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LC = Triple-Level Cell,即3bit/cell,它的寿命短,速度慢,约500-5000次擦写寿命。
现在U盘多为MLC,TLC也有一部分,将来TLC会占大部分市场。
一种名为TLC的架构(有些地方称3LC)已批量应用于闪存芯片上,这种架构与MLC采用近似原理,只不过MLC是1个单元2个bit,而TLC则是1个单元3个bit,回想一下MLC和SLC的差距,基本上TLC在同样的方面比MLC还要差上一大截。
与MLC相似的是,这种技术同样是在价格上占了优势,比MLC更便宜,不过寿命/速度则更差于MLC,而且TLC通常是和高制程同时出现的,导致目前一些采用TLC的U盘速度惨不忍睹,寿命更是没底(有人说只能达到1000多次)。 想想这2年,一些数码发烧友以昂贵的价格购买SLC芯片的U盘,体验性能或是存放贵重资料,再过1、2年,可能就能看到数码发烧友摒弃TLC,争相购买MLC芯片U盘的情景了。
TLC 的寿命500次是第一代工艺不成熟的时候,第二代第三代早就超过这个数字,目前hynix的tlc官方pdf标称寿命2500-5000次,东芝的更高。
TLC的数据保存期限是个问题。具体参数未知,一般认为写入后断电状态(通电状态保存期会缩短)30℃保存,SLC可安全保存10年,34nm MLC是1年,工业级MLC是3个月(牺牲保存期限和写入速度来换取3万次的写入耐久度),TLC是多少还没有说法,但可以肯定达不到同制程MLC的一 半。如果TLC的U盘摆一久拿出来用,发现都成了乱码,才叫杯具!但这并不是最渣的,向下还有1个单元4个bit的QLC,关于QLC这里就不多介绍了。
现在U盘很多用的就是这种芯片了,比如低价位的大多都是采用这样的芯片的,而高价位的一般都是MLC的,只有一些昂贵的*超高速u盘才采用SL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