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OHCI层,主要完成如下功能:
l 通过控制端口读写数据(包含SETUP、DATA、STATUS等3个TD);
l 通过控制端口发送设置命令(没有DATA的TD);
l 通过批量端口读数据;
l 通过批量端口写数据;
l 中断处理程序;
本层将OHCI的ED和TD作为自己内部的对象进行包装,上层对象通过调用本层接口完成所需要的功能,而不必关心ED和TD的细节。
通过OHCI接口进行数据收发,最主要的工作就是确定ED和TD队列。在网上广为流传的周立功公司的相关资料以及该公司出版的《ARM嵌入式系统软件开发实例》(一)、(二)中,关于ED和TD的处理非常复杂,甚至为此建立了一个管理机制,包括队列的建立、插入、删除、释放等一系列操作。
其实对于一般的嵌入式系统来说,没有必要把ED和TD搞得这么复杂。在我们的系统中,ED和TD的管理非常简单:把待处理的命令构建为ED和TD队列,然后执行,等到执行完毕再根据上层代码的需要构建新的队列。也就是说只有等到上一个命令全部执行完毕后,才可以执行下一个命令。这样的处理机制完全可以适应绝大多数的嵌入式系统了。
基本上来说,每个端点使用一个ED,譬如对于控制端口的命令,使用一个ED即可,而对于批量端口,则会使用到两个ED,分别对应批量出和批量入端口。
对于端点来说,代码中需要注意的参数有如下几个:
l ED的ToggleCarry
用来确定ED使用哪个数据区收发收据,对于控制端点来说,根据USB规范,每个控制命令总是从Data0开始的,后面再进行切换。因此控制端点的ToggleCarry字段随便设置,而批量端点的该字段需要得到上一次传送完毕后的ToggleCarry的值。
l TD的DataToggle
用来确定TD使用哪个数据区收发数据。该字段有2个比特,高位=0表示使用ED的ToggleCarry字段的值作为要使用的数据区,=1表示自己控制使用哪一个数据区。根据USB规范,对于控制端点收发数据来说,需要TD自己控制使用哪一个数据区。而对于批量端点,不需要TD自己控制,交由ED进行控制。
本文转自 tywali 51CTO博客,原文链接:http://blog.51cto.com/lancelot/243412,如需转载请自行联系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