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是个普通大学生,想进BAT究竟有多难?

我只是个普通大学生,想进BAT究竟有多难?

今天是高考结束的一天,加上今天新加坡大选放假,所以抽空和大家聊聊高考和就业的问题。

这篇主要是写给刚高考完或者是还在上大学的小伙伴们的,主要是想和大家讨论一个问题,进入BAT这样*的互联网公司究竟有多难?以及需要做的准备。

 

心态

谈到这个话题首先要说的就是心态,心态呢无非两种,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两种心态不是自负和自卑而是自卑以及超级自卑。具体的表现是有些人是根本不敢想,所以即使有投递简历的机会,也会视而不见,觉得自己反正也不行,就不去丢人了。或者是觉得这些岗位是留给清北海归的,我这种身份去了也是炮灰。或者呢,就会觉得反正也不行,就投个简历撞撞运气,自己知道大概率是进不了的,除非奇迹出现。

我只是个普通大学生,想进BAT究竟有多难?


我自己在大一的时候就是超级自卑的心态,当时觉得腾讯、阿里这样的企业是不招没有经验的应届生的,他们招聘的都是已经很有资历的工程师。直到后来听说了有些明星学长进入了微软、阿里、腾讯的事迹之后,才发现,原来这是可能的,并且离我也不是特别远,于是我才从超级自卑转化成了一点点自卑。

这一点点自卑体现在实习面试的时候不是非常自信,以及过度反应,比如我在得知可以内推实习生的第一时间就联系好了学长,那时候还在寒假,其实招聘还远远没有开始。再比如没有做非常充分的准备,因为觉得不过的概率比较大,而且我个人是觉得有些问题没有回答很好的,但是好在面试中的算法题做得还不错,也算是运气好,最终拿到了offer。

在整个面试的过程当中,我的心态再次转变,逐渐变得正常。原因也很简单,既然我可以通过面试,不是一轮游或者是简历飞,说明我还是可以的,逐渐在对自己在面试中的情况积累了一点信心,让心态回到正轨。

说这些是想表达,我个人觉得正常的心态首先是会觉得BAT并不遥远,即使目前校招相对困难,但也绝不是没有可能。但很好的一点在于这里的困难是可以通过努力弥补的,相比于学历、文凭这种很难通过短期的努力弥补的东西,这个游戏已经很公平了。

我自己YY出了一个公式来计算你校招进入BAT的概率,它大概等于。也就是拿到offer的比例乘上十,为什么要乘上十呢,这个十是你的努力加成。通过比别人多付出20%的努力,就足够你超过90%的人,对于一个努力的人来说,他的成功概率是不能用通盘的概率来计算的。

这么算下来,我当年一届进入BAT的大概是6人,全年级一共240个有效毕业生。算下来成功率大概是25%左右,也就是四分之一。这个概率我觉得还是挺合理的,并不是非常高,但也不是非常低,非常依赖面试前的准备以及面试时的发挥和一点点的运气,是一个非常让人燃烧斗志的概率。

 

努力和实力

想要进入BAT需要什么,很简单,就是实力。那为什么很多清北的学生一大把都能去BAT,而弱一点的学校则很难?这是不是名校光环加持?是不是这些公司只看重学历?

如果你在一个不是那么好的学校,估计有很大概率你会有这样的想法,这也很正常。因为名校光环的确是有用的,文凭也是有用的。如果文凭没用,我们当初何必那么努力的高考呢?但一个好的文聘起到的作用也是有限,它也许可以让每一个公司都给你一个面试的机会,但拿到面试资格之后,后面的事情就起不了作用了,还是得回到你本身的实力上来。

我只是个普通大学生,想进BAT究竟有多难?

如果你发现很多名校生进BAT就像是玩一样,没什么好酸的,因为大概率忽略掉学历他们也比你要厉害。所以你想进入BAT,只有一个方法,就是让自己变强。让自己强到,自己的简历可以比那些名校生还要亮眼,自然这个岗位就非你莫属了。

想要变强,自然离不开努力,就好像你不会自己长出健硕的肌肉来,除非你去锻炼它。这里就要聊第二个问题了,就是实力和努力的关系,实际上这也是许多大学生头疼的问题,他们迷茫就在于知道自己该做点什么,但是不知道自己究竟该做什么。所以有些人躺平了,还有更多的人给自己找了点事做,让自己看起来不是那么闲,也就是常说的用战略上的勤奋掩盖战略上的懒惰。

如果你的战略就是进BAT的话,那么你当下第一件应该做的事就是去研究BAT这些年来招聘的要求。先了解一下究竟什么样的学生是他们需要的,自己心仪的岗位需要什么样的能力。最好可以再找下已经工作的学长学姐了解和“翻译”一下招聘简介的内容,因为这些简介都是资深的工程师和面试官写的,他们可能并不一定了解现在学校里学生的情况,但是背后反映出来面试官对于求职者能力的诉求是一定准确的。

有了这份信息之后,就好像有了游戏里有了地图,开了天眼,虽然不能让你直接变强,但是会让你明白应该做什么,什么是重要的。你照着这个方向努力,提升的就一定是踏踏实实的实力,最起码是在这个岗位上的实力。

四年的时间说起来长,大学的经历也必然丰富,但是最终落到纸面上的,也不过是一封简历和一次面试而已。

Roadmap

Roadmap也就是规划线路图,这个词在互联网公司内部经常见到,指的是项目迭代开发的规划图,我们也可以为我们大学的生涯画上这么一张规划图。

我只是个普通大学生,想进BAT究竟有多难?


其实从入学到参加招聘,只有三年的时间而已,因为决定胜负的秋招就是在大三结束的暑假。绝大多数能进BAT的同学都是在大四开始前结束战斗的,所以千万不要有什么大四的春季招聘补招的时候要求会低一些,可能会容易这样的想法,不存在的。

这样来看时间是很紧的,如果大一适应一年,大二迷茫一年,就只剩下一年了,如果再中途谈个恋爱什么的,可能连半年都不一定剩下。然而大多数人面临这种局面的时候依然会选择躺平,他们会觉得反正已经这样了,即使再努力半年也于事无补了。

时间是紧迫的,竞争也是残酷的,但是你的竞争者未必都靠谱

这样的RoadMap画出来非常简单,半年的时间用来学习并熟悉一门你需要的语言。比如说如果你想要做后端,就去熟悉Java,如果你想做前端就去熟悉js,如果你想做算法,就去熟悉Python。再用两年的时间刷项目或者是比赛,三个月刷一个项目,两年怎么着也可以刷出来六七个,去掉前面两三个练手的项目,有一定价值的项目至少也有三四个,写在简历里绰绰有余。前期入门的项目网上就可以找到不少,后期熟悉了之后可以自己挖掘,也可以网上找一些业内的前辈咨询,或者是找学校里的导师,总之门路还是挺多的。

这段经历其实远比大家想的要容易,大三的时候我亲眼看着寝室里两个一直划水的少年开始努力,利用最后一年的时间获得了不错的实力,最终也找到了很好的工作。有一个学弟就更夸张了,他大三的时候开始翘课自学iOS,也用了一年的时间,自己做出来了十余个上架的app,后来也拿到了阿里实习的offer,现在已经在自己创业了。

互联网行业其实很透明,门槛说高也高,说不高也不高。因为技术绝大部分都是开源的,网上几乎都能找到所有互联网中用到的技术,只要你愿意花时间努力去研究去学,自己自身的智商、教育程度还可以的话,学成的概率其实并不低的。并且互联网行业的发展速度也很快,在行业内,一个优秀的工程师用几年的时间就可以做到技术骨干甚至是team leader。同样,一个小白,用几年的时间积累也可以成为优秀的工程师。

路径是很清晰的,只要能坚持走下来即使进不了BAT,找一份不错的工作还是没问题的。说起来这条路也并不难走,只是能意识到它并且坚持走完的人,还是太少了。

 

发展思路

众所周知,校招进入BAT这样的企业是很难的,并且有越来越难的趋势,这个是很正常的,因为现在海归也越来越多,竞争压力实在变大的。所以留给一般学校的优秀本科生的机会是在缩窄的,至少BAT这样的公司已经体现出了这样的趋势。所以即使你是很优秀,也可能进不了BAT,这也有运气的成分,是很正常的事情。

但这并不意味着你的失败,实际上校招进入BAT不一定就好,尤其是本科生。实际一点说,晋升每年一次,本科生资历最浅,如果在团队表现不是非常突出的话,前两年不一定能争取到晋升机会。所以可能两年之后还是最基础的工程师,而两年经验跳槽进入BAT的基本上都是高级工程师了。如果这个时候再选择跳槽,即使跳出去升一级,也才勉强持平。

所以经常会出现校招进了BAT兢兢业业努力的人,突然被外面跳槽进来资历更浅的人超过,从这点上来说,校招进BAT对于有些人来说未必是好事。如果没有实现毕业就进大公司,其实问题也不是很大,后面的机会还有很多。可以选择一个规模小一些、门槛低一些的公司先积累经验,后来通过社招面试再往BAT跳。

曾经身边有一个例子,有一个师兄学校不是非常好,毕业了之后求稳进了一家国企性质的企业,做了两三年积累了经验之后,跳槽进入了一家杭州还不错的二手买卖平台地图互联网公司。又做了两年,跳槽进了阿里。以他毕业的学校来说,校招想直接进入阿里是非常困难的,但是通过积累经验跳槽,很轻松就实现了。说白了,如果学校不好,在校期间也不出彩,可能积累不到足够的资本作为这些大企业的敲门砖。毕业之后,对于学历的看重程度会大幅度减弱,招聘方会更加关注在之前一份工作中的情况,因此通过工作经验来作为敲门砖要容易得多。

尤其是现在互联网行业非常发达,亮眼一些的“二线”企业有很多,机会还是不少的。就拿杭州来说,我知道的就有网易、滴滴、51信用卡、微店、蘑菇街、贝贝、酷家乐等等等等。这些二线企业在业内有一定名气,并且数量众多,想办法混进去一个,再往BAT跳要容易得多。

我只是个普通大学生,想进BAT究竟有多难?


如果说这些二线企业也没能进去,该怎么办?也没有关系,还可以再往再小一些规模的企业走。比如杭州梦想小镇的创业公司很多,很多的招聘标准要低很多,选一个比较靠谱的公司先积累经验,通过跳槽往上进入更好的公司。这就好像是升级打怪,老怪打不过可以先打精英怪,如果精英怪还打不过就打小怪,通过积累经验一层一层升级。这样即使一开始命不好,只是进入了一个很小的公司,经过几年摸爬滚打,当你进入大企业的时候,也能拥有一个不错的职位。

关于小企业的选择也有门道,同样是创业公司靠谱的和不靠谱的差得也很大。一般来说最好选择一个有一点技术追求或者是有一点技术积累的公司,如果只是做业务,那意思不大的。做业务也是行业术语,意思就是做各种产品经理提出来的功能,这里加一个按钮,那里加一个功能之类的。总体来说做业务对程序员的提升比较小,对以后跳槽帮助低。很多小公司虽然小,但是未必技术就差,比如我之前有个学长在杭州创业做计算机视觉的解密游戏,公司规模虽然小,但是技术含量很高。如果能够进入这样的公司,带来的成长肯定比一个不错的企业做平庸的工作更大。

对于互联网行业来说,进入大公司顶多只能算是职业生涯的一个里程碑,远远不是职业生涯的结束,甚至只是某些人职业发展的开始。就好像是英雄找到了宝剑,等待他的还有漫漫征程。所以不要把进入BAT当做是你的目标,充其量只是你目标的垫脚石,这样才能在将来你实现它的时候不至于迷茫,才能你继续保持这昂扬的斗志继续向前。

 

结尾

如果你把文章通篇看完,相信你会发现只要走上了正确的路,学历的影响相当小。实际上也的确如此,好学校和坏学校很大的差距就在这里,好学校提供更好的环境,对学生做更高的要求,使得学生能更容易走上正轨。而坏学校里的学生找不到方向,大多只能碌碌而为。

幸运的是,互联网时代,信息变得廉价,即使在不那么好的学校,你也一样可以找到正确的方向,并为之努力。只需要并不多的努力,就足以弥补高考分数带来的差距。我在知乎文章里曾经说过,努力不是万能的,很多问题解决不了。但是在个人的成长和职业发展上,正确的努力,已经足够解决大部分的问题,也许不用多久,你会发现自己已经足够优秀,不再文凭、证书之类的外物来证明自己。

少年们,加油吧。

上一篇:来自一位程序员的经验谈


下一篇:bat批处理开发系列(2):选择wifi列表的wif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