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人物|以太雾联合创始人杜晓:区块链是30年一遇的大浪,对人类社会影响将超过互联网

底层技术的完善如何解决算力和存储问题?

“区块链人物”是36氪区块链频道的原创栏目。我们将会对区块链行业中的重要人物,以及区块链行业重要事件中的当事人做一对一访谈。通过他们的视角,为你还原一个更真实、更有深度的区块链世界。

以太雾是什么?一个被人熟知的称号是:以太坊的大儿子。

对于圈内人士来说,以太雾(EthereumFog,简称ETF)的诞生伴随着与以太修(EMO)“长子之争”。自8月首个比特币分叉币比特币现金(BCH)诞生带来一波分叉币的热度,基于以太坊的以太修、以太雾也接连宣布分叉。虽然最终以太雾以两次更改分叉高度、提前分叉夺下以太坊“长子”地位,但随意更改分叉高度及时间的举动,仍然引起部分币圈人士及交易平台的不满。

回到以太雾本身。“雾”,代表了以太雾的核心:雾计算。用其团队自己的话来说,以太雾是一个以太坊进化版的“世界计算机”,是一个集计算、存储任务于一体的公有链。那么,作为备受瞩目的以太坊大儿子,以太雾究竟开发到了什么程度?底层技术的完善如何解决算力和存储问题?以太雾使用的雾计算如何在现实世界实现?在第二期“区块链人物”栏目里,我们采访了以太雾联合创始人杜晓,听听他的看法。

区块链人物|以太雾联合创始人杜晓:区块链是30年一遇的大浪,对人类社会影响将超过互联网

链之家&以太雾联合创始人杜晓和EOS CEOBrendan Blumer合影

以下为问答部分,经36氪编辑整理。

36氪:为什么选择做以太坊的分叉链,而不是自己做一条新的公有链?

杜晓:做分叉链主要有两个考虑。一是公有链的共识机制的开发周期非常长,如果要做一条全新的公有链,从共识机制开始写,需要投入大量时间成本和人力成本。

但如果直接用以太坊的底层(共识机制),加入我们的分布式存储技术等,在以太坊的代码上做开发,就会容易很多。我们都知道以太坊的底层非常强大,基本上可以实现很多功能了,我们在它的基础上扩建,也能把更多精力放在我们自己的技术研究上。

其实很多人对分叉链有误解。事实上,在开源项目里,分叉只是一个升级的概念。很多人都可以分叉,在原版本的基础上做出升级改动,并把新版本发出来供更多人使用。这也是开源项目的意义,让我们可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前进。以太雾之后也会开源,进行升级迭代。

其次是出于市场的考量。分叉币里有一个概念叫“糖果”,即ETF分叉成功之后,原链以太坊的持有者可以以1:1的数量获得ETF。这里有一个巨大的好处就是可以快速获得用户,相当于以太坊的1000多万的用户,也是我们的用户。

36氪:既然是升级,那么以太雾在以太坊的基础上做了哪些改进?

杜晓:以太雾主要解决了以太坊缺乏的分布式计算能力和分布式存储能力。以太坊现在有2万5千个节点 ,对于中国人来说太少了,我认为既然要做”世界计算机“,至少要百万个节点。因此以太雾从硬件的角度出发,通过硬件市场的开拓和研发,快速大规模地扩张节点,用于增大分布式计算和分布式存储能力。

这里就要提到我们的核心技术:雾计算(Fog Computing)了。

什么是雾计算?我们都懂云计算,它把计算能力集中在云端——所有的数据、数据处理和应用程序依赖于中心位置的远程服务器,是一个中心化的计算结构。但雾计算把计算能力弥散在身边,由便捷的个人计算机来实现——在雾计算下,这些过程需要的算力将由最近的分布式计算机资源提供,距离的减少以及算力的分散都可以减缓网络拥堵。

雾计算强调分散度,在这个网络中的分布式设备越多,这个网络运转越好越快。分布式存储能力也可以通过雾计算实现,单一计算机能够参与存储一段数据,在共识机制下获得币作为奖励。

36氪:雾计算这个技术在国内的普及程度如何?你们处在一个什么样的位置上?

杜晓:雾计算是很新的技术,目前还没有成熟的技术出来,主要原因是因为雾计算最大的客户——物联网还没到来。现在我们比较熟知的是云计算,比如阿里云,都是应用得比较广的。可以说雾计算的临界点还没有来,但随着物联网、万物互联的时代逼近,云计算的成本会变得越来越高,雾计算可能才会大量爆发。

举个例子,你现在去便利店购物,结账时刷卡,交易数据要传输到云端计算,然后再将计算结果发给你。但如果是雾计算,便利店里的计算机、智能手机硬件都可以成为一个节点,快速地处理你的交易信息。这个带来的成本节约和速度提升是不可想象的。

虽然说雾计算现在还很不成熟,就物联网领域国内也没有特别成熟的项目。但我们做技术的,仍然可以从简单的做起,拿简单的贡献存储来说,只要加上共识机制就可以实现。

据我所知,我们是国内第一、也是唯一在公有链中使用雾计算的团队。

36氪:上线之后,是否会与其他开发者合作?会以什么样的形式合作?这些合作会包含ETF哪些未来的落地场景?

杜晓:现在已经有一些项目方找来,打算在以太雾上落地了。基本来说,以太雾适合那些需要大量存储和计算能力业务的公司。事实上,在与开发者的合作过程中,以太雾基金会不仅提供技术支持,同时协助做一些软件架构来适配雾计算。

目前这些项目落地的场景主要是:商品溯源、防伪、游戏这块,我们未来也希望有较成熟的做物联网的团队来找我们。

36氪:团队在以太雾上会推出自己的落地应用吗?

杜晓:目前核心开发团队主要在做共识机制的迭代,更多是搭建基础设施,会做一些基础性的应用,比如区块链浏览器、电子钱包。这些都是为了服务在以太雾上的DApp应用开发者。

36氪:可以透露一下区块链技术团队的规模?

杜晓:核心技术团队有20人。我本身是北航软件工程硕士出身,团队其他人有来自百度的,也有来自国外技术团队的。看起来规模不大,但是做技术开发真的需要那么多人吗?比特币是一个人写出来的,以太坊是三个人。

公有链从来不是单独一个企业来做,而是开源的,由社区推动着发展。

36氪:你怎么看区块链技术在中国的发展?有什么瓶颈?

杜晓:我认为区块链技术在中国的发展是挡不住的。之前说区块链人才的缺乏可能是一个瓶颈,但我相信到今年,随着资本的涌入,会有大量人才涌入这个行业,跳槽的也好,转行的也罢,中国不缺优秀的工程师。

36氪:您怎么看国内对数字货币的“一刀切”?政策对区块链企业的发展限制大吗?

杜晓:我们都说区块链是30年一遇的大浪,区块链价值网络对人类社会是深远的,甚至超过互联网——互联网改变了信息传递的方式,区块链可能从根本改变社会关系。因此,中国*的政策一定是积极的。但由于区块链带来的变革太大,*在这次浪潮前必定是谨慎的。

虽然说政策收紧,但主要打击的是ICO。中国是骗子先行,不夸张地说绝大部分ICO项目,都是圈钱的。*的“一刀切”有必要性,先让市场冷静下来。但对于区块链技术,以及踏实做事的企业,几乎没有限制。

36氪:2018年ETF会有哪些方面的发展,未来的规划是什么?

杜晓:两条腿走路吧。一是要提升硬件市场扩散范围和稳定性,计划铺设20万个节点,比如糖果手机(*编者注:36氪在此前报道过糖果手机)、社区个人硬件、硬件设备商,定制专用的节点设备等等。二是继续建好基础设施,也就是底层开发和一些基础的应用,需要不断地完善和扩展。


原文发布时间为:2018-01-25

本文作者:扭坤

本文来源:36Kr,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上一篇:趣链科技李伟:我们高估了区块链五年的价值,也低估了它未来二十年的影响力


下一篇:程序员架构修炼:架构设计概要,业务、应用、技术、数据架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