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Linux + x86网络IO瓶颈
1.传统的收发报文方式都必须采用硬中断来做通讯,每次硬中断大约消耗100微秒,这还不算因为终止上下文所带来的Cache Miss。
2.数据必须从内核态用户态之间切换拷贝带来大量CPU消耗,全局锁竞争。
3.收发包都有系统调用的开销。
4.内核工作在多核上,为可全局一致,即使采用Lock Free,也避免不了锁总线、内存屏障带来的性能损耗。
5.从网卡到业务进程,经过的路径太长,有些其实未必要的,例如netfilter框架,这些都带来一定的消耗,而且容易Cache Miss。
由于包处理任务存在内核态与用户态的切换,以及多次的内存拷贝,系统消耗变大,以CPU为核心的系统存在很大的处理瓶颈。为了提升在通用服务器(COTS)的数据包处理效能,Intel推出了服务于IA(Intel Architecture)系统的DPDK技术。
二、DPDK原理
DPDK是Data Plane Development Kit的缩写。简单说,DPDK应用程序运行在操作系统的User Space,利用自身提供的数据面库进行收发包处理,绕过了Linux内核态协议栈,以提升报文处理效率。
左边是原来的方式数据从 网卡 -> 驱动 -> 协议栈 -> Socket接口 -> 业务
右边是DPDK的方式,基于UIO(Userspace I/O)旁路数据。数据从 网卡 -> DPDK轮询模式-> DPDK基础库 -> 业务
DPDK支持的CPU体系架构:x86、ARM、PowerPC(PPC)
三、DPDK的主要组件:
PMD:Pool Mode Driver,轮询模式驱动,通过非中断,以及数据帧进出应用缓冲区内存的零拷贝机制,提高发送/接受数据帧的效率
流分类:Flow Classification,为N元组匹配和LPM(最长前缀匹配)提供优化的查找算法
环队列:Ring Queue,针对单个或多个数据包生产者、单个数据包消费者的出入队列提供无锁机制,有效减少系统开销
MBUF缓冲区管理:分配内存创建缓冲区,并通过建立MBUF对象,封装实际数据帧,供应用程序使用
EAL:Environment Abstract Layer,环境抽象(适配)层,PMD初始化、CPU内核和DPDK线程配置/绑定、设置HugePage大页内存等系统初始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