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说 Sublime Text 真是个神器。特别适合写东西,不管是写文字还是程序还是别的。
最近真的发生了好多变化。对自己的认识就在一夜之间改变了好多。逸夫馆外面的泡桐树被一颗颗砍了,种上了漂亮的松树,医图也关了。很多很多事情酝酿了很久。似乎都集中在这最后一个月爆发了一般,把我原来熟悉的那种生活彻头彻尾的改变了。
似乎时间只是画了个圈,一切都回到了原点。还是最后有一门很晚的考试,还是在寝室里复习,问各种人问题。看着自己的水平从10分一点一点升到60,然后(预计会)停留在90。还是当年那种感觉。仔细想起来,广相确实没学明白,也没怎么费心思。本来这课就该多看几本书,好好硬干一场。还是对自己认识不足。我的问题有好多,但有一个我才意识到:我对自己的想法挖的太深,对别人的心思却很少揣摩。我就好像活在自己的另一个世界里一样。
回到大一的时候,恐惧,确切的说是担心,惶恐,但又有着藏在内心深处的自信。那些感觉都久违了。就好像大一的时候,安静的坐在新书阅览室,心里反复在算计着下一次考试能考多少分一样。
美好吗?
我不知道。似乎在图书馆的那些日子,尤其是逸夫里的日子,最早最让我怀念。可是那段日子却是我压力最大,最无法释怀的一段。不知道如何和室友相处,脑子里被无处不在的竞争所占据。完全不知道自己在追求什么,甚至都不去想探索这个问题,每天活着就只是为了活下去。能够在学校里有一些被人看得起的资本,证明自己不是个废物。
可是我做到了吗?
我也不知道。我只记得那个时候我还是爱物理的。现在对物理的感觉却像是对一对吵架吵了几年的伴侣,说爱也不是,恨也不是。在外文新书阅览室(现在已经撤成了英文NO区了),一点一点的翻Jackson电动,虽然看不懂,也强迫自己一点一点推导。窗外的松树和那唯一一本的教科书,在我心里留下了真么深的印象。在考热力学之前做完了大题典每一道相关的题。那真是一段有意思的日子。可是就是那时开始喜欢逃课,自己看书,推导各种自己的讲义。那是我最了不起的一段日子,每一天都在看着自己进步。却又养成了不好的习惯,给后面的悲剧种下种子。
我会想念那种日子。有人说如果大学都自习了,还剩下什么回忆呢。虽然我显然没真么好好学习,至少没有坚持下来。我还是觉得自己看书的那段日子对我的改变和意义或许是整个大学里最值得我纪念的。那些美好的痛苦的日子,在逸夫的角落、夹层、新书阅览室、外文新书区。通过lx第一次发现医图,看冰与火、Shankar、Hassani,还有GRE作文。在刚建成的最豪华的人文用6天背完了陈琦三千。其实这些都是我最美好的会议。每次受到挫折,心里难过的时候,我都会去医图,看着,那一排排空空的桌椅构成的静物画面竟如同梦中见过一般的熟识。那种感觉很奇妙。在医图,心里最静,最开心,就好像我的家一般。
只是以后再也不能在泡桐花开的时候,在长方形的新书阅览室看书了。更不能带上监听耳机在医图里一坐一整天,用书本和白纸去逃避我厌恶的作业、考试。那些日子就如同在青鸟三个人一起健身,洗澡,吃生煎的日子一样,都是生命中最短暂的一瞬,却是将永远陪伴我的大学记忆。
唯一一件总觉得委屈的事情是,从大一起我就喜欢逸夫馆前的那颗不知道叫什么的热带树。叶子很厚实,都是墨绿色的,泛着淡淡的油光,带着北方植物所没有的精神气,和右边一溜暗淡针叶的松柏一点都不一样。我从见到它第一天起就想在毕业的时候和他合一张影,作为自己在图书馆四年的纪念。究竟到了大三大四也不怎么去逸夫了。现在连医图都去不了了。美好的东西都只是一瞬,在我们怀念的旧的美好的同时也就忘却了自己正在经历的了。
一切都还停留在那种不稳定的平衡上。稍有不慎就会滑入谷底再无翻身的可能。我们拭目以待,来看老天对我的安排。不管怎么样,我都会接受的。恐怕生活从我失败的那一天起才算真正的开始。摸摸自己的头,晚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