

森林地主要是妨碍观察,山地主要是妨碍通行,复杂的耕作地对观察和通行的妨碍是相同的。”

关于制高点的影响,《战争论》写道:“任何物质力量的发挥,自下而上总比自上而下困难。战斗也必然是如此,这里显然有三个原因:第一,任何高地都可以是通行的障碍;第二,从上向下射击虽然不会显著地加大射程,但是,从各种几何关系来看,比从下向上射击容易命中;第三,有便于观察的有利条件。”

摘自《可以量化的军事学》




7 《可以量化的军事学》全书结构

上一篇:AngularJS快速入门指南11:事件


下一篇:托夫勒的《权利的转移》--《可以量化的管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