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aS平台的组织数据模型设计

大家好,我是汤师爷~

想要深入理解零售企业的组织架构并不容易。大多数人并没有实际经营过零售企业,更不曾参与设计其组织架构。

在调研商家的过程中,我们通常只能了解他们组织架构的现状,却难以直接与企业高层沟通,深入理解组织架构设计背后的逻辑。很多时候,我们只能通过业务场景的表象,去推测商家的组织设计意图。

然而,要为商家提供有竞争力的数字化产品,首先需要确保其组织数字化的合理性。组织管理是一切业务的起点,否则会产生以下问题:商家觉得产品逻辑奇葩、难以理解,运营效率低;而对于业务端来说,许多场景的实现方式别扭,业务操作效率低。

零售企业就像一台精密的机器,可以分为三大要素:组织、流程和资源。

  • 组织:企业内部相互协作的团队和部门,为了共同实现企业目标而联系在一起。
  • 流程:为达成某个业务目标,由不同角色分工完成的一系列活动,通常具有严格的先后顺序,并明确规定了活动内容、方式及输入输出。例如,门店补货流程、订单履约流程等。
  • 资源:包括有形资源(如资金、设备、门店等)和无形资源(如品牌、信息、技术等)。

机器的外部环境也可抽象为几个核心要素:设计者、盈利目标、分钱规则、经营结果。

  • 设计者:通常是企业的决策层,即公司的创始人或合伙人。
  • 盈利目标:例如,先定个小目标,赚他一个亿。
  • 分钱规则:所有零售企业的财务目标都是盈利。盈利之后,根据事先约定的规则,将利润分配给各团队,以保障机器的正常运转。
  • 经营结果:财务周期结束后,机器产出经营结果,包括各类经营数据、收入、成本、利润等。

机器运转过程中,决策层不仅会在起点给出输入(盈利目标、分钱规则),还会在事前、事中、事后进行管理,调整组织、流程、资源等关键要素。

经营结果是一个特别需要关注的要素。决策层会通过观察经营结果,依据分钱规则对各团队进行资金分配或激励,但这一切都需要数据支持,尤其是团队贡献的收入、成本、费用等数据。

此外,决策层还需复盘经营结果,进行根因分析,在新周期前将企业这台“机器”调整到最佳状态,以提升业绩表现。

所有这些分析工作都依赖于大量结构化的数据支撑,而最重要的分析维度正是管理分类维度。

零售管理分类法

零售企业是个相当复杂的业务和社会系统,包含了许多要素:组织、地理位置、资源、流程、经营理念,以及把它们有机结合的机制。

一种重要的管理方法是把这些要素划分成多维度的分类视图,然后分别进行管理。

只要每个分类都管理好,叠加起来,大概率就能把企业管理好。通过这些分类方法,零售企业可以更好地组织决策和执行计划,也能抽象或细化需要解决的问题。

1、商品分类法

也就是商品品类管理。长期以来,百货超市的基础经营管理就是品类管理。它是通过给商品设定不同的角色定位,确定不同的品类策略。

大多数企业一般划分五大品类策略:目标性品类、重点品类、补充性品类、季节性品类和便利性品类。不同的企业可能有不同的品类划分和策略。

商品品类管理的核心理念是通过商品来影响顾客,把门店的商品形象准确地传递给消费者。通过商品打动消费者,让他们多买或持续回购,最终提升门店的业绩。

2、责权分类法

前面提到,零售企业是一个高度复杂的业务和社会系统。责任分配是经营企业非常重要的机制,能让零售业务灵活扩展。

从模型上看,责权分类法主张把企业划分为一个个责权明确的组织单元。他们通常具备一定范围的职责和权力,计划、执行、衡量各自的业务活动。

这个概念非常重要,尤其在生成经营报表时。在财务核算中,收入中心、成本中心、利润中心必须关联到某个组织单元,这样才能产出可衡量的经营成果。

3、地理分类法

一些跨地域的零售企业,会按照地理维度来划分经营活动,比如省、市、区县、乡镇,或者华东、华中、华南大区等。

相比责权分类法,地理分类法提供了不同的管理视角。它能帮助企业洞察经营活动背后的一些额外因素,如地域差异、人文差异、地理环境差异等,这些因素可能严重影响企业的业绩。

需要注意的是,有些企业表面上按地理分类划分组织,例如华东区、华中区、华南区,但本质上可能是责权分类法。关键要看是否使用财务衡量指标(收入、成本、费用等)来考核这些组织单元。

4、部门岗位分类法

部门岗位分类法是把组织划分为一系列的部门和岗位。根据部门和岗位的工作性质、责任轻重、难易程度和所需专业资质等,划分出不同的种类和等级。对从事不同工作的人,采用不同的要求和管理方法,是一种以“因事择人”为中心的管理方式。

特别要注意的是,有些企业中,部门岗位分类法划分的组织和责权分类法划分的组织,可能看起来相似,但底层逻辑完全不同。

部门岗位分类法面向人和事,以“因事择人”为中心;而责权分类法面向组织单元,这个组织单元不是具体的人和事,更像是一个可以承载团队、流程、资源等生产要素的容器,以收益和成本为中心。

从顺序上看,先有责权架构,再有部门岗位架构。就像先立王,再招兵买马,立王象征着建立责权,随后才涉及人和事的安排。从粒度上看,责权架构的粒度比部门岗位架构更粗。

组织管理的核心概念模型

在了解了零售管理的各种分类方法后,我们需要深入探讨组织管理的核心概念模型,所有的管理分类方法,最终都会体现在组织架构上,因为组织架构是经营理念的载体。组织管理的核心概念模型如图所示。

1、基础概念

  • 组织单元:所有组织都是由组织单元构成的。组织单元是一个抽象的概念,类似一个可以装东西的容器,可以装入团队、业务流程、资源等生产要素。
  • 组织单元的上下级关系:组织单元之间有上下级关系,最基本的应用场景包括汇报和数据统计汇总。
  • 组织树:当组织单元通过上下级关系连接起来,就形成了一棵组织树。组织树需要明确关联一种组织视图类型。

2、组织视图类型

对于中大型零售企业来说,企业内部分工明确,通常划分为多个业务系统,例如采购系统、供应链系统、销售系统、仓配系统、CRM 系统、HR 系统、财务系统等。这些系统会以不同的视角使用组织数据。

因此,需要引入了组织视图类型的概念,通过多组织视图的方式来管理和使用组织数据。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组织视图类型:

  • 业务组织类型:企业按照特定业务模式划分的组织类型。例如,零售企业的运营组织需要制定企业和分店的业绩目标,推动目标实现,管理并指导各个分店的工作。业务组织类型可以根据管理复杂度进一步细分,如运营组织、采购组织、物流组织等。
  • 行政组织类型:与前面提到的部门岗位分类法的管理逻辑一致。对应企业中真实存在的组织单元,包括各层级、各部门、各职位等,按照职能目标分工。每个职能岗位有明确的权责分配和工作流程,是当前企业内部的真实结构。
  • 财务组织类型:财务组织单元是独立的会计核算主体,主要用于财务会计系统。每个财务组织单元都有一套完整的账套,能够独立生成三大财务报表: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一般情况下,每个法人主体都会对应一个财务组织。
  • 责任中心类型:与之前提到的责权分类法的管理逻辑一致。责任中心是管理会计中的概念,指承担一定经济责任并享有一定权利的组织单元。责任中心可以划分为成本中心、利润中心和投资中心。

3、组织单元的核心属性

我们刚才讲了组织单元的基本概念和不同的组织视图类型。现在,让我们来看看组织单元的核心属性,这些属性决定了组织单元的性质和作用。

  • 组织单元的形态:也就是组织单元的类型说明,比如集团、公司、分公司、事业部、部门、区域、门店、电商网店等。需要特别注意,这本质上是一种标签,对业务应用没有影响,只是方便团队理解。
  • 组织单元的法人属性:明确组织单元的法人性质,包括:
    • 法人企业(集团、公司)
    • 法人分支机构(分公司、加盟商)
    • 非法人机构(事业部、部门、门店等)
  • 组织单元的责任中心模式:责任中心模式可分为成本中心、利润中心和投资中心,用于管理会计分析。
  • 组织单元的业务能力:明确组织单元执行的业务范围,比如门店销售、加工、库存管理、要货、线上销售等能力。
  • 组织单元的业务终端属性:如果组织单元是业务终端,意味着它是组织树的叶子节点,直接从事一线业务活动。典型的业务终端包括门店、电商网店、配送中心。
  • 组织单元的数据共享模式:分为全局共享模式、部分共享模式和完全隔离模式。

本文已收录于,我的技术网站:tangshiye.cn 里面有,算法Leetcode详解,面试八股文、BAT面试真题、简历模版、架构设计,等经验分享。

上一篇:Mybatis查询数据库,返回List集合,集合元素也是List。


下一篇:C++ 魔法三钥:解锁高效编程的封装、继承与多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