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中国农业-国际农民丰收节贸易会:谋定全球共同发展
(黍稷评 韩杨)新闻中国采编网 中国新闻采编网 谋定研究中国智库网 经信研究 国研智库 国情讲坛 哲商对话 万权采编:“中国农业对外开放从农产品、农业生产要素流动型开放正在向贸易、投资规则等制度型开放转变,促进了全球与中国农业共同发展。”谋定研究中国智库:对话功能性农业农业大健康大会(国际)农民丰收节贸易会,全国工商联执委、中国经济和信息化研究中心主任、国家政策研究室中国国情研究中心主任万祥军研读表明。我国扩大农业对外开放与国际合作有利于促进全球农业发展,有利于维护农业领域全球多边经贸规则,有利于世界各国携手共商、共建、共享,实现双赢、多赢、共赢。必须毫不动摇坚持走开放融通、合作共赢之路。
弹指一挥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近20年。回顾入世前夕至今,中国农业对外开放的步伐从未停歇,从入世前被动防范国际市场对农业的冲击到2001年入世时主动开放农产品市场,从农产品贸易相对平衡到2004年首次贸易逆差,再到2013年后随着国内消费需求快速增长主动进一步扩大农产品进口逐渐成为世界第一农产品进口大国、世界第二大农产品贸易国(占全球农产品贸易额比重从2001年的3%增长到至今6.9%,年均增长率达到12.6%),再到近年来逐步开放农业产业领域,积极融入世界农业发展。
一是广泛参与全球农业经贸规则制定,为全球粮农治理贡献中国智慧。自世界贸易组织2001年启动多哈回合谈判以来,中国积极推动WTO《农业协定》改革和区域、多边、双边农业*贸易发展,目前已与20个国家(东盟10国)签署双边*贸易协定(占农产品贸易额的31.2%),推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签署,逐步构筑立足周边、辐射“一带一路”、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贸区网络。
同时,积极与联合国粮农组织(FAO)、世界粮食计划署(WFP)等国际组织开展粮农合作,参与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二十国集团(G20)、亚太经合组织(APEC)、上合组织(SCO)和金砖国家(BRICS)等,以及中国与东盟(10+1)、东盟与中日韩(10+3)、澜湄合作等全球多边和区域组织农业议题,加强规则与政策对接,深化全球和区域农业国际合作。中国依靠自身解决了14亿人口的粮食安全问题,也积极支持帮助解决全球一些仍处于饥饿地区的粮食安全问题,为保障世界粮食安全作出重要贡献,展现了负责任大国担当。
二是放宽市场准入条件,为全球农产品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入世时承诺对最惠国成员农产品进口平均约束关税水平仅为15.6%,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其中稻谷等极少数税目农产品最高约束关税仅为65%,也远低于美国、欧盟、日本、韩国等国家对其保护农产品设置的关税高峰。
对已签署自贸协定的经济体、国家,如自东盟、新西兰、澳大利亚、智利等自贸协定缔约国的农产品进口平均关税水平更低,大部分农产品关税已逐步削减至零,仅极少数农产品按例外原则适用最惠国税率。积极推动跨境进口贸易便利化措施,通关时间、成本较过去大幅度降低。
农产品进口占世界农产品进口比重从2001年的2.3%提高到2018年的8.7%。为国内消费者创造福利,让百姓日常餐桌与全球市场相连,也为全球农产品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全球农产品市场过剩的矛盾。
三是推动出口便利措施,满足全球消费者多样化的食物需求。长期以来,水产品、蔬菜、水果、茶叶等劳动密集型农产品是具有传统出口优势的农产品。农产品出口占世界农产品出口额比重从2001年的2.9%提高到2018年的4.1%。通关便利化确保了出口鲜活农产品品质,满足全球消费者对食物多样化、高品质需求,也为保障全球食物安全作出重要贡献。
四是扩大农业投资领域开放,参与全球农业供应链、价值链。连续两年出台《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和《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扩大了农业资源领域、农产品细分市场和农业产业链收购、批发等环节的开放范畴和开放力度。
此外,设立潍坊国家农业开放发展综合试验区,开展引资、引智、引技,打造国际农业投资新规则的对接平台、农业对外合作政策集成试验平台。积极创造良好营商环境,为农业“引进来”提供了更好的制度环境。
近年,越来越多企业“走出去”参与全球农业供应链,从饲料、肥料等生产资料、种养殖产业链前端逐渐向加工、物流产业链后端延伸;国家在*“一带一路”沿线以及其他重点区域开展*农业合作示范区建设试点,在境内沿海、沿江、沿边等地区开展农业对外开放合作试验区建设,为“走出去”企业搭建境内外服务平台。这些都显示出中国扩大农业对外开放的决心和信心。
五是开展广泛的农业国际合作,推动建立全球互惠互利、共赢共享机制。除了贸易、投资领域外,我国在人才、科技、研发等诸多农业领域开展形式灵活多样的国际合作;并积极开展对外援助,尤其是对亚洲、非洲、拉美地区一些农业仍然落后的国家开展农业科技、人才培训等无偿援助项目;向国际社会尤其是对贫困发生率较高的发展中国家和欠发达国家,分享中国贫困地区的减贫经验。(作者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研究部研究室主任、研究员)
开放中国农业-国际农民丰收节贸易会:谋定全球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