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大清渠
蔡升元
为怜□□□□□,□□□□□□□。
□□□□沙碛里,凿开峡口贺兰旁。
支分九堡通沟浍,鼎峙三渠并汉唐。
作吏尽如君任事,不难到处乐丰穰。
两渠中划大清渠,畚筑无劳民力纾。[1]
心画万家沟洫志,胸藏一卷水经书。[2]
岚光树色晴川外,鸿影鸥波夕照余。
浑似江南好风景,岂惟灌溉遍村墟。[3]
【说明】选自《乾隆宁夏府志》卷二十一“艺文•诗”。大清渠,原称贺兰渠,为清顺治年间(1644-1661年)宁夏道管竭忠据民所请创开。在青铜峡马关嵯之下3公里处开口引水,渠宽数尺,长十余里,溉田仅数百亩。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宁夏水利同知王全臣在此基础上扩修,原由黄河引水,流经青铜峡市和永宁县。1953年改由唐徕渠引水,1976年与贴渠合并,于河西总干渠与唐徕渠正闸并列分水。全长25公里,引水能力24立方米/秒,灌溉面积10万亩。
宁夏川区(古宁夏)是“黄河”经济,历朝历代都很重视水利建设。蔡升元的这首诗正是对水利同知王全臣等先贤功绩的充分肯定。
【作者】蔡升元,浙江德清人。字方麓,号征元。生于清顺治九年(1652),卒于清康熙六十一年(1722)。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状元。授翰林院修撰。康熙二十四年,任会试同考官,日讲起居注官。与帝接近,受其宠信。康熙二十八年适中允后回乡奉养双亲。直至康熙四十二年帝南巡,蔡升元在嘉兴迎驾,奉旨登舟奏对。深得帝怜爱,次日下旨以蔡升元讲筵甚久、家计甚贫而赐银葬亲,诏令事竣来京。后历任中允、少詹事、詹事等职。康熙四十三年升任内阁学士。曾来过宁夏。
【注释】
[1]因大清渠位于汉延渠和唐徕渠之间,所以诗中既有“鼎峙三渠并汉唐”之句,又有“两渠中划大清渠”之语。畚:音ben,古代用草绳编成的盛器,后用竹、木代之,如畚箕。此处指用此类工具盛土、砌筑水渠。纾:缓和、解除。
[2]沟洫:用以防旱除涝的田间通水道。古时田制十夫有沟,百夫有洫,因以“沟洫”代称。《考工记.匠人》:“匠人为沟洫。”郑玄注:“主通利田间之水道。”可见开沟挖洫自古即被视为农田水利的重要措施,亦代指农田水利。所谓“沟洫志”,即发展农田水利的志向、想法或蓝图。水经书:我国第一部记述河道水系的专著,一说为汉代桑钦所撰,一说为晋代郭璞所撰。北魏郦道元有《水经注》行世。此处以“水经书”借指水利专业知识。是作者对大清渠开凿者的赞美。
[3]浑似:非常像;酷似。宋 孙光宪 《更漏子》词之六:“求君心、风韵别。浑似一团烟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