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写到了“类鸡汤书”中我能想象的最好水平。没有半句废话,思路严谨缜密,非常接地气。这还是我在自家kindle上读完的第一本书。kindle阅读体验真好。
人的技术水平分为几个层次,新手,高级新手,熟练者,精通者,专家。新手借助规则,大部分人仅仅在高级新手的位置就没有继续进步了。他们缺乏内省和认识自己不足并修正的过程。专家需要大量的时间训练和天赋,需要更多地借助直觉。他们总是站在金字塔顶端1%的人。
人的大脑可以被简化的理解为双CPU,单总线结构。左右脑分别是一块CPU,左脑擅长逻辑推理和理性,线性,串行,指令式的,更接近于电脑的CPU,我们称为L型思维。右脑是模糊,感性,音乐美术,并行和异步,非指令式的,称为R型思维,直接影响了创新能力和直觉。大量的日常学习都要求L型思维。但仅仅是L型思维是不够的,因为人不是机器。真正重要和有趣的问题,需要直觉和灵感。作者说,要重视培养LR的双重发展。要注重细节,更要有全局观。重视情境,把问题放在整个大背景中去考察。值得注意的是,大脑是单总线结构,所以LR无法同时争用总线。演奏音乐可能是个特例,研究证明此时左右脑同时活跃。
如何使用R型思维呢?作者说,让自己离开工作台,尝试让自己放松,R型不是命令驱动,需要将思维浸润在空气中,而非严格的推理。这样,好的点子会在梦境或是洗碗的时候异步的出现。这就解释了,为什么那些拼命学习的孩子,成绩往往都不是拔尖的。你需要给R型更多的刺激。音乐,旅行,社交,美术,那些“好玩”的东西。当然,这并不是给我们无所事事的理由,只有你真的在意问题并有左脑的大量思考的前提下,右脑才能给你启迪。压力和deadline也许能激励L型思维,但绝对是R型思维最可怕的敌人。
真正的经验和有用信息,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达的。经验是通过大量的练习和失败才总结并内化出来的,怎么会如此轻易地通过语言示人!但我们是天生的模仿者。和优秀的人呆在一起,大脑自然而然的会变优秀。
大脑不是容器,大脑是需要被点燃的火焰。填充知识没有那么重要,但你更应该理解大脑的内省和处理问题的能力。他会出错,他需要你的调试,维护和训练。借助思维导图,无横线的白纸,早上的晨记,组织不同领域的事物,培养幽默感,能够充分调动大脑的创造性。尝试用不同的角度去考虑问题,罗列问题已知的条件和情境,考察不同组合带来的火花。当发现没有思路时,看看有哪些条件是自己没有注意到的。事实上很多难以考虑的复杂题目,都能借助这种做法予以解决。纯大脑思维固然很酷,但你需要提升效率的外设。
注意力是最需要管理的资源。如今的人不缺乏信息和知识,却缺乏对重要事物最起码的关注。不停地切换情境,会严重降低效率。如果一个人能很好地管理注意力,那么他可能早就成功了一大半。如何培养注意力?作者说,借助冥想。冥想并非什么神奇的技术,通过专注呼吸,放空自己,可以有效地训练自己的专注能力。为什么不每天都试一试呢?
克服外界的干扰,也是保护自己注意力的重要一环。工作时全神贯注,将手机静音,使用双显示器并设定工作空间。把工具设计地更可能简单,kindle就是典型的例子。你千万别小看90年代的命令行文字处理工具,那时候的人们工作效率可能远比现在使用word的高很多,因为没有花花绿绿的广告,社交软件的干扰和诱惑。少就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