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分叉成为历史?一个区块链世界的新物种

让分叉成为历史?一个区块链世界的新物种

区块链技术如今正在经历快速变革,涌现出了像以太坊、EOS、NEO、Ripple、IOTA等热点项目。不过目前圈内很多讨论仍然围绕在如何在不妨碍创新和去中心化的前提下减少波动性。作为小蚁(NEO)的创始人之一,徐义吉(Hitters Xu)也正在做着同样的努力。他认为星云链代表着下一代区块链系统,可以通过前瞻性的自进化机制大大降低区块链硬分叉的风险。同时,星云链还将为区块链世界带来全新的去中心化的搜索框架——就好像区块链世界的Google。

徐义吉曾是蚂蚁金服(阿里巴巴旗下金融公司)区块链平台部负责人,前谷歌反作弊小组成员,星云链Nebulas是他离职蚂蚁后发起的的社区项目,星云链Nebulas是一个开源区块链平台,希望引领下一代区块链技术。


去中心化搜索框架

从最初集中的数字货币体系到现在的金融、健康、广告、供应链等不同领域,越来越多的区块链应用场景开始出现。区块链生态系统正在迎来交易、智能合约和去中心化应用的大爆发。未来在庞杂的去中心化应用的数据海洋中寻找到最适合的应用将会是一大挑战。

徐义吉表示:

“比特币所代表的是一维线性世界,因为电子现金的转帐无非就是你转给我,我转给你。以太坊提出了智能合约和去中心化应用的概念,代表着第二代区块链系统的二维世界。随着以太坊上面的应用越来越丰富,当区块链去中心化应用的数目和智能手机应用商店里的一样多时,怎样才能找到最适合的应用将会是一个问题。”


让硬分叉成为历史

区块链系统由于其去中心化特性,无法强制用户升级客户端和协议,因此,区块链系统中的协议升级通常会导致“硬分叉”或“软分叉”。比特币社区由于无法就区块容量达成一致,所以导致了一些颇有争议的硬分叉事件。 尽管以太坊的“硬分叉”暂时解决了The DAO问题,但也产生了像ETH和ETC这样的“双重资产”,同时导致了社区分裂。

一个架构良好的系统应该能够自我进化、能在较少外部干预的情况下获得更好的性能、更好的韧性和用户体验。

在星云链,这种自我进化的能力被称为“星云原力(Nebulas Force,NF)”。星云链的系统使得基础协议和智能合约能够平滑升级。 它还让开发者能够通过迅速升级对漏洞做出响应。 徐义吉这样告诉我们:

“人类的DNA系统是像区块链一样的去中心化信息系统,每个人身上都有一份完整的DNA备份。我们的DNA不需要通过分叉来进化,小的具备优势的基因突变会被一点点地融入到整个人类的基因库中,星云区块链系统的进化方式就和我们的DNA非常接近。


新的激励协议构建更好的生态系统

为了实现DApp数量的快速增长,一个良好的开发者激励模型变得越来越重要。 星云创建了开发者激励协议(DIP)来奖励星云指数中排名较高的智能合约或DApp开发者。 他们可以得到星云币(NAS)作为奖励,来鼓励他们对社区的贡献。这就创造了一个良性循环,鼓励开发者开发高质量的DApp。

PoW和PoS是目前两个主要的区块链共识算法。星云创造了一个新的算法“贡献度证明”(PoD,Proof of Devotion)来建立一个更好的区块链生态系统。

PoW的问题是浪费计算机算力, 而PoS的问题是让富人更富。

而星云链PoD算法使用了星云指数的价值尺度评估体系,找出对生态贡献度较高的账户,平等地赋予记账资格,遏制记账权被垄断。


关于星云链团队

徐义吉是中国区块链社区最早的参与者之一。

在2012年第一次了解比特币之后,徐义吉于2013年创立了比特创业营,这是一个非盈利的区块链社区项目。 2014年3月,以太坊通过比特创业营首次在中国亮相,并在2014年5月由徐义吉发起的首届全球区块链和比特币峰会上进行路演。 徐义吉于2016年9月加入阿里巴巴旗下的蚂蚁金服,并建立了阿里巴巴集团内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区块链平台。

2017年5月,徐义吉离开蚂蚁金融,与蚂蚁金服区块链平台的架构师钟馥百、小蚁区块链(NEO)联合创始人王冠一起创建了Nebulas星云链。 星云链已于2017年12月上半月完成预售,并筹集了等值6000万美元的ETH。


原文发布时间为:2017年12月21日
本文作者:区块链铅笔
本文来源:CSDN,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上一篇:《实施Cisco统一通信管理器(CIPT1)》——2.3 使用集中式呼叫处理的多站点WAN部署模型


下一篇:slf4j是如何绑定具体的日志框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