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机器学习泰斗、多伦多大学计算机系教授Geoffery Hinton在Science发表文章,提出基于深度信念网络(Deep Belief Networks, DBN)可使用非监督的逐层贪心训练算法,为训练深度神经网络带来了希望。
如果说Hinton 2006年发表在《Science》杂志上的论文[1]只是在学术界掀起了对深度学习的研究热潮,那么近年来各大巨头公司争相跟进,将*人才从学术界争抢到工业界,则标志着深度学习真正进入了实用阶段,将对一系列产品和服务产生深远影响,成为它们背后强大的技术引擎。
目前,深度学习在几个主要领域都获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在语音识别领域,深度学习用深层模型替换声学模型中的混合高斯模型(Gaussian Mixture Model, GMM),获得了相对30%左右的错误率降低;在图像识别领域,通过构造深度卷积神经网络(CNN)[3],将Top5错误率由26%大幅降低至15%,又通过加大加深网络结构,进一步降低到11%;在自然语言处理领域,深度学习基本获得了与其他方法水平相当的结果,但可以免去繁琐的特征提取步骤。可以说到目前为止,深度学习是最接近人类大脑的智能学习方法。
深层模型的训练难度
浅层模型的局限性在于有限参数和计算单元,对复杂函数的表示能力有限,针对复杂分类问题其泛化能力受到一定的制约。深层模型恰恰可以克服浅层模型的这一弱点,然而应用反向传播和梯度下降来训练深层模型,就面临几个突出的问题:
- 梯局部最优。与浅层模型的代价函数不同,深层模型的每个神经元都是非线性变换,代价函数是高度非凸函数,采用梯度下降的方法容易陷入局部最优。
- 梯度弥散。使用反向传播算法传播梯度的时候,随着传播深度的增加,梯度的幅度会急剧减小,会导致浅层神经元的权重更新非常缓慢,不能有效学习。这样一来,深层模型也就变成了前几层相对固定,只能改变最后几层的浅层模型。
- 数据获取。深层模型的表达能力强大,模型的参数也相应增加。对于训练如此多参数的模型,小训练数据集是不能实现的,需要海量的有标记的数据,否则只能导致严重的过拟合(Over fitting)。
2006年,Hinton在《Science》上发表了一篇文章,掀起了深度学习在学术界和工业界的浪潮。这篇文章的两个主要观点是:
1、多隐藏层的人工神经网络具有优异的特征学习能力,学习到的特征对数据有更本质的刻画,从而有利于可视化或分类。
为什么要构造包含这么多隐藏层的深层网络结构呢?对于很多训练任务来说,特征具有天然的层次结构。以语音、图像、文本为例,层次结构大概如下表所示。
表1 几种任务领域的特征层次结构
以图像识别为例,图像的原始输入是像素,相邻像素组成线条,多个线条组成纹理,进一步形成图案,图案构成了物体的局部,直至整个物体的样子。不难发现,可以找到原始输入和浅层特征之间的联系,再通过中层特征,一步一步获得和高层特征的联系。想要从原始输入直接跨越到高层特征,无疑是困难的。
2、深度神经网络在训练上的难度,可以通过“逐层初始化”(Layer-wise Pre-training)来有效克服,文中给出了无监督的逐层初始化方法。
图7 逐层初始化的方法
给定原始输入后,先要训练模型的第一层,即图中左侧的黑色框。黑色框可以看作是一个编码器,将原始输入编码为第一层的初级特征,可以将编码器看作模型的一种“认知”。为了验证这些特征确实是输入的一种抽象表示,且没有丢失太多信息,需要引入一个对应的解码器,即图中左侧的灰色框,可以看作模型的“生成”。为了让认知和生成达成一致,就要求原始输入通过编码再解码,可以大致还原为原始输入。因此将原始输入与其编码再解码之后的误差定义为代价函数,同时训练编码器和解码器。训练收敛后,编码器就是我们要的第一层模型,而解码器则不再需要了。这时我们得到了原始数据的第一层抽象。固定第一层模型,原始输入就映射成第一层抽象,将其当作输入,如法炮制,可以继续训练出第二层模型,再根据前两层模型训练出第三层模型,以此类推,直至训练出最高层模型。
逐层初始化完成后,就可以用有标签的数据,采用反向传播算法对模型进行整体有监督的训练了。这一步可看作对多层模型整体的精细调整。由于深层模型具有很多局部最优解,模型初始化的位置将很大程度上决定最终模型的质量。“逐层初始化”的步骤就是让模型处于一个较为接近全局最优的位置,从而获得更好的效果。
浅层模型和深层模型的对比
浅层模型有一个重要的特点,需要依靠人工经验来抽取样本的特征,模型的输入是这些已经选取好的特征,模型只用来负责分类和预测。在浅层模型中,最重要的往往不是模型的优劣,而是特征的选取的优劣。因此大多数人力都投入到特征的开发和筛选中来,不但需要对任务问题领域有深刻的理解,还要花费大量时间反复实验摸索,这也限制了浅层模型的效果。
事实上,逐层初始化深层模型也可以看作是特征学习的过程,通过隐藏层对原始输入的一步一步抽象表示,来学习原始输入的数据结构,找到更有用的特征,从而最终提高分类问题的准确性。在得到有效特征之后,模型整体训练也可以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