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图论概述
1.1 发展历史
第一阶段:
1736:欧拉发表首篇关于图论的文章,研究了哥尼斯堡七桥问题,被称为图论之父
1750:提出了拓扑学的第一个定理,多面体欧拉公式:V-E+F=2
第二阶段(19~20世纪):
1852: Francis Guthrie提出四色问题
1856: Thomas P. Kirkman & William R.Hamilton研究了哈密尔顿图
1878: Alfred Kempe给出给出四色定理证明
1890: 希伍德(Heawood)推翻原有四色定理证明
1891: 彼得森(Petersen 丹麦)给出关于图论的理论知识的第一篇论文
1936: 哥尼格(Dénes Kőnig Hungarian), 写出第一本图论专著《有限图与无限图的理论》,图论成为了一门独立学科
第三阶段(现代图论):
1941: F. P. Ramsey开创 Extremal graph theory
1959: Erd˝os and Rényi 引入随机图理论 (边的存在的概率为p)
1976: Kenneth Appel & Wolfgang Haken使用计算机最终证明了四色问题
1.2 参考教材
Graph Theory with Application - J.A. Bondy and U.S.R. Murty, Elsevier, 1976
《图论及其应用》 经典教材,吴望名译,有电子版
Graph theory - J.A. Bondy and U.S.R. Murty, Springer, 2008
《图论》GTM244,可以认为是 “Graph Theory with Application” 的第二版,推荐教材
Graph Theory, 5th - Reinhard Diestel, Springer, 2017
《图论》GTM173,有电子版
Introduction to Graph Theory, 2nd- Douglas B. West, 2017
入门教材
2 ,图的初步知识
(注:一般考虑simple graph (no graph loops or multiple edges), 且阶大于等于2)
2.1 规则图
Definition:
不规则图 irregular: 所有顶点的度相同
几乎不规则图 almost irregular: 只有一对顶点的度相同
Theorem:
1)不规则图不存在
2)恰好存在两个阶数相同的几乎不规则图,且互为补图(顶点相同,边合起来是完全图)
3)对于任意最大值为n的正整数集合,存在n+1阶的图,使其顶点数正好等于这些整数
(以上结论不适用于多重图和加权图)
2.2 正则图
Definition:
正则图 r-regular: 所有顶点的度为r
(单连通的0-regular是单个点,单连通的1-regular是一条边的图,单连通的2-regular是一个圈,单连通的3-regular称为立方图)
Theorem:
n阶r正则图存在,只要r, n不都是奇数,且r<=n-1
常用正则图:
Kn: n阶完全图,r = n-1
Cn: n(n>=3)阶圈, r = 2
Qn: 2^n阶的超立方体(n-cube), r = n
Kr,r: 2r阶的二分图
2.3 二分图
Definition:
二分图(bipartite graph):顶点被分为两个集合,所有边只在两个集合之间连接。
Theorem:
图G是二分图 <=> G中无奇圈
2.4 子图
图G,子图(subgraph)H
subgraph ---> spanning subgraph
---> induced subgraph ---> vertex-delete subgraph
spanning subgraph: 生成子图,H和G的顶点相同
induced subgraph: 诱导子图,H = G[S] (从图中去除1个或多个顶点)
vertex-delete subgraph: 去顶点子图,从图中去除1个顶点
Theorem:
任意图都可以表示为某个正则图的导出子图
图的同构和重建
给定某一图G的所有去顶点子图,是否能够重构出唯一的图G(同构意义上是唯一的)?该问题未解
2.5 距离
Definition
连通图(connected),不连通图(disconnected):由多个连通分支(component)构成。
割点(cut-vertex): G-v 比 G有更多的连通分支
桥(bridge): G-e 比 G有跟多的连通分支
Theorem:
连通图G,e是桥 <=> e不属于G的任何一个圈 <=> 存在顶点u,v,使得任意路径u-v的路径经过e
连通图G,w是割点 <=> 存在顶点u,v,使得任意路径u-v的路径经过w
Definition
顶点x-y之间的距离(distance):所有x-y路径的最小长度。
顶点v的离心率(eccentricity):v到距离v最远顶点u的距离,u被称为v的离心顶点(eccentric vertix)
中心顶点:G中离心率最小的顶点
2.6 Tree
Definition:
树:连通图G不包含圈
Theorem:
图G是树 <=> G中任意两个顶点都有且只有一条连通路径
n阶树有n-1条边
在G内添加任意一条边,就会形成一个回路。
去掉任意一条边,就不再连通。
G内的任意两个顶点能被唯一路径所连通。
Definition:
叶子(leaf):树中度为1的节点
Theorem:
树至少有两个节点
一颗树的每一个节点都可以作为根
Definition:
生成树(spanning graph):图G的生成子图T是树,则T称为G的生成树
最小生成树:加权边之和最小的生成树
使用克鲁克斯算法可以生成最小生成树
克鲁克斯算法:依次选择最小权的边,但保证不形成圈
3,图的遍历
Definition:
对于某个顶点序列(v1,v2,..., vk)
通路 (walk) ---> 路径 (path) ---> 圈 (circle)
| |
v v
---> 迹 (trail) ---> 回路 (circuit)
闭合的含义:v1=vk
walk: 所有 v_i-v_i+1 都是图的边
path: 所有的顶点不重复,闭合path为circle
trail: 所有边不重复. 闭合trail为circuit
注:path -> trail, circle -> circuit
3.1 欧拉图问题(遍历所有边不能重复,一笔画问题)
欧拉回路 (Eulerian circuit): 包含G中所有边的回路
欧拉迹 (Eulerian trail or Eulerian tour): 包含G中所有边的迹
连通图G是欧拉图或是欧拉的: G包含一个欧拉回路
Theorem:
连通图G是欧拉的 <=> 每个顶点的度是偶数,(注:G可以是多重图)
连通图G含有欧拉迹 <=> 图G中恰好有两个顶点是奇数度 (注:G可以是多重图,欧拉迹从这两个奇数度的顶点开始和结束)
3.2 中国邮递员问题(遍历所有边可以重复)
Definition:
欧拉通路:经过G的所有边的最短闭通路
找到欧拉通路的方法:对奇数度的顶点添加多重边,使每个顶点的度都是偶数
Theorem:
欧拉通路一定经过G中的桥两次 (注:也即是是说讲桥复制为欧拉多重图)
注:加权图也可以用类似思路解决
3.3,哈密尔顿问题 (遍历所有点不能重复)
Definition:
哈密尔顿圈:经过图中所有顶点的圈,包含哈密尔顿的圈成为哈密尔顿图。
还没有任何理论可以精确判定一个图是否是哈密尔顿图,但已有如下结论
Theorem:
设G是一个n阶图,每个顶点的度>=n/2, 则G为哈密尔顿图;
(奥尔定理)如果n阶图G中任意一对不相邻的顶点的度数和大于等于n,则G是哈密尔顿图;
如果G是哈密尔顿图,那么任意去掉G的k个顶点,剩余的图最多含有k个连通分支;
3.4 旅行商问题 (遍历所有点可以重复)
TSP(Traveling Salesman Problem),有过优化算法求解
4,图的匹配和分解
4.1 匹配
(研究二分图中两个集合中元素的配对问题)
Definition:
一组互不相邻的边组成的集合叫做匹配(matching)(匹配的概念可以用于所有的图)
相异代表系:n个非空集合,每个集合挑出一个元素,这n个元素可以互不相同。因此,集合系有相异代表系,等价于对应的二分图(集合系和元素组成二分图的顶点集合)含有大小为n的匹配。
Theorem:
(霍尔定理)
n个非空集合存在相异代表系 <=> 任意k个集合的并,含有不少于k个元素 (k=1,…,n)。
Definition:
最大匹配:M是G中包含边最多的匹配
完美匹配:匹配覆盖了G中所有的顶点 (n阶图的完美匹配的大小为n/2)
Theorem:
(塔特定理) 图G有完美匹配 <=> 对于任意一个顶点的真子集S,都有 k0(G-S) <= |S|, 其中k0(G)表示G中奇数阶连通分支的数量
1-regular graph有完美匹配
2-regular graph有完美匹配 <=> G中每个连通分支都是一个偶阶圈
3-regular graph(立方图) (彼得森定理)每个无桥立方图含有一个完美匹配
4.2 正则图的1-因子分解
Definition:
图G的1-正则生成子图称为1-因子图
图G的边集合可以表示为多个1-因子图的划分,则G称为1-因子分解图
由定义可知,每个1-因子分解图必定是一个偶数阶的r-正则图
注:反之不成立,例如彼得森图(10阶3-正则图)不是1-因子分解图
Theorem:偶数阶完全图是1-因子分解图;
猜想:若G是n阶r-正则图,且r>=n/2,则G是1-因子分解图。可分解为r个1-因子图
4.3 正则图的2-因子分解(圈分解)
Theorem:
(彼得森给出证明)图G是2-因子分解图 <=> G是r-正则,r为偶数;
完全图的分解定理(2012年证明,之前为阿尔斯波猜想)
(布莱恩特-霍斯利-彼得森定理)
1,n为奇数 (n>=3),m1+m2+…+mt = n(n-1)/2, Kn可以分解为Cm1, Cm2, … , Cmt;
2,n为偶数 (n>=4),m1+m2+…+mt = n(n-2)/2, Kn-M可以分解为Cm1, Cm2, … , Cmt ,其中M是Kn中的一个完美匹配;
推论:n为奇数,且m可以整除n(n-1)/2,那么Kn为Cm-可分解图;
再推论:n为奇数,Kn是哈密尔顿因子分解图(每个圈是哈密尔顿圈)
应用:
斯坦纳三元系(Steiner triple systems)问题
n个元素,每3个元素为一组(称为三元组), 每一对元素恰好落在一个三元组中,这个分组称为斯坦纳三元系
等价于将Kn分解为多个C3
5,图的画法(可平面图,交叉点数)
Definition:如果图G能在平面上画出来,且任何两条边不相交,则称G为可平面图(planar graph),将可平面图在平面上画出得到的图为平面嵌入图(planar embedding);
Three Houses and Three Utilities Problem等价为K3,3 是不是可平面图
欧拉多面体公式:V-E+F=2
多面体可以投影到平面上形成多面体的平面图
欧拉恒等式:G是连通的平面嵌入图,有n个顶点、m条边、r个区域,则n-m+r=2
Theorem:平面图G,则m<=3n-6,其中n为阶数,m为边数
推论:每个平面图都包含一个不超过5度的顶点;
(以下两个定理等价)
库拉托夫斯基定理:图G是可平面图 <=> G不包含K5和K3,3的剖分子图作为其子图
注:在图G的边上插入任意个(可以是0个)2度的顶点得到的图称为G的剖分子图
瓦格纳定理:图G是可平面图 <=> K5和K3,3都不是G的缩图
注:将图G中的某条边收缩为一个顶点,并删除重叠的顶点和边,形成的图为缩图(剖分图,则H是G的缩图)
缩图定理:对于任意一个含有无限个图的图集合,必定有一个图是另一个图的缩图
Definition
把图G画在平面上,产生的最少交叉点数目称为图G的交叉数cr(G) (crossing number)
把图G用直线画在平面上,产生的最少交叉点数目称为图G的直线段交叉数cr_(G) (rectilinear crossing number)
Theorem:cr(G) >= m-3n+6
cr(Kn) <= ¼ floor(n/2) floor((n-1)/2) floor((n-2)/2) floor((n-3)/2), 其中,当n<=12,上式中的等号成立
(法里定理)可平面图可以用直线画法无交叉点,即cr_(G) = 0
6,图的着色(顶点着色,边着色)
四色定理:每个可平面图的顶点能够以四种或更少的颜色被着色,且每两个相邻顶点的颜色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