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om: http://blog.csdn.net/classfactory/archive/2004/08/07/68202.aspx
在 C++ 中,同一个翻译单位(.cpp文件)里的全局对象的初始化顺序是先定义的对象先初始化(同时也后析构),但 C++ 标准并没有规定不同翻译单位间全局对象的初始化顺序。按照这个分析,以下的代码可能工作,也可能不工作(cout 是 C++ 用于输出的全局对象,和我们自己的对象位于不同的翻译单位):
class A {
A() {
cout << "A::A()";
}
~A() {
cout << "A::~A()";
}
};
A a;
OK,你会说这段代码绝对运行正确,也就是说 cout 总是比我们的对象先初始化以及后析构。这是有原因的——虽然 C++ 标准并没有明确规定,但各 C++ 编译器都按照类似的方式实现了对全局对象初始化顺序的控制,否则的话,C++ 库就无法按照预期的方式工作了(如果不允许在全局对象构造函数中使用 cout 可能不少程序员会疯掉)。
Visual C++ 提供了 #pragma init_seg 这样一个编译指令来控制一个翻译单位中对象的初始化顺序。打开 Visual C++ 自带的 CRT 源代码文件 cout.cpp,你会发现如下的语句:
#pragma warning(disable: 4074)
#pragma init_seg(compiler)
_CRTIMP2 ostream cout(&fout);
通过使用 #pragma init_seg(compiler) 这个指令,在 cout.cpp 文件中的所有对象都被放在 compiler 这个初始化组,这个组中的对象总是最先初始化和最后析构。当然,这个组是保留给微软 C/C++ 运行库使用的,我们不应该使用它。在我们自己的代码里,如果希望一些对象先于其他对象初始化,我们可以使用 #pragma init_seg(lib) 指令,放置在 lib 组的对象总是比 compiler 组的对象初始化晚,但要先于其他对象。#pragma init_seg 指令还有其他一些高级用法让你进行更细致的控制。
(注:编译指令不属于标准 C++ 的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