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部如何做复盘——“年终盘点一对一”之大公司来的同事

​书接上文:“年终盘点一对一”之很刚的同事

继续整理技术团队最近的年终盘点,【采用我问他答的形式】主要是聆听,这里是跟第三位同学质效负责人脱敏后的交流。

这位同学年级比我稍大点,是从美团来过来的,跟上个同学不一样的是他有自己相对完备的工作认知,有一套大公司工作方法论,显然这在现在的团队有些“不适应”,这种“不适应”有时会让人觉得不近人情,有时会让人觉得不知变通,有时让人觉得有点“迟钝”。

正文开始前,我们先来看看他一年以来自我认知的变化(美女看手相吗,我们聊聊管理玄学?):

技术部如何做复盘——“年终盘点一对一”之大公司来的同事

可以看到,在一年的拉扯下,该同学被我“折磨”的很惨,活生生从一个Leader变成了金牌执行者!那我们来看看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变化呢?

 1 

你是什么样的人

我是一个顾全大局的人

清晰的记得,2021年的开篇是在公司跨年开始的(我们因XX项目在公司加了一周通宵)。回顾一年最大的感触就是公司很Agile,变化快,变化多。我个人而言,也是在不断拥抱变化组织需要哪里我就去哪里

每一个找我的人,我都会尽量及时解决他们的问题;钉钉数据可以佐证,钉钉消息多,被艾特数很高,由于响应快于是被钉率比较低:

技术部如何做复盘——“年终盘点一对一”之大公司来的同事

 我是一个多面手

今年直接服务以下Leader:

1)研发Leader,也就是区区小钗;

2)产品Leader;

3)研发副班长;

4)其他同级Leader;

5)其他高管;

负责的团队多种多样:除了QA和CIO团队,还有交接过来产研PMO, 北京IT, 公司客服,我这里还总结了一套接手新团队的方法论

1)收集/分析部门问题;

2)收集/分析部门人才梯队问题-识别核心;

3)产出具有指导意义的部门指标;

4)知识沉淀-建立wiki文档和迭代优化-周会制度;

技术部如何做复盘——“年终盘点一对一”之大公司来的同事

技术部如何做复盘——“年终盘点一对一”之大公司来的同事

技术部如何做复盘——“年终盘点一对一”之大公司来的同事

我是一个有产出的人

团队质量提升明显9.88 提升到79.7

2021年质量相对2020年有质的飞越,周平均线上问题小于10个(2020年月均52个线上问题,几乎发版必出问题,2021年下降到月均19);

质量提升也让大家经常上线到12点后这个现象几乎看不见了(只有少数大项目由于种种原因还会发到12点后):

技术部如何做复盘——“年终盘点一对一”之大公司来的同事

举一个工具建设(devops、质效平台)的例子:

devops工程部建设这里不多讲了。质效平台就像亲儿子一下,框架设计、资源倾斜、努力推广。最终质效平台在质量这块的建设基本达到目标,有提测流水线和发布流水线。做到了流程线上化,所测即所发,也解决了发版冲突,防范错误配置上线等:

技术部如何做复盘——“年终盘点一对一”之大公司来的同事

另外质效平台上的自动建设也同样有不错成绩(从0开始的建设):

  • 场景覆盖:353,接口巡检48,UI巡检315;

  • 接口覆盖率:84.26%;

  • UI覆盖率:......;

  • 自动化发现的问题:接口巡检:12,UI巡检:8;

小钗点评,这个结果来源两点:

1)我们自己的质量体系、环境、工具(devops,质效平台)建设和人员培训;

2)上游需求把控和压缩,所以未必是技术团队进步真的如此神速,要注意看全局;

 2 

你的问题是什么

今年以下事情令我印象深刻:

迷茫过

1)遇到过困难:“0”人力交接产研PMO, CEO驾驶舱遇阻,核心离职;

2)做过重复劳动:三次飞书与钉钉调研,最终终于选择钉钉;

3)被CFO骂过:因为网络问题,但这个是CFO素质低(小钗表示赞同!);

4)被罚款过:因为业务故障和网络故障;

5)努力白费过:产研成本归集、产研工时填报(由于当时信息输入、能力、势能都不足以完成这些事背后的目标,最终还是小钗的CEO驾驶舱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但也有收获

除2021部门产出外,个人能力、认知、势能都有所增长。最重要是小钗不止一次公开给我画饼,这是种认可也是一种精神上的激励。

PS:画的饼当然未必会实现嘛

2021部门产出外,个人能力,认知提升,个人势能也有所增长。最重要是小钗不止一次公开给我画饼,这是种认可也是一种精神上的激励。

 3 

你有什么心得

做到知行合一

有些同学在破坏流程,比如倒排、滥用紧急需求,绕过提测流水线,绕过发布流水线,APP随意发,滥用QA环境,绕过预发等,简单的告知他们尊重流程是行不通的,会有各种理由来让你开绿灯。

在得到更多的输入,认知提升的同时,需要更好的实践,做出标杆案例。像泳道成功推广就是一个很好的案例。2022年真正做到知行合一,打造更多成功案例。

更多的独立思考

2022年,投入更多思考在以下三大块:

1、产研质效

研发过程改进,质效运营,流程化/线上化建设等质效保障工作。

2、协助公司PMO建设

CEO驾驶舱,公司数字化转型。

产研质效是我最擅长,但存在巨大挑战的地方。各级对流程的认知、优先级的认知是最难统一的。大部分人都盯着手里的东西,偏爱舒适的做事,所以经常想要破坏流程。但优秀公司的应该有完善的流程规范,这也是我追求的目标。

我之前老是被小钗笑着说:

1)不思考,不独立思考;

2)不解决问题,习惯做简单的事情;

3)总期望尚方宝剑,但就算给你把尚方宝剑你也把这个事情做不好,没人会真的听你的,事实上后面拿着公司红头文件要做一件事也确实很难;

在2022年希望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可以给到Leader更多助力,帮助其实现目标。

产研管理事情比较杂,这块在2021年没有抽象出什么方法论,接到任务就是想快准狠完成。2022年希望能摸索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方法论,帮助各Leader减少常规管理上的干扰,专注重要事项上。

PS:事实上该同学最大的问题就是独立思考能力有限,这里算是根节点。

更好的向上管理

向上管理并非PUA领导来达成自己的目标。这里的向上管理指管理leader的目标,根据部门的目标,甚至公司的目标,调整自己的工作重心去帮助实现leader的目标把蛋糕做大,这需要获取更多的信息输入,认知对齐,目标对齐,也希望得到小钗的支持。这里我以CEO驾驶舱为例:

一开始卷入进来的时候,只看见了点线面:研发迭代(优化列表),知识库(产品说明,Q&A),推广(推广手册,海报,全员培训,CIO反馈群);

做完后才发现CEO驾驶舱本身就是公司未来推广项目化的案例,而这一开始就是Leader的目标。

所以更好的向上管理是在leader给你输入20%关键信息的后,要有意识挖掘其真实目标,把Leader的目标当自己的目标去努力达成,而且是超越100%达成。

更好的向下管理

最简单的管理就是拿结果。对于人才密度大的团队是可行的。

但对于人才密度低,整体自驱性不足,主动性不高的团队,管理得多做一些才能拿到更好的结果,也能培养提升下属的能力。

我原来喜欢用PDCA方法论来管理部门活动:

如果是新组建的团队,我会做P(lan)-识别问题,抽象问题,具体规划;C(heck)-检查结果, A(ct)-提供解决路径, 实施最佳解决方案,然后D(o)-做做看;

机制运转顺畅后,参与C(heck)-检查结果,A(ct)-实施最佳解决方案;

团队梯队完善后,本以为可以拿结果就行,结果还是出现了两个流程case:

1)CS 问题:leader参与度低,导致CS质量不高,重复掉坑可能性大;

2)测试APP上传应用市场(还好是未推广APP,未造成损失);

之前做的CS流程和APP测试流程,是运转的不错的,由于缺少周期性review和迭代,导致上两个case发生,所以2022年用好PDCA循环方法论,杜绝管理黑洞,不断迭代我们的组织和流程,最终达到部门目标:

技术部如何做复盘——“年终盘点一对一”之大公司来的同事

 4 

你有什么想对小钗说的

不要只有「公司要求」

公司流程制度我们当然是会遵守,希望出现明显不太合理要求时,能给大家透传一下为什么我们要这么做。目标对齐,信息透明,才能引导团队积极向上。

技术部如何做复盘——“年终盘点一对一”之大公司来的同事

加强遵守流程规范的重要性

公司流程我们严格遵守,同样被审批通过定为部门级的流程,我们也应当严格遵守。

上一篇:谈谈raft fig8 —— 迷惑的提交条件和选举条件


下一篇:技术人员如何解决初次带团队的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