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在开始学习之前,你需要确保你对Python, JavaScript, HTML, Markdown语法有非常基础的了解。项目的源码你可以在 https://github.com/zhu-y/markdown-toolkit 找到,最后的效果会像 http://yzhu.pythonanywhere.com 展示的一样。
本文分为三个部分:
Python+Flask+Gunicorn 项目实战(一) 从零开始,写一个Markdown解析器 —— 初体验
Python+Flask+Gunicorn 项目实战(二) 从零开始,写一个Markdown解析器 —— 后端(预计完成: 12月17日)
Python+Flask+Gunicorn 项目实战(三) 从零开始,写一个Markdown解析器 —— 前端(预计完成: 12月20日)
对前端不感兴趣的朋友可以不看第三部分,因为第二部分已经提供了我们需要的前端代码。在本项目中,我们将通过Python Flask实现后端,使用HTML/Javascript来实现前端,将前端用户输入的内容传输给后端,然后将后端返回的HTML样式展示给用户。
(二)环境配置
(1) 安装Python(如果已有Python可忽略): 前往https://www.python.org/downloads/ 下载并且安装。
(2) 安装Flask(推荐使用虚拟环境):
命令行输入
$ pip install flask
(3) 新建项目文件夹,命名为markdown-toolkit用于存放整个项目,然后进入文件夹中准备开始下一步
$ mkdir markdown-toolkit $ cd markdown-toolkit/
(三)开始搭建后端API
(1) REST APIs 基础
如果我要做一个非常简单的应用——留言板,需求是:当我发布一个留言,其他人都可以看到我的留言;而我也可以看到其他人发布的留言。
当我打开这个应用的网页,其实我会通过一个API接口从前端把一个查看留言的请求发给后端,然后由后端去从数据库里找出保存的留言记录,然后返回给前端,显示到我的页面上。
当我想发布一条留言的时候,我会通过另一个对应的API接口从前端把发布留言的请求发送给后端,然后由后端去把我的留言写入数据库。这样当别人再去打开这个页面,他们就能看到我的留言了。
而我刚刚所讲述的这个过程,实际上就是很多web应用最基础的原型:(图片参考自https://dzone.com/articles/an-introduction-to-restful-apis)
REST APIs的服务有几个很大的特点:
a) 前后端分离:client是前端(比如我们看到的网页),server是后端(比如API接口),而他们是前后端分离的。
b) 无状态的:server端不保存任何数据。会话(session)保存在client(前端),其他数据则大部分存放在数据库。
c) 可缓存的:客户端一般可以将响应(response)存储在缓存中。这大大提高了API的性能。
在我们的即将要搭建的Markdown解析器项目中,我们暂时不需要用到数据库。Python+Flask将承担起我们后端的作用,而我们的前端将会由JavaScript+HTML完成.
(2) 准备工作
我们现在要建立我们的应用,我们可以叫它app。首先,在markdown-toolkit/文件夹中,新建run.py,插入以下代码,目的是架起我们的Flask应用:
#!flask/bin/python from app import app app.run(debug=True)
然后,在我们的项目文件夹 markdown-toolkit/ 中新建一个名为app的文件夹,并且进入这个文件夹:
$ mkdir app$ cd app
然后在markdown-toolkit/app文件夹中新建名为templates的文件夹用于存放html页面模板,static文件夹用于存放静态文件,在static文件夹中新建一个叫js的文件夹来存放JavaScript代码。
$ mkdir templates $ mkdir static $ mkdir static/js
在markdown-toolkit/app文件夹中,新建__init__.py,插入以下代码,目的是从我们的应用中调用我们即将新建的md2html.py这个文件中的代码:
from flask import Flask app = Flask(__name__) from app import md2html
然后在markdown-toolkit/app文件夹中新建md2html.py,插入以下代码:
from app import app @app.route('/') def index(): return "HELLO WORLD"
完成上述步骤后,我们项目文件夹的结构看起来应该是这样的:
└── markdown-toolkit ├── app │ ├── __init__.py │ ├── md2html.py │ ├── static │ │ └── js │ └── templates └── run.py
这个时候,我们回到项目的文件夹markdown-toolkit中去,然后执行命令:
python run.py
我们会得到:
* Serving Flask app "app" (lazy loading) * Environment: production WARNING: Do not use the development server in a production environment. Use a production WSGI server instead. * Debug mode: on * Running on http://127.0.0.1:5000/ (Press CTRL+C to quit) * Restarting with stat * Debugger is active! * Debugger PIN: --
这就代表我们成功运行起了这个应用,这时用浏览器打开http://127.0.0.1:5000/,我们就应该能够看到这样的一个画面:
我们再来回顾我们写在md2html.py这个文件中的代码:
from app import app @app.route('/') def index(): return "HELLO WORLD"
这段代码的意思是,我们把"HELLO WORLD"返回给路径为"/"的API。这也就是说,如果我把这段代码改成了:
from app import app @app.route('/hello') def index(): return "HELLO WORLD"
那么我们就需要打开http://127.0.0.1:5000/hello才能看到"HELLO WORLD"了。可是如果我想返回的是一个HTML页面怎么办?那么我们可以把我们想要返回的页面的html放在markdown-toolkit/app/templates/文件夹中,然后从Flask自带的库中使用render_template来将这个页面返回给前端。
想要尝试,你可以从https://github.com/zhu-y/markdown-toolkit/blob/master/app/templates/index.html 拷贝我这部分的代码到你的markdown-toolkit/app/templates/文件夹中。然后将 md2html.py的代码改为下方这样:
from app import app from flask import render_template
@app.route('/') def index(): return render_template('index.html')
再回到markdown-toolkit/,通过
python run.py
来运行应用,你就应该可以看到这样的页面了:
到此为止,你应该对Flask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了。
下一章: Python+Flask+Gunicorn 项目实战(二) 从零开始,写一个Markdown解析器 —— 后端
在下一篇博文里,我会讲到更加具体的细节。如有疏漏、建议,还请大家指出。
本文为原创博文,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