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otlin 入门中文教程(1),安卓常见面试题知乎

println("(intValue + 100) value is ${intValue + 100}") //(intValue + 100) value is 200

如果你需要在原始字符串中表示字面值($)字符(它不支持反斜杠转义),可以用下列语法:

val price = “KaTeX parse error: Expected '}', got 'EOF' at end of input: {'’}100.99”
println(price) //$100.99

3.3、数组

kotlin 中的数组是带有类型参数的类,其元素类型被指定为相应的类型参数,使用 Array 类来表示, Array 类定义了 get 与 set 函数(按照运算符重载约定这会转变为 [ ] )以及 size 属性等

创建数组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 用 arrayOf 函数创建一个数组,包含的元素是指定为该函数的实参
  2. 用 arrayOfNulls 创建一个给定大小的数组,包含的元素均为 null,只能用来创建包含元素类型可空的数组
  3. 调用 Array 类的构造方法,传递数组的大小和一个 lambda 表达式,调用 lambda 表达式来创建每一个数组元素

//包含给定元素的字符串数组
val array1 = arrayOf(“leavesC”, “叶”, “https://github.com/leavesC”)

array1[0] = “leavesC”
println(array1[1])
println(array1.size)

//初始元素均为 null ,大小为 10 的字符数组
val array2 = arrayOfNulls(10)

//创建从 “a” 到 “z” 的字符串数组
val array3 = Array(26) { i -> (‘a’ + i).toString() }

需要注意的是,数组类型的类型参数始终会变成对象类型,因此声明 Array< Int > 将是一个包含装箱类型(java.lang.Integer)的数组。如果想要创建没有装箱的基本数据类型的数组,必须使用一个基本数据类型数组的特殊类

为了表示基本数据类型的数组,kotlin 为每一种基本数据类型都提供了若干相应的类并做了特殊的优化。例如,有 IntArray、ByteArray、BooleanArray 等类型,这些类型都会被编译成普通的 Java 基本数据类型数组,比如 int[]、byte[]、boolean!
[]
等,这些数组中的值存储时没有进行装箱,而是使用了可能的最高效的方式。需要注意,IntArray 等并不是 Array 的子类

要创建一个基本数据类型的数组,有以下几种方式:

  1. 向对应类型的类(如 IntArray)的构造函数传递数组大小,这将返回一个使用对应基本数据类型默认值初始化好的数组
  2. 向对应类型的类(如 IntArray)的构造函数传递数组大小以及用来初始化每个元素的 lambda
  3. 向工厂函数(如 charArrayOf)传递变长参数的值,从而得到指定元素值的数组

//指定数组大小,包含的元素将是对应基本数据类型的默认值(int 的默认值是 0)
val intArray = IntArray(5)
//指定数组大小以及用于初始化每个元素的 lambda
val doubleArray = DoubleArray(5) { Random().nextDouble() }
//接收变长参数的值来创建存储这些值的数组
val charArray = charArrayOf(‘H’, ‘e’, ‘l’, ‘l’, ‘o’)

3.4、Any 和 Any?

Any 类型是 kotlin 所有非空类型的超类型,包括像 Int 这样的基本数据类型

如果把基本数据类型的值赋给 Any 类型的变量,则会自动装箱

val any: Any = 100
println(any.javaClass) //class java.lang.Integer

如果想要使变量可以存储包括 null 在内的所有可能的值,则需要使用 Any?

val any: Any? = null

3.5、Unit

kotlin 中的 Unit 类型类似于 Java 中的 void,可以用于函数没有返回值时的情况

fun check(): Unit {

}

//如果返回值为 Unit,则可以省略该声明
fun check() {

}

Unit 是一个完备的类型,可以作为类型参数,但 void 不行

interface Test {
fun test(): T
}

class NoResultClass : Test {

//返回 Unit,但可以省略类型说明,函数也不需要显式地 return
override fun test() {

}

}

3.6、Nothing

Nothing 类型没有任何值,只有被当做函数返回值使用,或者被当做泛型函数返回值的类型参数使用时才会有意义,可以用 Nothing 来表示一个函数不会被正常终止,从而帮助编译器对代码进行诊断

编译器知道返回值为 Nothing 类型的函数从不正常终止,所以编译器会把 name1 的类型推断为非空,因为 name1 在为 null 时的分支处理会始终抛出异常

data class User(val name: String?)

fun fail(message: String): Nothing {
throw IllegalStateException(message)
}

fun main() {
val user = User(“leavesC”)
val name = user.name ?: fail(“no name”)
println(name) //leavesC

val user1 = User(null)
val name1 = user1.name ?: fail(“no name”)
println(name1.length) //IllegalStateException
}

四、函数

kotlin 中的函数以关键字 fun 作为开头,函数名称紧随其后,再之后是用括号包裹起来的参数列表,如果函数有返回值,则再加上返回值类型,用一个冒号与参数列表隔开

//fun 用于表示声明一个函数,getNameLastChar 是函数名
//空括号表示该函数无传入参数,Char 表示函数的返回值类型是字符
fun getNameLastChar(): Char {
return name.get(name.length - 1)
}

//带有两个不同类型的参数,一个是 String 类型,一个是 Int 类型
//返回值为 Int 类型
fun test1(str: String, int: Int): Int {
return str.length + int
}

此外,表达式函数体的返回值类型可以省略,返回值类型可以自动推断,这种用单行表达式与等号定义的函数叫做表达式函数体。但对于一般情况下的有返回值的代码块函数体必须显式地写出返回类型和 return 语句

//getNameLastChar 函数的返回值类型以及 return 关键字是可以省略的
//返回值类型可以由编译器根据上下文进行推导
//因此,函数可以简写为以下形式
fun getNameLastChar() = name.get(name.length - 1)

如果函数没有有意义的返回值,则可以声明为 Unit ,也可以省略 Unit

以下三种写法都是等价的

fun test(str: String, int: Int): Unit {
println(str.length + int)
}

fun test(str: String, int: Int) {
println(str.length + int)
}

fun test(str: String, int: Int) = println(str.length + int)

4.1、命名参数

为了增强代码的可读性,kotlin 允许我们使用命名参数,即在调用某函数的时候,可以将函数参数名一起标明,从而明确地表达该参数的含义与作用,但是在指定了一个参数的名称后,之后的所有参数都需要标明名称

fun main() {
//错误,在指定了一个参数的名称后,之后的所有参数都需要标明名称
//compute(index = 110, “leavesC”)
compute(index = 120, value = “leavesC”)
compute(130, value = “leavesC”)
}

fun compute(index: Int, value: String) {

}

4.2、默认参数值

可以在声明函数的时候指定参数的默认值,从而避免创建重载的函数

fun main() {
compute(24)
compute(24, “leavesC”)
}

fun compute(age: Int, name: String = “leavesC”) {

}

对于以上这个例子,如果按照常规的调用语法时,必须按照函数声明定义的参数顺序来给定参数,可以省略的只有排在末尾的参数

fun main() {
//错误,不能省略参数 name
// compute(24)
// compute(24,100)
//可以省略参数 value
compute(“leavesC”, 24)
}

fun compute(name: String = “leavesC”, age: Int, value: Int = 100) {}

如果使用命名参数,可以省略任何有默认值的参数,而且也可以按照任意顺序传入需要的参数

fun main() {
compute(age = 24)
compute(age = 24, name = “leavesC”)
compute(age = 24, value = 90, name = “leavesC”)
compute(value = 90, age = 24, name = “leavesC”)
}

fun compute(name: String = “leavesC”, age: Int, value: Int = 100) {

}

4.3、可变参数

可变参数可以让我们把任意个数的参数打包到数组中传给函数,kotlin 的语法相比 Java 有所不同,改为通过使用 varage 关键字声明可变参数

例如,以下的几种函数调用方式都是正确的

fun main() {
compute()
compute(“leavesC”)
compute(“leavesC”, “叶应是叶”)
compute(“leavesC”, “叶应是叶”, “叶”)
}

fun compute(vararg name: String) {
name.forEach { println(it) }
}

在 Java 中,可以直接将数组传递给可变参数,而 kotlin 要求显式地解包数组,以便每个数组元素在函数中能够作为单独的参数来调用,这个功能被称为展开运算符,使用方式就是在数组参数前加一个 *

fun main() {
val names = arrayOf(“leavesC”, “叶应是叶”, “叶”)
compute(* names)
}

fun compute(vararg name: String) {
name.forEach { println(it) }
}

4.4、局部函数

kotlin 支持在函数中嵌套函数,被嵌套的函数称为局部函数

fun main() {
compute(“leavesC”, “country”)
}

fun compute(name: String, country: String) {
fun check(string: String) {
if (string.isEmpty()) {
throw IllegalArgumentException(“参数错误”)
}
}
check(name)
check(country)
}

五、表达式和条件循环

5.1、语句和表达式

这里需要先区分“语句”和“表达式”这两个概念。语句是可以单独执行,能够产生实际效果的代码,表现为赋值逻辑、打印操作、流程控制等形式,Java 中的流程控制(if,while,for)等都是语句。表达式可以是一个值、变量、常量、操作符、或它们之间的组合,表达式可以看做是包含返回值的语句

例如,以下的赋值操作、流程控制、打印输出都是语句,其是作为一个整体存在的,且不包含返回值

val a = 10
for (i in 0…a step 2) {
println(i)
}

再看几个表达式的例子

1 //字面表达式,返回 1
++1 //自增,返回 2
//与 Java 不同,kotlin 中的 if 是作为表达式存在的,其可以拥有返回值
fun getLength(str: String?): Int {
return if (str.isNullOrBlank()) 0 else str.length
}

5.2、If 表达式

if 的分支可以是代码块,最后的表达式作为该块的返回值

val maxValue = if (20 > 10) {
println(“maxValue is 20”)
20
} else {
println(“maxValue is 10”)
10
}
println(maxValue) //20

以下代码可以显示地看出 if 的返回值,完全可以用来替代 Java 中的三元运算符,因此 kotlin 并没有三元运算符

val list = listOf(1, 4, 10, 4, 10, 30)
val value = if (list.size > 0) list.size else null
println(value) //6

如果 if 表达式分支是用于执行某个命令,那么此时的返回值类型就是 Unit ,此时的 if 语句就看起来和 Java 的一样了

val value1 = if (list.size > 0) println(“1”) else println(“2”)
println(value1.javaClass) //class kotlin.Unit

如果将 if 作为表达式而不是语句(例如:返回它的值或者把它赋给变量),该表达式需要有 else 分支

5.3、when 表达式

when 表达式与 Java 中的 switch/case 类似,但是要强大得多。when 既可以被当做表达式使用也可以被当做语句使用,when 将参数和所有的分支条件顺序比较直到某个分支满足条件,然后它会运行右边的表达式。如果 when 被当做表达式来使用,符合条件的分支的值就是整个表达式的值,如果当做语句使用, 则忽略个别分支的值。与 Java 的 switch/case 不同之处是 When 表达式的参数可以是任何类型,并且分支也可以是一个条件

和 if 一样,when 表达式每一个分支可以是一个代码块,它的值是代码块中最后的表达式的值,如果其它分支都不满足条件将会求值于 else 分支

如果 when 作为一个表达式使用,则必须有 else 分支, 除非编译器能够检测出所有的可能情况都已经覆盖了。如果很多分支需要用相同的方式处理,则可以把多个分支条件放在一起,用逗号分隔

val value = 2
when (value) {
in 4…9 -> println(“in 4…9”) //区间判断
3 -> println(“value is 3”) //相等性判断
2, 6 -> println(“value is 2 or 6”) //多值相等性判断
is Int -> println(“is Int”) //类型判断
else -> println(“else”) //如果以上条件都不满足,则执行 else
}

fun main() {
//返回 when 表达式
fun parser(obj: Any): String =
when (obj) {
1 -> “value is 1”
“4” -> “value is string 4”
is Long -> “value type is long”
else -> “unknown”
}
println(parser(1))
println(parser(1L))
println(parser(“4”))
println(parser(100L))
println(parser(100.0))
}

value is 1
value type is long
value is string 4
value type is long
unknown

此外,When 循环也可以不带参数

when {
1 > 5 -> println(“1 > 5”)
3 > 1 -> println(“3 > 1”)
}

5.4、for 循环

和 Java 中的 for 循环最为类似的形式是

val list = listOf(1, 4, 10, 34, 10)
for (value in list) {
println(value)
}

通过索引来遍历

val items = listOf(“H”, “e”, “l”, “l”, “o”)
//通过索引来遍历List
for (index in items.indices) {
println(" i n d e x 对 应 的 值 是 : {index}对应的值是: index对应的值是:{items[index]}")
}

也可以在每次循环中获取当前索引和相应的值

val list = listOf(1, 4, 10, 34, 10)
for ((index, value) in list.withIndex()) {
println(“index : i n d e x , v a l u e : index , value : index,value:value”)
}

也可以自定义循环区间

for (index in 2…10) {
println(index)
}

5.5、while 和 do/while 循环

while 和 do/while 与 Java 中的区别不大

val list = listOf(1, 4, 15, 2, 4, 10, 0, 9)
var index = 0
while (index < list.size) {
println(list[index])
index++
}

val list = listOf(1, 4, 15, 2, 4, 10, 0, 9)
var index = 0
do {
println(list[index])
index++
} while (index < list.size)

5.6、返回和跳转

kotlin 有三种结构化跳转表达式:

  • return 默认从最直接包围它的函数或者匿名函数返回
  • break 终止最直接包围它的循环
  • continue 继续下一次最直接包围它的循环

在 kotlin 中任何表达式都可以用标签(label)来标记,标签的格式为标识符后跟 @ 符号,例如:abc@ 、fooBar@ 都是有效的标签

fun main() {
fun1()
}

fun fun1() {
val list = listOf(1, 4, 6, 8, 12, 23, 40)
loop@ for (it in list) {
if (it == 8) {
continue
}
if (it == 23) {
break@loop
}
println(“value is $it”)
}
println(“function end”)
}

value is 1
value is 4
value is 6
value is 12
function end

kotlin 有函数字面量、局部函数和对象表达式。因此 kotlin 的函数可以被嵌套

标签限制的 return 允许我们从外层函数返回,最重要的一个用途就是从 lambda 表达式中返回。通常情况下使用隐式标签更方便,该标签与接受该 lambda 的函数同名

fun main() {
fun1()
fun2()
fun3()
fun4()
fun5()
}

fun fun1() {
val list = listOf(1, 4, 6, 8, 12, 23, 40)
list.forEach {
if (it == 8) {
return
}
println(“value is $it”)
}
println(“function end”)

// value is 1
// value is 4
// value is 6
}

fun fun2() {
val list = listOf(1, 4, 6, 8, 12, 23, 40)
list.forEach {
if (it == 8) {
return@fun2
}
println(“value is $it”)
}
println(“function end”)

// value is 1
// value is 4
// value is 6
}

//fun3() 和 fun4() 中使用的局部返回类似于在常规循环中使用 continue
fun fun3() {
val list = listOf(1, 4, 6, 8, 12, 23, 40)
list.forEach {
if (it == 8) {
return@forEach
}
println(“value is $it”)
}
println(“function end”)

// value is 1
// value is 4
// value is 6
// value is 12
// value is 23
// value is 40
// function end
}

fun fun4() {
val list = listOf(1, 4, 6, 8, 12, 23, 40)
list.forEach loop@{
if (it == 8) {
return@loop
}
println(“value is $it”)
}
println(“function end”)

// value is 1
// value is 4
// value is 6
// value is 12
// value is 23
// value is 40
// function end
}

fun fun5() {
listOf(1, 2, 3, 4, 5).forEach(fun(value: Int) {
if (value == 3) {
//局部返回到匿名函数的调用者,即 forEach 循环
return
}
println(“value is $value”)
})
println(“function end”)
}

六、区间

Ranges 表达式使用一个 操作符来声明一个闭区间,它被用于定义实现了一个 RangTo 方法

以下三种声明形式是等价的

var index = 5

if (index >= 0 && index <= 10) {

}

if (index in 0…10) {

}

if (index in 0.rangeTo(10)) {

}

数字类型的 ranges 在被迭代时,编译器会将它们转换为与 Java 中使用 index 的 for 循环的相同字节码的方式来进行优化

Ranges 默认会自增长,所以如果像以下的代码就不会被执行

for (index in 10…0) {
println(index)
}

可以改用 downTo 函数来将之改为递减

for (index in 10 downTo 0) {
println(index)
}

可以在 ranges 中使用 step 来定义每次循环递增或递增的长度:

for (index in 1…8 step 2){
println(index)
}
for (index in 8 downTo 1 step 2) {
println(index)
}

以上声明的都是闭区间,如果想声明的是开区间,可以使用 until 函数:

for (index in 0 until 4){
println(index)
}

扩展函数 reversed() 可用于返回将区间反转后的序列

val rangeTo = 1.rangeTo(3)
for (i in rangeTo) {
println(i) //1 2 3
}
for (i in rangeTo.reversed()) {
println(i) //3 2 1
}

七、修饰符

7.1、final 和 oepn

kotlin 中的类和方法默认都是 final 的,即不可继承的,如果想允许创建一个类的子类,需要使用 open 修饰符来标识这个类,此外,也需要为每一个希望被重写的属性和方法添加 open 修饰符

open class View {
open fun click() {

}
//不能在子类中被重写
fun longClick() {

}
}

class Button : View() {
override fun click() {
super.click()
}
}

如果重写了一个基类或者接口的成员,重写了的成员同样默认是 open 的。例如,如果 Button 类是 open 的,则其子类也可以重写其 click() 方法

open class Button : View() {
override fun click() {
super.click()
}
}

class CompatButton : Button() {
override fun click() {
super.click()
}
}

如果不想要类的子类重写该方法的实现,可以显式地将重写的成员标记为 final

open class Button : View() {
override final fun click() {
super.click()
}
}

7.2、public

public 修饰符是限制级最低的修饰符,是默认的修饰符。如果一个定义为 public 的成员被包含在一个 private 修饰的类中,那么这个成员在这个类以外也是不可见的

7.3、protected

protected 修饰符只能被用在类或者接口中的成员上。在 Java 中,可以从同一个包中访问一个 protected 的成员,但对于 kotlin 来说,protected 成员只在该类和它的子类中可见。此外,protected 不适用于顶层声明

7.4、internal

一个定义为 internal 的包成员,对其所在的整个 module 可见。如果它是一个其它领域的成员,它就需要依赖那个领域的可见性了。比如,如果我们写了一个 private 类,那么它的 internal 修饰的函数的可见性就会限制于它所在的这个类的可见性

我们可以访问同一个 module 中的 internal 修饰的类,但是其它 module 是访问不到该 internal 类的,该修饰符可用于对外发布的开源库,将开源库中不希望被外部引用的代码设为 internal 权限,可避免对外部引用库造成混淆

根据 Jetbrains 的定义,一个 module 应该是一个单独的功能性的单位,可以看做是一起编译的 kotlin 文件的集合,它应该是可以被单独编译、运行、测试、debug 的。相当于在 Android Studio 中主工程引用的 module,Eclipse 中在一个 workspace 中的不同的 project

7.5、private

private 修饰符是限制级最高的修饰符,kotlin 允许在顶层声明中使用 private 可见性,包括类、函数和属性,这表示只在自己所在的文件中可见,所以如果将一个类声明为 private,就不能在定义这个类之外的地方中使用它。此外,如果在一个类里面使用了 private 修饰符,那访问权限就被限制在这个类里面,继承这个类的子类也不能使用它。所以如果类、对象、接口等被定义为 private,那么它们只对被定义所在的文件可见。如果被定义在了类或者接口中,那它们只对这个类或者接口可见

7.6、总结

修饰符 类成员 顶层声明
public(默认) 所有地方可见 所有地方可见
internal 模块中可见 模块中可见
protected 子类中可见
private 类中可见 文件中可见

八、空安全

8.1、可空性

在 kotlin 中,类型系统将一个引用分为可以容纳 null (可空引用)或者不能容纳 null(非空引用)两种类型。 例如,String 类型的常规变量不能指向 null

var name: String = “leavesC”
//编译错误
//name = null

如果希望一个变量可以储存 null 引用,需要显式地在类型名称后面加上问号

var name: String? = “leavesC”
name = null

问号可以加在任何类型的后面来表示这个类型的变量可以存储 null 引用:Int?、Doubld? 、Long?

kotlin 对可空类型的显式支持有助于防止 NullPointerException 导致的异常问题,编译器不允许不对可空变量做 null 检查就直接调用其属性。这个强制规定使得开发者必须在编码初期就考虑好变量的可赋值范围并为其各个情况做好分支处理

fun check(name: String?): Boolean {
//error,编译器不允许不对 name 做 null 检查就直接调用其属性
return name.isNotEmpty()
}

正确的做法事显式地进行 null 检查

fun check(name: String?): Boolean {
if (name != null) {
return name.isNotEmpty()
}
return false
}

8.2、安全调用运算符:?.

安全调用运算符:?. 允许把一次 null 检查和一次方法调用合并为一个操作,如果变量值非空,则方法或属性会被调用,否则直接返回 null

例如,以下两种写法是完全等同的:

fun check(name: String?) {
if (name != null) {
println(name.toUpperCase())
} else {
println(null)
}
}

fun check(name: String?) {
println(name?.toUpperCase())
}

8.3、Elvis 运算符:?:

Elvis 运算符:?: 用于替代 ?. 直接返回默认值 null 的情况,Elvis 运算符接收两个运算数,如果第一个运算数不为 null ,运算结果就是其运算结果值,如果第一个运算数为 null ,运算结果就是第二个运算数

例如,以下两种写法是完全等同的:

fun check(name: String?) {
if (name != null) {
println(name)
} else {
println(“default”)
}
}

fun check(name: String?) {
println(name ?: “default”)
}

8.4、安全转换运算符:as?

安全转换运算符:as? 用于把值转换为指定的类型,如果值不适合该类型则返回 null

fun check(any: Any?) {
val result = any as? String
println(result ?: println(“is not String”))
}

8.5、非空断言:!!

非空断言用于把任何值转换为非空类型,如果对 null 值做非空断言,则会抛出异常

fun main() {
var name: String? = “leavesC”
check(name) //7

name = null
check(name) //kotlinNullPointerException
}

fun check(name: String?) {
println(name!!.length)
}

8.6、可空类型的扩展

为可空类型定义扩展函数是一种更强大的处理 null 值的方式,可以允许接收者为 null 的调用,并在该函数中处理 null ,而不是在确保变量不为 null 之后再调用它的方法

例如,如下方法可以被正常调用而不会发生空指针异常

val name: String? = null
println(name.isNullOrEmpty()) //true

isNullOrEmpty() 的方法签名如下所示,可以看到这是为可空类型 CharSequence? 定义的扩展函数,方法中已经处理了方法调用者为 null 的情况

@kotlin.internal.InlineOnly
public inline fun CharSequence?.isNullOrEmpty(): Boolean {
contract {
returns(false) implies (this@isNullOrEmpty != null)
}
return this == null || this.length == 0
}

8.7、平台类型

平台类型是 kotlin 对 java 所作的一种平衡性设计。kotlin 将对象的类型分为了可空类型和不可空类型两种,但 java 平台的一切对象类型均为可空的,当在 kotlin 中引用 java 变量时,如果将所有变量均归为可空类型,最终将多出许多 null 检查;如果均看成不可空类型,那么就很容易就写出忽略了NPE 风险的代码。为了平衡两者,kotlin 引入了平台类型,即当在 kotlin 中引用 java 变量值时,既可以将之看成可空类型,也可以将之看成不可空类型,由开发者自己来决定是否进行 null 检查

九、类型的检查与转换

9.1、类型检查

is 与 !is 操作符用于在运行时检查对象是否符合给定类型:

fun main() {
val strValue = “leavesC”
parserType(strValue) //value is String , length : 7
val intValue = 100
parserType(intValue) //value is Int , toLong : 100
val doubleValue = 100.22
parserType(doubleValue) //value !is Long
val longValue = 200L
parserType(longValue) //unknown
}

fun parserType(value: Any) {
when (value) {
is String -> println(“value is String , length : ${value.length}”)
is Int -> println(“value is Int , toLong : ${value.toLong()}”)
!is Long -> println(“value !is Long”)
else -> println(“unknown”)
}
}

9.2、智能转换

在许多情况下,不需要在 kotlin 中使用显式转换操作符,因为编译器跟踪不可变值的 is 检查以及显式转换,并在需要时自动插入安全的转换

例如,对于以下例子来说,当判断 value 为 String 类型通过时,就可以直接将 value 当做 String 类型变量并调用其内部属性

fun main() {
val strValue = “leavesC”
parserType(strValue) //value is String , length : 7

val intValue = 100
parserType(intValue) //value is Int , toLong : 100

val doubleValue = 100.22
parserType(doubleValue) //value !is Long

val longValue = 200L
parserType(longValue) //unknown
}

fun parserType(value: Any) {
when (value) {
is String -> println(“value is String , length : ${value.length}”)
is Int -> println(“value is Int , toLong : ${value.toLong()}”)
!is Long -> println(“value !is Long”)
else -> println(“unknown”)
}
}

编译器会指定根据上下文环境,将变量智能转换为合适的类型

if (value !is String) return
//如果 value 非 String 类型时直接被 return 了,所以此处可以直接访问其 length 属性
println(value.length)

// || 右侧的 value 被自动隐式转换为字符串,所以可以直接访问其 length 属性
if (value !is String || value.length > 0) {

}

// && 右侧的 value 被自动隐式转换为字符串,所以可以直接访问其 length 属性
if (value is String && value.length > 0) {

}

9.3、不安全的转换操作符

如果转换是不可能的,转换操作符 as 会抛出一个异常。因此,我们称之为不安全的转换操作符

fun main() {
parserType(“leavesC”) //value is String , length is 7
parserType(10) //会抛出异常 ClassCastException
}

fun parserType(value: Any) {
val tempValue = value as String
println(“value is String , length is ${tempValue.length}”)
}

需要注意的是,null 不能转换为 String 变量,因为该类型不是可空的

因此如下转换会抛出异常

val x = null
val y: String = x as String //会抛出异常 TypeCastException

为了匹配安全,可以转换的类型声明为可空类型

val x = null
val y: String? = x as String?

9.4、安全的转换操作符

可以使用安全转换操作符 as? 来避免在转换时抛出异常,它在失败时返回 null

val x = null
val y: String? = x as? String

尽管以上例子 as? 的右边是一个非空类型的 String,但是其转换的结果是可空的

十、类

10.1、基本概念

类的概念就是把数据和处理数据的代码封装成一个单一的实体。在 Java 中,数据存储在一个私有字段中,通过提供访问器方法:getter 和 setter 来访问或者修改数据

在 Java 中以下的示例代码是很常见的,Point 类包含很多重复的代码:通过构造函数把参数赋值给有着相同名称的字段,通过 getter 来获取属性值

public final class Point {

private final int x;

private final int y;

public Point(int x, int y) {
this.x = x;
this.y = y;
}

public final int getX() {
return this.x;
}

public final int getY() {
return this.y;
}

}

使用 kotlin 来声明 Point 类则只需要一行代码,两者完全等同

class Point(val x: Int, val y: Int)

kotlin 也使用关键字 class 来声明类,类声明由类名、类头(指定其类型参数、主构造函数等)以及由花括号包围的类体构成,类头与类体都是可选的,如果一个类没有类体,可以省略花括号。此外,kotlin 中类默认是 publish(公有的) 且 final (不可继承)的

kotlin 区分了主构造方法(在类体外部声明)和次构造方法(在类体内部声明),一个类可以有一个主构造函数和多个次构造函数,此外也允许在初始化代码块中 init 添加额外的初始化逻辑

10.2、主构造函数

主构造函数是类头的一部分,跟在类名(和可选的类型参数)后,主构造函数的参数可以是可变的(var)或只读的(val)

class Point constructor(val x: Int, val y: Int) {

}

如果主构造函数没有任何注解或者可见性修饰符,可以省略 constructor 关键字

class Point(val x: Int, val y: Int) {

}

//如果不包含类体,则可以省略花括号
class Point(val x: Int, val y: Int)

如果构造函数有注解或可见性修饰符,则 constructor 关键字是必需的,并且这些修饰符在它前面

class Point public @Inject constructor(val x: Int, val y: Int) {

}

主构造函数不能包含任何的代码,初始化的代码可以放到以 init 关键字作为前缀的初始化块(initializer blocks)中,初始化块包含了在类被创建时执行的代码,主构造函数的参数可以在初始化块中使用。如果需要的话,也可以在一个类中声明多个初始化语句块。需要注意的是,构造函数的参数如果用 val/var 进行修饰,则相当于在类内部声明了一个同名的全局属性。如果不加 val/var 进行修饰,则构造函数只能在 init 函数块和全局属性初始化时进行引用

此外,要创建一个类的实例不需要使用 Java 中的 new 关键字,像普通函数一样调用构造函数即可

class Point(val x: Int, val y: Int) {

init {
println(“initializer blocks , x value is: $x , y value is: $y”)
}

}

fun main() {
Point(1, 2) // initializer blocks , x value is: 1 , y value is: 2
}

主构造函数的参数也可以在类体内声明的属性初始化器中使用

class Point(val x: Int, val y: Int) {

private val localX = x + 1

private val localY = y + 1

init {
println(“initializer blocks , x value is: $x , y value is: $y”)
println(“initializer blocks , localX value is: $localX , localY value is: $localY”)
}

}

fun main() {
Point(1, 2)
//initializer blocks , x value is: 1 , y value is: 2
//initializer blocks , localX value is: 2 , localY value is: 3
}

10.3、次构造函数

类也可以声明包含前缀 constructor 的次构造函数。如果类有一个主构造函数,每个次构造函数都需要直接委托给主构造函数或者委托给另一个次构造函数以此进行间接委托,用 this 关键字来进行指定即可

class Point(val x: Int, val y: Int) {

private val localX = x + 1

private val localY = y + 1

init {
println(“initializer blocks , x value is: $x , y value is: $y”)
println(“initializer blocks , localX value is: $localX , localY value is: $localY”)
}

constructor(base: Int) : this(base + 1, base + 1) {
println(“constructor(base: Int)”)
}

constructor(base: Long) : this(base.toInt()) {
println(“constructor(base: Long)”)
}

}

fun main() {
Point(100)
//initializer blocks , x value is: 101 , y value is: 101
//initializer blocks , localX value is: 102 , localY value is: 102
//constructor(base: Int)
Point(100L)
//initializer blocks , x value is: 101 , y value is: 101
//initializer blocks , localX value is: 102 , localY value is: 102
//constructor(base: Int)
//constructor(base: Long)
}

初始化块中的代码实际上会成为主构造函数的一部分,委托给主构造函数会作为次构造函数的第一条语句,因此所有初始化块中的代码都会在次构造函数体之前执行。即使该类没有主构造函数,这种委托仍会隐式发生,并且仍会执行初始化块。如果一个非抽象类没有声明任何(主或次)构造函数,会默认生成一个不带参数的公有主构造函数

10.4、属性

在 Java 中,字段和其访问器的组合被称作属性。在 kotlin 中,属性是头等的语言特性,完全替代了字段和访问器方法。在类中声明一个属性和声明一个变量一样是使用 val 和 var 关键字。val 变量只有一个 getter ,var 变量既有 getter 也有 setter

fun main() {
val user = User()
println(user.name)
user.age = 200
}

class User() {

val name: String = “leavesC”

var age: Int = 25

}

10.5、自定义访问器

访问器的默认实现逻辑很简单:创建一个存储值的字段,以及返回属性值的 getter 和更新属性值的 setter。如果需要的话,也可以自定义访问器

例如,以下就声明了三个带自定义访问器的属性

class Point(val x: Int, val y: Int) {

val isEquals1: Boolean
get() {
return x == y
}

val isEquals2
get() = x == y

var isEquals3 = false
get() = x > y
set(value) {
field = !value
}

}

如果仅需要改变一个访问器的可见性或者为其添加注解,那么可以定义访问器而不定义其实现

fun main() {
val point = Point(10, 10)
println(point.isEquals1)
//以下代码会报错
//point.isEquals1 = true
}

class Point(val x: Int, val y: Int) {

var isEquals1: Boolean = false
get() {
return x == y
}
private set

}

10.6、延迟初始化

一般地,非空类型的属性必须在构造函数中初始化,但像使用了 Dagger2 这种依赖注入框架的项目来说就十分的不方便了,为了应对这种情况,可以用 lateinit 修饰符来标记该属性,用于告诉编译器该属性会在稍后的时间被初始化

用 lateinit 修饰的属性或变量必须为非空类型,并且不能是原生类型

class Point(val x: Int, val y: Int)

class Example {

lateinit var point: Point

var point2: Point

constructor() {
point2 = Point(10, 20)
}

}

如果访问了一个未经过初始化的 lateinit 变量,则会抛出一个包含具体原因(该变量未初始化)的异常信息

Exception in thread “main” kotlin.UninitializedPropertyAccessException: lateinit property point has not been initialized

十一、类的分类

11.1、抽象类

声明为 abstract 的类内部可以包含没有实现体的成员方法,且该成员方法也用 abstract 标记,这种类称为抽象类,包含的没有实现体的方法称为抽象方法

此外,我们并不需要用 open 标注一个抽象类或者抽象方法,因为这是默认声明的

abstract class BaseClass {
abstract fun fun1()
}

class Derived : BaseClass() {
override fun fun1() {

}
}

11.2、数据类

数据类是一种非常强大的类,可以避免重复创建 Java 中的用于保存状态但又操作非常简单的 POJO 的模版代码,它们通常只提供了用于访问它们属性的简单的 getter 和 setter

定义一个新的数据类非常简单,例如

data class Point(val x: Int, val y: Int)

数据类默认地为主构造函数中声明的所有属性生成了如下几个方法

  • getter、setter(需要是 var)
  • componentN()。按主构造函数的属性声明顺序进行对应
  • copy()
  • toString()
  • hashCode()
  • equals()

为了确保生成的代码的一致性以及有意义的行为,数据类必须满足以下要求:

  • 主构造函数需要包含一个参数
  • 主构造函数的所有参数需要标记为 val 或 var
  • 数据类不能是抽象、开放、密封或者内部的

可以利用 IDEA 来反编译查看 Point 类的 Java 实现,了解其内部实现

public final class Point {
private final int x;
private final int y;

public final int getX() {
return this.x;
}

public final int getY() {
return this.y;
}

public Point(int x, int y) {
this.x = x;
this.y = y;
}

public final int component1() {
return this.x;
}

public final int component2() {
return this.y;
}

@NotNull
public final Point copy(int x, int y) {
return new Point(x, y);
}

// $FF: synthetic method
// F F : b r i d g e m e t h o d @ N o t N u l l p u b l i c s t a t i c P o i n t c o p y FF: bridge method @NotNull public static Point copy FF:bridgemethod@NotNullpublicstaticPointcopydefault(Point var0, int var1, int var2, int var3, Object var4) {
if ((var3 & 1) != 0) {
var1 = var0.x;
}

if ((var3 & 2) != 0) {
var2 = var0.y;
}

return var0.copy(var1, var2);
}

public String toString() {
return “Point(x=” + this.x + “, y=” + this.y + “)”;
}

public int hashCode() {
return this.x * 31 + this.y;
}

public boolean equals(Object var1) {
if (this != var1) {
if (var1 instanceof Point) {
Point var2 = (Point)var1;
if (this.x == var2.x && this.y == var2.y) {
return true;
}
}

return false;
} else {
return true;
}
}
}

通过数据类可以简化很多的通用操作,可以很方便地进行:格式化输出变量值、映射对象到变量、对比变量之间的相等性、复制变量等操作

fun main() {
()

  • hashCode()
  • equals()

为了确保生成的代码的一致性以及有意义的行为,数据类必须满足以下要求:

  • 主构造函数需要包含一个参数
  • 主构造函数的所有参数需要标记为 val 或 var
  • 数据类不能是抽象、开放、密封或者内部的

可以利用 IDEA 来反编译查看 Point 类的 Java 实现,了解其内部实现

public final class Point {
private final int x;
private final int y;

public final int getX() {
return this.x;
}

public final int getY() {
return this.y;
}

public Point(int x, int y) {
this.x = x;
this.y = y;
}

public final int component1() {
return this.x;
}

public final int component2() {
return this.y;
}

@NotNull
public final Point copy(int x, int y) {
return new Point(x, y);
}

// $FF: synthetic method
// F F : b r i d g e m e t h o d @ N o t N u l l p u b l i c s t a t i c P o i n t c o p y FF: bridge method @NotNull public static Point copy FF:bridgemethod@NotNullpublicstaticPointcopydefault(Point var0, int var1, int var2, int var3, Object var4) {
if ((var3 & 1) != 0) {
var1 = var0.x;
}

if ((var3 & 2) != 0) {
var2 = var0.y;
}

return var0.copy(var1, var2);
}

public String toString() {
return “Point(x=” + this.x + “, y=” + this.y + “)”;
}

public int hashCode() {
return this.x * 31 + this.y;
}

public boolean equals(Object var1) {
if (this != var1) {
if (var1 instanceof Point) {
Point var2 = (Point)var1;
if (this.x == var2.x && this.y == var2.y) {
return true;
}
}

return false;
} else {
return true;
}
}
}

通过数据类可以简化很多的通用操作,可以很方便地进行:格式化输出变量值、映射对象到变量、对比变量之间的相等性、复制变量等操作

fun main() {

上一篇:js中执行上下文对象


下一篇:SOLID设计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