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节书摘来华章计算机《数据库技术原理与应用教程》一书中的第3章 ,第3.5.2节,徐洁磐 操凤萍 编著更多章节内容可以访问云栖社区“华章计算机”公众号查看。
3.5.2关系模型简介
关系模型(relational model)的基本数据结构是二维表,简称表(table)。大家知道,表格方式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很广,特别是在商业系统中,如金融、财务处理经常使用表格形式表示数据框架,这给了我们一个启发,用表格作为一种数据结构有着广泛的应用基础,关系模型即是以此思想为基础建立起来的。
关系模型中的操纵与约束也是建立在二维表上的,它包括对一张表及多张表的查询、删除、插入及修改操作,以及相应于表的约束。
关系模型的思想是IBM公司的EFCodd于1970年在一篇论文中提出的,他在该年6月的ACM上所发表的论文《大型共享数据库的关系模型》(A Relational Model for Large Shared Data Banks)中提出了关系模型与关系模型数据库的概念与理论,并用数学理论作为该模型的基础支撑。由于关系模型有很多诱人的优点,因此,从那时起就有很多人转向此方面的研究,并在算法与实现技术上取得了突破。1976年以后出现了商用的关系模型数据库管理系统,如IBM公司在IBM370机上实现的SystemR系统,美国加州大学在DEC的PDP11机上实现的基于UNIX的Ingres系统,Codd也因他所提出的关系模型与关系理论这项开创性工作而荣获了1981年计算机领域的最高奖——图灵(Turing)奖。
关系模型数据库由于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理论成熟而吸引了众多的用户,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成为数据库系统中的主流模型,很多著名的系统纷纷出现并占领了数据库应用的主要市场。目前,主要产品有Oracle、SQL Server、DB2等。关系模型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数据库语言也由多种形式而逐渐统一成一种标准化形式,即SQL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