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疫情对我们来说,是个催化剂。我们做投资绝对不会因为疫情去选择投还是不投”,张松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2020年1月,在新冠疫情大规模爆发之前,清松资本完成了对义翘神州的投资,而这家在媒体上鲜有露面的企业正是于1月22日全球首发新冠病毒关键靶点蛋白试剂的公司。在后续的几个月内,义翘神州陆续上线并向各大科研机构和生物医疗研发企业提供了一系列与2019-nCoV相关的重要蛋白和抗体试剂,支持病毒基础研究、创新药物疫苗以及检测试剂开发,成为了这场科技抗疫医药研发竞赛中有力的支持者。
基因突变正是病毒进化的基础,一旦突变就可以使病毒逃避宿主的免疫应答,并且更有利于病毒的传播。尤其是在疫苗和治疗性药物的开发过程中,对该突变体的生物特性认知就变得至关重要。任何关注新冠疫苗研发的普通人,哪怕毫无生物学背景,也一定看到过“Spike病毒蛋白”这几个字眼,正是义翘神州这家公司仅花了12天开发出了一系列的病毒关键靶点蛋白以满足研究者们对新冠突变株的研究。除此之外,这家公司在2014年埃博拉疫情愈演愈烈之时,也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了埃博拉(EBOV NP, GP, VP40, VP24) 相关试剂的研发和投产,H1N1甲流,H7N9禽流感,埃博拉病毒,每次疫情袭来,这家公司往往都在第一时间完成病毒靶点试剂开发,助力全球病毒研究。“这家公司是踏实做事的,不太会让媒体关注到。”去年底,张松就与这家公司达成了投资意向,“义翘神州是生物医药企业中埋头踏实做事的代表,公司的积累很扎实,一旦行业遇到了一个关键的转折点,在其他企业难以快速反应或者能力跟不上的时候,这样的企业就会快速崛起。”
张松是清松资本的创始合伙人和CEO。这位年轻的80后投资人在过去10余年的一级市场投资生涯里,经历过鼎晖这样大型PE机构的关键成长周期,也熟悉国内生物医疗行业和产业变化动荡的周期。2017年,他创立了这个专注于生物医疗垂直赛道的投资平台。与被投企业风格类似,这家成立近3年的机构即便在医疗投资行业内已小有名气,但鲜少在媒体上露面。
据不完全统计,自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全球共有约875万人感染新冠病毒,并且已导致46万人死亡,这个数字还在不断攀升。几乎所有行业遭受重创的同时,生物医疗赛道的投资人忙碌不堪。贯穿整个第二季度,36氪与张松的采访是断断续续进行的,他在路上、在酒店登记入住前、还在与项目方会议开始前的一点点时间缝隙中分享了他对生物医疗投资的洞见。
“投资看重的是商业逻辑和企业本身的壁垒。我们希望哪怕在疫情期间,选择这些企业做投资的标准依然成立,甚至更严格”。在他眼里,疫情期间做投资决策等同于另外一个词,对企业的“极端压力测试”。
依然以“义翘神州”为例,作为一个数百人规模的研发型企业,在中国春节前后爆发的新冠疫情期间,是否还能抗住压力并在极端条件下运转自如,甚至超负荷运转,正是张松作为投资人最为看重的。“如何组织员工,尤其是外地和国外员工继续工作?如何组织上下游产业链,尤其可能在很多原料也供应不上的情况下继续开展研发?在这种时候,疫情考验每一个企业,去证明自己在这种情况下还能运转良好。同时也在考验每一个投资人,在企业需要的时候提供他们需要的帮助,成为企业在压力环境下想到的第一个人”,张松说。
义翘神州显然抗住了压力,并且在压力中成功“出圈”。 “这家公司本身具有极强的生产工艺和产能,目前已经成为全球新冠病毒蛋白和抗体试剂的重要供应商”,张松说。
独到且高度专业的投资眼光,加之快速的决断力,清松资本所投资的这家企业一季度的业绩实现了大幅上涨,张松也提到了该企业近期很可能会启动上市。
除此之外,清松资本也对今年的投资计划作了上调。“我们过去一年投5个左右,今年从过完春节到现在(6月底),已经有3-4个标的接近close了,还有3到5个正在洽谈过程中”。张松在电话那头不紧不慢地分析,“事实上,我们觉得新冠疫情会加速生物医疗企业的发展,尤其是跟疫情相关的产业链条中企业的快速成长,最终会导致行业进一步分化,奠定一些优质企业在行业里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显然,尽管外部经济周期的变化在给整个资本市场带来扰动,但这也正是新一代投资人和具有真正竞争优势的企业蓄力、成长的机遇。伴随着行业的洗牌和重塑,一批真正在行业扎根的投资人和具有真正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正在成为主流。
清松资本给自己的定位是“更具备生物医疗产业思维的财务投资人”。 无论环境如何变化,清松资本的团队坚持探索医疗产业各细分领域的优质项目,致力于与创新型生物医疗企业共同成长,深度参与被投企业的发展,深耕生物技术、医药、医疗器械、创新型医疗服务以及大健康产业与前沿科技的交叉领域。对于每一个被投企业,清松都乐于向企业提供他们真正需要的投后赋能,希望能够陪伴这些优秀的创新型生物医疗企业共同成长。因此张松对基金的投资策略非常清晰,“总体来讲,我们会更注重技术驱动型的公司,尤其是有明确的技术壁垒的、有能力成为细分领域龙头企业。”
克睿基因是另外一个带着清松资本典型打法的投资案例。这家由CRISPR技术的先行者创办的转化型生物科技企业,致力于解决难治愈肿瘤、复杂遗传性疾病的临床需求,专注于新型医药、分子诊断领域中CRISPR技术原创性应用的开发。“实际上,我本人也是克睿的创始人之一,这个公司是我们几个同学和清华的师弟师妹一起创立起来的。我在这个公司里面会负责一些资本角度的发展战略问题,我们基金选择投进去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这一略显特殊的案例,也反过来代表了清松资本在各个被投企业中的位置和定位。在看准的赛道中“亲自下场”,参与企业从创立到成长的全过程代表了清松资本除了少数股权投资之外在生物医疗行业中的另一坚定执行的投资策略。
“找到真正的行业龙头”,这句话行业里确实有很多人说,但在如何一以贯之地执行上张松有自己的经验,他说,“我在这个行业已经干了十几年了,整个医疗领域的产业链条,从医院一直到上游的医疗器械、医疗耗材、药品,再往上游的科研服务等等。每一个细分链条中前端的研发驱动到底是什么,作为投资人一定要足够的熟悉,这就意味着你得在行业里做足够专注和长期的跟踪,这样才可能在合适的时间点上以合适的价格投资优质的企业。但话说回来,优质的企业同样对投资人非常的挑剔,你即便想投对方不一定会答应,你说是吧?”
除了长期跟踪以外,清松资本在投资效率上表现出色,“按照现在的进展,到今年年底,我们投资的企业大概率会有4家或者5家完成IPO,当然这取决于IPO的速度。 所以,寻找一个真正的行业龙头这句话,简单说说容易,但能做到的真的不多”。但可以肯定的是,此次疫情使得风险投资对医疗行业的重要性以及未来投资的价值更加认可,也将会有更多的资金涌进医疗健康业。随着“金矿”出现,掘金的人也会变多,新的问题随之而来:如何对抗细分领域的估水涨船高?热潮之下,是否所有的短期需求都会衍生出长线价值?
成功投资的关键是对估值体系和成长性的双重把握。新冠疫情偶然间成就了生物医疗赛道的风口,但同时也要记得,风口的兴起从来不是第一次,也不会是最后一次。在这样种种不确定性加剧的时代背景下,那些大力投入研发、掌握平台级核心技术的企业,在细分领域里长期且专注的专业投资人,构筑了深厚的安全边际,也许就足以对抗宏观经济与资本市场的不确定性了。
本文转自<36氪>——36氪VClu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