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P那些事-理论篇-3-SAP到底是个什么东东

我们前面谈到了企业信息化从内容上来说其实涵盖的范围很广,凡是利用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改变企业获取信息、加工信息、传递信息、输出和展现信息的一切方法和行为,我们都可以认为是企业信息化的一部分。


    从企业信息化的内容上来说,我们可以分为三大块内容,硬件、软件、服务,从整个IT行业发展历史来看,这三块内容的比重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其重心由硬件逐渐过渡到软件,再过渡到服务。


     近一二十年来,服务在信息化中的比重越来越大,为什么呢?其实也好理解,在IT行业刚刚起步尤其是计算机刚刚发明时,硬件几乎决定了一切,软件很少、服务更谈不上,因为那个时候拥有硬件的人或者企业就很少,只有少数的大型企业才有计算机,还是大型机,后来微软的出现才推动了个人计算机的普及。


    随着硬件的普及以及硬件的同质化越来越严重,软件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大家看微软的发展历史就可以看出这一点,甚至软件尤其是操作系统更新的速度和频率直接影响了硬件厂商的发展。以前每一次微软操作系统的升级,都给硬件厂商升级换代的机会,而软件不更新,硬件厂商都无法生产新的硬件,因为软件不支持。


    发展到现在,随着硬件的性能越来越高,软件尤其是企业级的软件的复杂程度也越来越高,那么单靠看看软件的说明书就方便的能够使用软件就变得困难起来,因此软件的服务行业应运而生,各种培训层出不穷,各种认证也纷至沓来。


    谈到这里,说句题外话,现在呢,大家都觉得看得到的东西才是最实际的或者说最有用的,也就是说物质的东西更重要,看不见的东西是虚无缥缈的,没有用处的,大家想一想,软件和服务是不是无形的东西,虽然它有一定的展示形式让你感觉到它的存在,它毕竟是摸不到的,对吧,更多的是使用的体验或者个人感受来判断这个软件或者服务是好还是不好。


    记得老子道德经中有这样的话“凿户牅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老子的意思是说我们开凿门框建造房屋,有了门框和和房屋隔出来的空间,我们才有房子用来居住的这个用处,所以说“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就是说有形的东西作为一个基础,无的东西(空间)才能发挥用途。


    硬件和软件也是一样的道理,硬件作为软件的基础,软件以硬件为基础发挥具体用途,两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共同发展。说这些题外话,是说我们在考虑问题的时候,不光要注重看得到的一面,也要考虑看不到的一面,这样考虑问题才不失偏颇!


    既然我们在谈企业信息化,那么我们所关注的自然是企业级的硬件、软件和服务。企业的运营需要各种资源,以典型制造业为例,需要土地、厂房、机器设备、动力(水、电、燃气)、人力、材料、IT等各种资源。


    在当今这个信息化的时代,每个企业都或多或少的需要IT资源,其实IT资源就包括了企业信息化的主要内容,我们先抛开硬件不谈,因为硬件不是我们讨论的重点,我们主要谈企业级的软件,企业级的软件有哪些呢?前面我们谈到过的办公软件、邮箱系统、操作系统(包括企业级和个人电脑)、CAD、ERP、企业安全软件、OA系统等。


    如果问一个问题“你认为最重要的企业级的软件是什么呢?”,估计很多人会回答“ERP”或者说“企业管理软件”。“ERP”这个概念由来已久,是从“MRP”发展起来的,因为对于制造业而言,“MRP(物料需求计划)”是最重要的一环,说白了,物料需求计划的终极目的就是什么时候需要供应商送多少原材料,什么时候就能送到多少原材料,客户什么时候要多少货,我就能什么时候交多少货,物料需求计划的目的是物料不多不少,正好,原材料正好能满足生产(如果考虑的更全面,也要考虑产能是不是足够,人够不够,设备够不够等),产成品正好能满足销售。


    呵呵,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可真不容易哦。从对物料计划的管理后来逐渐扩展到到财务管理、人事管理,人、财、物都进行管理了。这个时候不能再叫“MRP”了啊,那就不合适了啊,那就叫“ERP(企业资源计划)”吧,挺合适的啊,把企业的资源都进行管理了。


    从这个概念我们也可以看出一个理念,就是“ERP”最后的一个字母P(Planning,计划),ERP是非常重视计划的,正符合我们的老话“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或者说“未雨绸缪”。


那么SAP和ERP的是啥关系呢?ERP既然是个统称,那么肯定不止一家公司可以做这种软件喽,就像汽车,各种牌子的都有,国内的品牌有,国外的品牌有,国内的有奇瑞、吉利、一汽、上汽等,国外的有福特、大众、宝马、奔驰、保时捷、玛莎拉蒂(是不是觉得高大上啊!)。SAP就是ERP中的其中的一个牌子,国内的ERP产品有金蝶、用友、浪潮,国外的则有SAP、Oracle等。接下来我们就扒一扒SAP的前世今生。


就像现在很多IT行业的牛逼公司跟IBM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一样,SAP也和IBM渊源颇深。1972年,五位IMB的经理人和工程师离开IBM,在德国曼海姆创立了他们自己的公司,这就是SAP。


传说他们利用晚上和周末的时间开发了一个SAP的第一个产品,一个自动化财务和交易程序,这就是R/1。


当时他们为何要离开IBM而要自己创立公司呢?主要的原因是因为,在当时,很多硬件公司在卖硬件给客户后,都会单独开发对应的软件产品给客户,再收一次开发的费用以及软件更新、维护的费用,也就是说大部分软件都是根据硬件定制化的,这样的话,很显然,对于硬件厂商是非常划算的,生意源源不断嘛,你买我的硬件,就得买我的软件,还得买我的服务,通吃啊!


那么这五位SAP的创始人,他们离开IBM就想改变这种情况,他们想能不能开发一套通用的软件呢,因为大部分企业的流程其实都是差不多的,比如基本的流程都包括采购、生产、销售、收款、付款、报销、研发、库存收发等,没必要每次都重新开发,多浪费啊,这就是他们创立SAP公司的初衷,多么善意的初衷啊!


正是这个善意的初衷成就了几十年后一个伟大的公司-SAP。后来在1976年,SAP公司搬到了沃而多夫(Walldorf),后面逐步开发了R/2,R/3产品,我不知道R这个字母的含义是什么,估计应该是个德国单词的开头字母。


R3是SAP里程碑式的产品,这个产品已经包括了现在流行的主要模块,而且SAP借助这个产品进入了快速的发展,R3如此名声远播以至于到现在很多人还叫SAP的产品为R3,实际上R3推出是在1992年,到现在(指2016年)已经20多年了,SAP的产品名称也已经更新换代了好几茬了。


2000年前后,互联网行业风起云涌,SAP顺应潮流也改过产品的名字,比如叫mysap.com,其实和网站一点关系都没有,纯粹是凑个热闹,赶个潮流。


再比较有里程碑式的变化是在2004年和2005年,2004年SAP推出了ECC5.0,2005年推出ECC 6.0,比较大的变化是财务方面,SAP在财务上推出了新总账,关于新总账的具体内容不再详述,大家有兴趣可以自行搜索相关的资料。


为什么SAP产品的变化总是从财务开始,我的理解是SAP的产品一开始设计的时候就是从财务模块开始的,第一代产品R1主要就是以财务模块为主。


另外就是这两年SAP推出了HANA数据库以及基于HANA数据库的新的商务套件S/4 HANA,最新的版本(截止2016年)是1610(1610的意思是2016年10月份发布的产品),包括了simple finance和simple logistics,这个版本目前国内还没多少家企业在用,在实施的有一些,相信后续会不断有企业在使用,S/4HANA的变化比起ECC 6.0和R3的变化更大一些。


总结来说,SAP产品的发展历史是这样的:R1-R2-R3(3.1/4.0/4.6/4.6C/4.7)-ECC5.0-ECC6.0-S/4 HANA。


还需要说明的是,从ECC(企业核心组件,EnterpriseCentral Component )版本开始,SAP不断的以升级包的方式更新产品,增加产品的附加功能,版本从610-61X,通常称为EHP1到EHPX,目前最新的更新包应该是EHP8,比如现在用的比较多的版本应该是ECC6.0 EHP6或者EHP7。


从S/4 HANA开始,SAP对产品的版本命名发生了变化,目前是以年度加发布的月份作为产品的命名,比如S/4HANA 1503是指2015年3月份发布的版本,1511则表示2015年11月份发布的版本。

补充说明:从2020年开始,S4HANA的版本命名改为年度,不再包括月份,比如S4 HANA 2020表示2020年发布的版本。


随着SAP应用版本的不断升级,其底层平台(这里主要是指开发平台和数据库平台也在变化,HANA平台的数据库就是HANA,以前的平台是主流数据库都支持,比如Oracle、DM2、Sybase、SQLServer。到了HANA平台,则只支持HANA数据库了)也在变化,其发展过程为:ABAP平台-Netweaver平台-HANA平台,大家有兴趣可以在网上搜索更多的资料,所谓平台,即这个平台上不仅仅可以部署和运行SAP的应用,典型的如ERP,还可以开发其他的应用。

补充说明:从2021年开始,SAP云端技术平台为BTP(Business Technology Platform)。


    顺便聊一聊SAP的收费模式,网上也有很多资料,大家可以搜索更详细的信息。总的来说,是许可费(License)和服务费(Service)两类,这个许可费是按照使用用户数来收的(不同层次的用户价格有所区别,具体可咨询SAP销售人员,是否能够打折也要具体去谈),服务费(就是软件的升级、问题支持)是按照许可费的一定比例每年收取的,也就是说你需要SAP的支持的话,这个服务费就要每年交。


所以一般实施SAP,我们至少需要考虑三大块的费用,一块是硬件费用(包括硬件,包括硬件新增和升级,包括服务器、网络、电脑、手持设备等,我们前面聊过,软件变了,对硬件是有影响的),一块是软件费用,就是我们刚刚聊过的购买SAP的费用,还有一块是实施费用,这块就和我们顾问密切相关了。


这三块费用对应的供应商也不同,只有购买SAP的费用(包括许可费和服务费)是支付给SAP公司的(也可以通过实施商进行购买,前提是实施商有销售SAP软件的授权),硬件费用支付给硬件厂商比如联想、戴尔、华为,实施费用则支付给实施服务商比如四大或者国内的实施商,硬件的选择余地并不大,就那么几家公司,实施商的选择余地大一些,国内大大小小还是有上百家吧,这些实施商被SAP划分为不同的合作伙伴,什么金牌啊什么的,具体可在SAP官方网站上查询。


个人的意见,实施的效果主要还是看顾问本身的水平,因为很多项目中顾问都是来自不同的公司,临时搭建的团队,这个时候需要一个高水平的项目经理就尤为显得重要。


如果从整体项目看,企业方和顾问对项目效果的影响占比应该是6:4后者7:3,因为随着系统实施难度的降低,这个降低主要是因为系统在普及,对系统了解和熟悉的人越来越多,不再成为一个较高的门槛,很多的方案也在普及,现在社会上也有不少的专门进行SAP培训的培训机构,从事SAP行业的人也越来越多。


企业方的重视和投入对项目效果的影响越来越大,从系统的角度来说顾问的作用在弱化,顾问的价值更多的要体现在根据已有经验对企业管理和流程提出建设性意见,这也是后续发展的趋势,顾问就像老中医,只要自己不断的总结经验,从各个项目中吸取营养,那么越老我相信是越吃香的。


所以从现在起,我的想法是从事SAP行业的顾问们,应更多的了解业务,争取成为一个业务专家,这比单纯了解系统显得更为重要。当然,对系统的了解是必须的,这是个基础,从这个角度来说,这个行业对于顾问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的,要懂业务,要懂系统,要懂技术,三体合一。对这些费用有了了解,从企业方来说,我们就可以事先预估将要花费的成本。


我觉得吧,我们要了解一个东西,最好的方式还是从了解它的历史入手,因为历史虽然不会简单重复,却总会无形中影响现在,甚至一个公司的初始设计思路,公司所在的国家、民族、创始人,都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公司的产品是什么样的。


SAP诞生于德国,其产品有深深的德国产品的共有特性,那就是严谨,如果用两个词相容,那就是严谨严谨,这种特质有其优势。不过很多东西优势也许随着时光流逝会变成劣势,严谨的对面就是不够灵活。


所以呢,如果哪家公司要上SAP,我建议在选型的时候就使劲的扒一扒这个公司的历史,就像调查一个人似的,要想了解清楚最好就要查他的出身,除了遗传因素,一个人的成长环境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这个人的性格、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这个道理移植到企业身上也是类似的。


好了,我们了解完SAP的历史,如果需要进一步了解SAP,那么我们就再从SAP三个字母上去了解一下,SAP的英文为System,Application,Products in DataProcessing,翻译过来叫数据处理的系统、应用、产品,从这个名字上,我们也可以看出SAP就是一个软件产品,是做数据处理的。


而到目前为止,所有的企业级的产品其实都是做数据处理的,比如办公软件是处理文档、数据表格、演示文档的,邮箱系统是传递信息的,OA系统是发布信息的,BPM(业务流程管理软件)系统主要来做流程审批的,本身都是数据处理。


我们从广义上理解,数据的获取、加工、存储、传递、输出,都可以看做数据处理的一部分。


好了,到这里,我们可以了解到SAP是ERP软件的一种,目前看是行业老大。ERP是企业信息化的软件中的一部分,那么我们就可以从比较宏观的层面去理解SAP了。当然,企业在信息化过程中,硬件、软件、服务通常是一起进行的。接下来的内容里,我们从会从更多的方面去了解SAP,请看下一章节《SAP是雪中送炭还是锦上添花》。

上一篇:IPO后的京东物流,要开启一场新的C端漂流


下一篇:SAP QM 执行事务代码QE01为检验批录入结果直接进入Multiple Specification标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