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半年开始给小孩制定了一个每日学习计算机的计划,到现在已经执行了三个月。
不要想太多,每天20分钟。
要的就是慢慢来,而不是速成。
目标很简单,等他长大了,即使不从事计算机相关工作,也可以运用掌握的逻辑思维解决事情。
刚开始的时候,给他写了一个打字练习的小游戏,教了一下基本的键盘手法,熟悉每个手指头控制的范围就不再管他了。
孩子玩的很开心,因为他突然发现自己学的英文字母很有用。
家长的工作就是控制总时间并且别多嘴、别打断。
经过10天的训练,他已经可以做到大部分时间盲打,偶尔的低头看键盘找位置。
这是个巨大的进步,因为这个时候他可以专注的玩游戏了。
因为只有完成老师留的家庭作业才可以进行计算机学习,能感觉到他写作业的速率提升了不少。
这也算是一个意外的惊喜。
这还只是刚刚开始,打字母已经不能满足需求,需要加强难度到打单词。
想法很简单,要习惯见到英语单词并开始无意识的记忆。
目前的程序还只能粗陋的飞出单词,一直想把气球的形状变成单词所代表含义的图片,但这个工作量好大!!
请原谅我的懒惰。
第二步迈出去了,接进来就是开始接触计算机编程基础中的基础。
这一步实在是如履薄冰,一点都不敢讲的太快太多,怕打击积极性。
后来想到,去掉原理、去掉所有相关知识,每天就是讲解一个基础语法并使用。
这个阶段要的是用起来,而不是研究它是怎么来的。
后面的路怎么走,还需要一点点去实践。
不过他既然已经入门,相信会走的越来越快,越来越好。
终于要说到为什么要制定这样一个计划了。
因为无意中知道了STEAM教育模式,被这个理念吸引了;
因为在和其他家长交流的过程中,发现人家六年级的孩子已经独立完成初中物理实验了;
因为希望孩子在未来具备足够的生存技能。
说焦虑也好,说STEAM模式很先进也罢,总之不是坏事。
STEAM是现在比较流行的教育模式,S=science (科学) T=technology(技术) E=engineering(工程) A=arts(艺术) M=mathematics(数学)
这种模式说复杂一本书都不够讲的。
说简单就是以一件事为起点,让孩子了解科学道理、技术实施、工程设计、艺术创造、数学应用等概念,他以后不一定要成为专业的教育学家,能在小时候建立起宏观概念就很了不起了。
细节吗,留给长大后的他去处理吧。
有些人无论是工作或者学习都容易陷进知识的误区
你只是在这个阶段需要使用它,而不是要称为研究它的专家,够用就好。
如果你真的对它深层次的知识感兴趣,再去挖掘他不迟。
“分清主次,抓主要矛盾”---*
关注我,带你在python的世界走的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