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数据管理技术的三个发展阶段
人工管理阶段:
文件系统阶段:
数据库系统阶段:
1.1.3数据库系统的特点
1.数据结构化:数据库的本质特征,是与文件系统的本质区别
2.数据的共享性搞、冗余度低、易扩充:避免数据间的不相容性与不一致性(指同一数据不同拷贝的值不一样)
3.独立性高:三级模式(外模式 模式 内模式)+二级映像
4.数据由DBMS统一管理和控制:数据的安全性、数据的完整性——正确、有效、相容、并发控制、数据库恢复
1.2数据模型
数据模型:对现实世界数据特征的抽象,数据模型是数据库系统的核心和基础
数据模型应满足三方面的要求:①较真实的模拟现实世界②容易被人理解③便于计算机实现
建立数据模型的过程成为数据建模
1.2.1两类数据模型
概念模型:按照用户的观点对数据和信息进行建模,主要用于数据库设计,与数据库管理模型无关,比如E-R
逻辑模型和物理模型
逻辑模型:按计算机系统的观点对数据建模,用数据库管理模型实现
物理模型:对数据最底层的抽象,描述数据在系统内部的表示方式和存区方法(比如
现实世界——>概念模型:数据库管理人员
概念模型——>逻辑模型:数据库管理人员
逻辑模型——>物理模型:由数据库管理模型完成,(但人也要编写脚本,创建表命令
概念模型的主要基本概念
实体:现实世界容易区分的对象,比如老师、学生、选课
属性:依附于实体的不可分的特性
码key:属性集里面唯一标识实体的属性集,比如 名字是不可以的因为有重名
域:属性的取值范围 比如性别域为男和女
实体型:用实体名及其属性名集合来抽象和刻画同类实体,比如学生就是一个实体型
实体集:同型实体的积和,如全体学生就是一个实体集
联系:实体型内部的联系——各个属性之间,实体型之间的联系——不同实体集间的联系,比如选课和学生之间有什么联系呢?学生有选了什么课,选课有多少同学选
实体型之间的关系有三类: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刚才选课的那个就是多对多
E-R图表示要点
实体用名词。联系用动词 应用单数而不用复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