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端接入LTE网络过程中发生的测量事件

系统测量事件:

A1事件:表示服务小区信号质量高于一定门限;满足此条件的事件被上报时,eNodeB停止异频/异系统测量;类似于UMTS里面的2F事件;

A2事件:表示服务小区信号质量低于一定门限;满足此条件的事件被上报时,eNodeB启动异频/异系统测量;类似于UMTS里面的2D事件;

A3事件:表示邻区质量高于服务小区质量,用于同频、异频的基于覆盖的切换;满足此条件的事件被上报时,源eNodeB启动同频切换请求;一般来说是基于覆盖的切换

A4事件:表示邻区质量高于一定门限,用于基于负荷的切换,可用于负载均衡;

A5事件:表示服务小区质量低于一定门限并且邻区质量高于一定门限,可用于负载均衡; 异系统测量事件: 类似于UMTS里的2B事件;

B1事件:邻小区质量高于一定门限,用于测量高优先级的异系统小区;  源eNodeB启动异系统切换请求;类似于UMTS里的3C事件;

B2事件:服务小区质量低于一定门限,并且邻小区质量高于一定门限,用于相同或较低优先级的异系统小区的测量。类似于UMTS里进行异系统切换的3A事件。

a1-a6 lte系统内切换;

b1-b2 异系统切换;

如果事件已经触发,对于同频来说,enodeb会在网络侧发下切换指令给手机,手机然后会去目标小区尝试介入。

终端接入LTE网络过程中发生的测量事件

 

 

连接态下的互操作方案包括重定向与PS切换。两者不同之处主要是在重定向过程中,系统侧通过资源释放命令(RRCConnectionRelease消息)来告知终端目标邻区的频点及小区系统消息(Rel.9中新增)。

终端需在目标小区中重新同步、接入并重新建立业务。因此,重定向的业务中断时间属于秒级,与切换(毫秒量级)相比,用户的业务体验比较差。

虽然重定向方案存在业务中断时间长、用户感知差的缺点,但由于其不需要升级对端无线网及核心网,因此适用于终端或对端网络不支持切换的场景,是终端、网络完全成熟之前相对有效的连接态互操作手段。

参考文档:LTE FDD/TDD融合组网中的互操作方案

 

 

 

LTE切换时需要UE上报测量的结果(包括RSRP,RSRQ等),而上报又分为周期性上报和事件触发的上报。周期性上报由基站配置,UE直接上报测量的结果。
事件触发的上报又分为同频系统的事件和不同系统间的事件:同频切换报告事件包括:
1.事件A1,服务小区好于绝对门限;这个事件可以用来关闭某些小区间的测量。
2.事件A2,服务小区差于绝对门限;这个事件可以用来开启某些小区间的测量,因为这个事件发生后可能发生切换等操作。
3.事件A3,邻居小区好于服务小区;这个事件发生可以用来决定UE是否切换到邻居小区。
4.事件A4,邻居小区好于绝对门限;
5.事件A5,服务小区差于一个绝对门限并且邻居小区好于一个绝对门限;这个事件也可以用来支持切换
6.事件A6,邻区服务质量好于辅小区服务质量,eNodeB自动挑选更好的SCC小区,来提供优质Scell,引发的切换,A6用于载波聚合中
7.事件B1(Inter RAT neighbour becomes better than threshold):表示异系统邻区质量高于一定门限,满足此条件事件被上报时,源eNodeB启动异系统切换请求;类似于UMTS的3C事件。
8.事件B2(Serving becomes worse than threshold1 and inter RAT neighbour becomes better than threshold2):表示服务小区质量低于一定门限并且异系统邻区质量高于一定门限,类似于UMTS的3A事件。

上一篇:manacher


下一篇:洛谷 P4555 最长双回文串(manacher回文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