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ct Native工程中TSLint静态检查工具的探索之路

  建立的代码规范没人遵守,项目中遍地风格迥异的代码,你会不会抓狂?
  
  通过测试用例的程序还会出现Bug,而原因仅仅是自己犯下的低级错误,你会不会抓狂?
  
  某种代码写法存在问题导致崩溃时,只能全工程检查代码,这需要人工花费大量时间Review代码,你会不会抓狂?
  
  以上这些问题,可以通过静态检查有效地缓解!
  
  静态检查(Static Program Analysis)主要是以不运行程序的方式对于程序源代码进行检查分析的技术,而与之相反的就是动态检查(Dynamic Program Analysis),通过实际运行程序输入测试数据产生预期结果的技术。通过代码静态检查,我们可以快速定位代码的错误与缺陷,可以减少逐行阅读代码浪费的时间,可以(根据需要)快速扫描代码中可能存在的漏洞等。代码静态检查可以在代码的规范性、安全性、可靠性、可维护性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在客户端中,Android可以使用CheckStyle、Lint、Findbugs、PMD等工具,iOS可以使用Clang Static Analyzer、OCLint等工具。而在React Native的开发过程中,针对于JavaScript的ESLint,与TypeScript的TSLint,则成为了主要代码静态检查的工具。本文将按照使用TSLint的原因、使用TSLint的方法、自定义TSLint的步骤进行探究分析。
  
  一、使用TSLint的原因
  
  在客户端团队进入React Native项目的开发过程中,面临着如下问题:
  
  由于大家从客户端转入到React Native开发过程中,容易出现低级语法错误;
  
  开发者之前从事Android、iOS、前端等工作,因此代码风格不同,导致项目代码风格不统一;
  
  客户端效果不一致,有可能Android端显示正常、iOS端显示异常,或者相反的情况出现。
  
  虽然以上问题可以通过多次不断将雷点标记出,并不断地分享经验与强化代码Review过程等方式来进行缓解,但是仍面临着React Native开发者掌握的技术水平千差万别,知识分享传播的速度缓慢等问题,既导致了开发成本的不断增加和开发效率持续低下的问题,还难以避免一个坑被踩了多次的情况出现。这时急需一款可以满足以下目标的工具:
  
  可检测代码低级语法错误;
  
  规范项目代码风格;
  
  根据需要可自定义检查代码的逻辑;
  
  工具使用者可以“傻瓜式”的接入部署到开发IDE环境;
  
  可以快速高效地将检查工具最新检查逻辑同步到开发IDE环境中;
  
  对于检查出的问题可以快速定位。
  
  根据上述要求的描述,静态检查工具TSLint可以较为有效地达成目标。
  
  二、TSLint介绍
  
  TSLint是硅谷企业Palantir的一个项目,它是一款可以检查TypeScript代码可读性、可维护性以及功能性错误的静态检查工具,当前许多编辑器(Editors)和构建系统(Build Systems)支持这一工具,同时支持自定义编写Lint规则、配置、格式化等。
  
  当前TSLint已经包含了上百条规则,这些规则构筑了当前TSLint检查的基础。在代码开发阶段中,通过这些配置好的规则可以给工程一个完整的检查,并随时可以提示出可能存在的问题。本文内容参考了TSLint官方文档https://palantir.github.io/tslint/。
  
  2.1 TSLint常见规则
  
  以下规则主要来源于TSLint规则,是某些规则的简单介绍。
  
  TSLint规则示例
  
  2.2 常用TSLint规则包
  
  上述2.1所列出的规则来源于Palantir官方TSLint规则。实际还有多种,可能会用到的有以下:
  
  TSLint规则示例
  
  我们在项目的规则配置过程中,一般采用上述规则包其中一种或者若干种同时配置,那如何配置呢?请看下文。
  
  三、如何进行TSLint规则配置与检查
  
  首先,在工程package.json文件中配置TSLint包:
  
  TSLint规则示例
  
  在根目录中的tslint.json文件中可以根据需要配置已有规则,例如:
  
  TSLint规则示例
  
  其中extends数组内放置继承的TSLint规则包,上图包括了airbnb配置的规则包、tslint-react的规则包,而rules用于配置规则的开关。
  
  TSLint规则目前只有true和false的选项,这导致了结果要么正常,要么报错ERROR,而不会出现WARNING等警告。
  
  有些时候,虽然配置某些规则开启,但是某个文件内可能会关闭某些甚至全部规则检查,这时候可以通过规则注释来配置,如:
  
  /* tslint:disable */
  
  上述注释表示本文件自此注释所在行开始,以下的所有区域关闭TSLint规则检查。
  
  /* tslint:enable */
  
  上述注释表示本文件自此注释所在行开始,以下的所有区域开启TSLint规则检查。
  
  /* tslint:disable:rule1 rule2 rule3... */
  
  上述注释表示本文件自此注释所在行开始,以下的所有区域关闭规则rule1 rule2 rule3...的检查。
  
  /* tslint:enable:rule1 rule2 rule3... */
  
  上述注释表示本文件自此注释所在行开始,以下的所有区域开启规则rule1 rule2 rule3...的检查。
  
  // tslint:disable-next-line
  
  上述注释表示此注释所在行的下一行关闭TSLint规则检查。
  
  someCode(); // tslint:disable-line
  
  上述注释表示此注释所在行关闭TSLint规则检查。
  
  // tslint:disable-next-line:rule1 rule2 rule3...
  
  上述注释表示此注释所在行的下一行关闭规则rule1 rule2 rule3...的检查检查。
  
  以上配置信息,这里具体参考了https://palantir.github.io/tslint/usage/rule-flags/。
  
  3.1 本地检查
  
  在完成工程配置后,需要下载所需要依赖包,要在工程所在根目录使用npm install命令完成下载依赖包。
  
  IDE环境提示
  
  在完成下载依赖包后,IDE环境可以根据对应配置文件进行提示,可以实时地提示出存在问题代码的错误信息,以VSCode为例:
  
  TSLint规则示例
  
  本地命令检查
  
  VSCode目前还有继续完善的空间,如果部分文件未在窗口打开的情况下,可能存在其中错误未提示出的情况,这时候,我们可以通过本地命令进行全工程的检查,在React Native工程的根目录下,通过以下命令行执行:
  
  tslint --project tsconfig.json --config tslint.json
  
  (此命令如果不正确运行,可在之前加入./node_modules/.bin/)即为:
  
  ./node_modules/.bin/tslint --project tsconfig.json --config tslint.json
  
  从而会提示出类似以下错误的信息:
  
  src/Components/test.ts[1, 7]: Class name must be in pascal case
  
  3.2 在线CI检查
  
  本地进行代码检查的过程也会存在被人遗忘的可能性,通过技术的保障,可以避免人为遗忘,作为代码提交的标准流程,通过CI检查后再合并代码,可以有效避免代码错误的问题。CI系统可以为理解为一个云端的环境,环境配置与本地一致,在这种情况下,可以生成与本地一致的报告,在美团内部可以使用基于Jenkins的Castle CI系统, 生成结果与本地结果一致:
  
  TSLint规则示例
  
  3.3 其他方式
  
  代码检查不止局限上述阶段,在代码commit、pull request、打包等阶段均可触发。
  
  代码commit阶段,通过Hook方式可以触发代码检查,可以有效地将在线CI检查阶段强制提前,基本保证了在线CI检查的完全正确性。
  
  代码pull request阶段,通过在线CI检查可以触发代码检查,可以有效保证合入分支尤其是主分支的正确性。
  
  代码打包阶段,通过在线CI检查可以触发代码检查,可以有效保证打包代码的正确性。
  
  四、自定义编写TSLint规则
  
  4.1 为什么要自定义TSLint规则
  
  当前的TSLint规则虽然涵盖了比较普遍问题的一些代码检查,但是实践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的:
  
  团队中的个性化需求难以满足。例如,saga中的异步函数需要在最外层加try-catch,且catch块中需要加异常上报,这个明显在官方的TSLint规则无法实现,为此需要自定义的开发。
  
  官方规则的开启与配置不符合当前团队情况。
  
  基于以上原因其他团队也有自定义TSLint的先例,例如上文提到的tslint-microsoft-contrib、tslint-eslint-rules等。
  
  4.2 自定义规则步骤
  
  那自定义TSLint大概需要什么步骤呢,首先规则文件根据规范进行按部就班的编写规则信息,然后根据代码检查逻辑对语法树进行分析并编写逻辑代码,这也是自定义规则的核心部分了,最后就是自定义规则的使用了。
  
  TSLint规则示例
  
  自定义规则的示例直接参考官方的规则是最直接的,我们能这里参考一个比较简单的规则"class-name"。
  
  "class-name"规则上文已经提到,它的意思是对类命名进行规范,当团队中类相关的命名不规范,会导致项目代码风格不统一甚至其他出现的问题,而"class-name"规则可以有效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看下具体的源码文件:https://github.com/palantir/tslint/blob/master/src/rules/classNameRule.ts。
  
  然后将分步对此自定义规则进行讲解。
  
  TSLint规则示例
  
  第一步,文件命名
  
  TSLint规则示例
  
  规则命名必须是符合以下2个规则:
  
  驼峰命名。
  
  以'Rule'为后缀。
  
  第二步,类命名
  
  规则的类名是Rule,并且要继承Lint.Rules.AbstractRule这个类型,当然也可能有继承TypedRule这个类的时候,但是我们通过阅读源码发现,其实它也是继承自Lint.Rules.AbstractRule这个类。
  
  TSLint规则示例
  
  第三步,填写metadata信息
  
  metadata包含了配置参数,定义了规则的信息以及配置规则的定义。
  
  ruleName 是规则名,使用烤串命名法,一般是将类名转为烤串命名格式。
  
  description 一个简短的规则说明。
  
  descriptionDetails 详细的规则说明。
  
  rationale 理论基础。
  
  options 配置参数形式,如果没有可以配置为null。
  
  optionExamples 参数范例 ,如没有参数无需配置。
  
  typescriptOnly true/false 是否只适用于TypeScript。
  
  hasFix true/false 是否带有修复方式。
  
  requiresTypeInfo 是否需要类型信息。
  
  optionsDescrition options的介绍。
  
  type 规则的类型。
  
  规则类型有四种,分别为:"functionality"、"maintainability"、"style"、"typescript"。
  
  functionality : 针对于语句问题以及功能问题。
  
  maintainability:主要以代码简洁、可读、可维护为目标的规则。
  
  style:以维护代码风格基本统一的规则。
  
  typescript:针对于TypeScript进行提示。
  
  第四步,定义错误提示信息
  
  TSLint错误信息
  
  这个主要是在检查出问题的时候进行提示的文字,并不局限于使用一个静态变量的形式,但是大部分官方规则都是这么编写,这里对此进行介绍,防止引起歧义。
  
  第五步,实现apply方法
  
  apply主要是进行静态检查的核心方法,通过返回applyWithFunction方法或者返回applyWithWalker来进行代码检查,其实applyWithFunction方法与applyWithWalker方法的主要区别在于applyWithWalker可以通过IWalker实现一个自定义的IWaker类,区别如下:
  
  TSLint
  
  其中实现IWaker的抽象类AbstractWalker里面也继承了WalkContext,
  
  TSLint
  
  而这个WalkContext就是上面提到的applyWithFunction的内部实现类。
  
  TSLint
  
  第六步,语法树解析
  
  无论是applyWithFunction方法还是applyWithWalker方法中的IWaker实现都传入了sourceFile这个参数,这个相当于文件的根节点,然后通过ts.forEachChild方法遍历整个语法树节点。
  
  这里有两个查看AST语法树的工具:
  
  AST Explorer: https://astexplorer.net/
  
  对应源码: https://github.com/fkling/astexplorer
  
  TypeScript AST Viewer: https://ts-ast-viewer.com/
  
  对应源码: https://github.com/dsherret/ts-ast-viewer
  
  AST Explorer
  
  优点:
  
  在AST Explorer可以高亮显示所选中代码对应的AST语法树信息。
  
  缺点:
  
  不能选择对应版本的解析器,导致显示的语法树代码版本固定。
  
  TSLint
  
  语法树显示的信息相对较少。
  
  TSLint
  
  TypeScript AST Viewer
  
  优点:
  
  解析器对应版本可以动态选择:
  
  TSLint
  
  语法树显示的信息不仅显示对应的数字代码,还可为对应的实际信息:
  
  TSLint
  
  每个版本对应对kind信息数值可能会变动,但是对应的枚举名字是固定的,如下图:
  
  TSLint
  
  从而这个工具可以避免频繁根据其数值查找对应信息。
  
  缺点: 不能高亮显示代码对应的AST语法树区域,定位效率较低。
  
  综上,通过同时使用上述两个工具定位分析,可以有效地提高分析效率。
  
  第七步,检查规则代码编写
  
  通过ts.forEachChild方法对于语法树所有的节点进行遍历,在遍历的方法里可以实现自己的逻辑,其中节点的类为ts.Node:
  
  TSLint
  
>>> import jwt
>>> encoded_jwt = jwt.encode({'username':'运维咖啡吧','site':'https://ops-coffee.cn'},'secret_key',algorithm='HS256')
这里传了三部分内容给JWT,

第一部分是一个Json对象,称为Payload,主要用来存放有效的信息,例如用户名,过期时间等等所有你想要传递的信息

第二部分是一个秘钥字串,这个秘钥主要用在下文Signature签名中,服务端用来校验Token合法性,这个秘钥只有服务端知道,不能泄露

第三部分指定了Signature签名的算法

查看生成的Token
>>> print(encoded_jwt)
b'eyJ0eXAiOiJKV1QiLCJhbGciOiJIUzI1NiJ9.eyJ1c2VybmFtZSI6Ilx1OGZkMFx1N2VmNFx1NTQ5Nlx1NTU2MVx1NTQyNyIsInNpdGUiOiJodHRwczovL29wcy1jb2ZmZWUuY24ifQ.fIpSXy476r9F9i7GhdYFNkd-2Ndz8uKLgJPcd84BkJ4'
JWT生成的Token是一个用两个点(.)分割的长字符串

点分割成的三部分分别是Header头部,Payload负载,Signature签名:Header.Payload.Signature

JWT是不加密的,任何人都可以读的到其中的信息,其中第一部分Header和第二部分Payload只是对原始输入的信息转成了base64编码,第三部分Signature是用header+payload+secret_key进行加密的结果

可以直接用base64对Header和Payload进行解码得到相应的信息

>>> import base64
>>> base64.b64decode('eyJ0eXAiOiJKV1QiLCJhbGciOiJIUzI1NiJ9')
b'{"typ":"JWT","alg":"HS256"}'

>>> base64.b64decode('eyJ1c2VybmFtZSI6Ilx1OGZkMFx1N2VmNFx1NTQ5Nlx1NTU2MVx1NTQyNyIsInNpdGUiOiJodHRwczovL29wcy1jb2ZmZWUuY24ifQ==')
# 这里最后加=的原因是base64解码对传入的参数长度不是2的对象,需要再参数最后加上一个或两个等号=
因为JWT不会对结果进行加密,所以不要保存敏感信息在Header或者Payload中,服务端也主要依靠最后的Signature来验证Token是否有效以及有无被篡改

解密Token
>>> jwt.decode(encoded_jwt,'secret_key',algorithms=['HS256'])
{'username': '运维咖啡吧', 'site': 'https://ops-coffee.cn'}
服务端在有秘钥的情况下可以直接对JWT生成的Token进行解密,解密成功说明Token正确,且数据没有被篡改

当然我们前文说了JWT并没有对数据进行加密,如果没有secret_key也可以直接获取到Payload里边的数据,只是缺少了签名算法无法验证数据是否准确,pyjwt也提供了直接获取Payload数据的方法,如下

>>> jwt.decode(encoded_jwt, verify=False)
{'username': '运维咖啡吧', 'site': 'https://ops-coffee.cn'}
Django案例
Django要兼容session认证的方式,还需要同时支持JWT,并且两种验证需要共用同一套权限系统,该如何处理呢?我们可以参考Django的解决方案:装饰器,例如用来检查用户是否登录的login_required和用来检查用户是否有权限的permission_required两个装饰器,我们可以自己实现一个装饰器,检查用户的认证模式,同时认证完成后验证用户是否有权限操作

于是一个auth_permission_required的装饰器产生了:

from django.conf import settings
from django.http import JsonResponse
from django.contrib.auth import get_user_model
from django.core.exceptions import PermissionDenied

UserModel = get_user_model()

def auth_permission_required(perm):
def decorator(view_func):
def _wrapped_view(request, *args, **kwargs):
# 格式化权限
perms = (perm,) if isinstance(perm, str) else perm

if request.user.is_authenticated:
# 正常登录用户判断是否有权限
if not request.user.has_perms(perms):
raise PermissionDenied
else:
try:
auth = request.META.get('HTTP_AUTHORIZATION').split()
except AttributeError:
return JsonResponse({"code": 401, "message": "No authenticate header"})

# 用户通过API获取数据验证流程
if auth[0].lower() == 'token':
try:
dict = jwt.decode(auth[1], settings.SECRET_KEY, algorithms=['HS256'])
username = dict.get('data').get('username')
except jwt.ExpiredSignatureError:
return JsonResponse({"status_code": 401, "message": "Token expired"})
except jwt.InvalidTokenError:
return JsonResponse({"status_code": 401, "message":www.gcyl158.com "Invalid token"})
except Exception as e:
return JsonResponse({"status_code": 401, "message": "Can not get user object"})

try:
user = UserModel.objects.get(username=username)
except UserModel.DoesNotExist:
return JsonResponse({"status_www.gcyL157.com code": 401, "message"www.haitianguo.cn : "User Does not exist"})

if not user.is_active:
return JsonResponse({"status_code": 401, "message": "User inactive or deleted"})

# Token登录的用户判断是否有权限
if not user.has_perms(perms):
return JsonResponse({"status_code": 403, "message"www.078881.cn :www.fengshen157.com/ "PermissionDenied"})
else:
return JsonResponse({"status_code": 401, "message": "Not support auth type"})

return view_func(request, *args, **kwargs)

return _wrapped_view

  其中kind为当前节点的类型,当然Node是所有节点的基类,它的实现还包括Statement、Expression、Declaration等,回到开头这个"class-name"规则,我们的所有声明类主要是class与interface关键字,分别对应ClassExpression、ClassDeclaration、InterfaceDeclaration, 我们可以通过上步提到的AST语法树工具,在语法树中看到其为一一对应的。
  
  TSLint
  
  在规则代码中主要通过isClassLikeDeclaration、isInterfaceDeclaration这两个方法进行判断的。
  
  TSLint
  
  其中isClassLikeDeclaration、isInterfaceDeclaration对应的方法我们可以在node.js文件中找到:
  
  TSLint
  
  TSLint
  
  判断是对应的类型时,调用addFailureAtNode方法把错误信息和节点传入,当然还可以调用addFailureAt、addFailure方法。
  
  TSLint
  
  最终这个规则编写结束了,有一点再次强调下,因为每个版本所对应的类型代码可能不相同,当判断kind的时候,一定不要直接使用各个类型对应的数字。
  
  第八步,规则配置使用
  
  完成规则代码后,是ts后缀的文件,而ts规则文件实际还是要用js文件,这时候我们需要用命令将ts转化为js文件:
  
  tsc ./src/*.ts --outDir dist
  
  将ts规则生成到dist文件夹(这个文件夹命名用户自定),然后在tslint.json文件中配置生成的规则文件即可。
  
  TSLint
  
  之后在项目的根目录里面,使用以下命令既可进行检查:
  
  tslint --project tsconfig.json --config tslint.json
  
  同时为了未来新增规则以及规则配置的更好的操作性,建议可以封装到自己的规则包,以便与规则的管理与传播。
  
  总结
  
  TSLint的优点:
  
  速度快。相对于动态代码检查,检查速度较快,现有项目无论是在本地检查,还是在CI检查,对于由十余个页面组成的React Native工程,可以在1到2分钟内完成;
  
  灵活。通过配置规则,可以有效地避免常见代码错误与潜在的Bug;
  
  易扩展。通过编写配置自定义规则,可以及时准确快速查找出代码中特定风险点。
  
  TSLint缺点:
  
  规则的结果只有对与错两种等级结果,没有警告等级的的提示结果;
  
  无法直接报告规则报错数量,只能依赖其他手段统计;
  
  TSLint规则针对于当前单一文件可以有效地通过语法树进行分析判定,但对于引用到的其他文件中的变量、类、方法等,则难以通过AST语法树进行判定。
  
  使用结果及分析
  
  在美团,有十余个页面的单个工程首次接入TSLint后,检查出的问题有近百条。但是由于开启的规则不同,配置规则包的差异,检查后的数量可能为几十条到几千条甚至更多。现在已开发十余条自定义规则,在单个工程内,处理优化了数百处可能存在问题的代码。最终TSLint接入了相关React Native开发团队,成为了代码提交阶段的必要步骤。
  
  通过团队内部的验证,文章开头遇到的问题得到了有效地缓解,目标基本达到预期。TSLint在React Native开发过程中既保证了代码风格的统一,又保证了React Native开发人员的开发质量,避免了许多低级错误,有效地节省了问题排查和人员沟通的成本。
  
  同时利用自定义规则,能够将一些兼容性问题在内的个性化问题进行总结与预防,提高了开发效率,不用花费大量时间查找问题代码,又避免了在一个问题上跌倒多次的情况出现。对于不同经验的开发者而言,不仅可以进行友好的提示,也可以帮助快速地定位问题,将一个人遇到的经验教训,用极低的成本扩散到其他团队之中,将开发状态从“亡羊补牢”进化到“防患未然”。

上一篇:React Native开发 - 搭建React Native开发环境


下一篇:MySQL显示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