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公司如何使用数十亿人的个人数据?

被推送、被记录、被打标签、被索引、被简报、被盘问、被编号……所有这一切都是互联网公司的日常行为。

数据收集产业,这个靠着从社交媒体和移动设备上搜集信息片段获利的行业,影响每个人的生活,却不受任何有意义的监管审查。

 

互联网公司如何使用数十亿人的个人数据?

 

上周,位于奥地利维也纳的文化倡导组织 “破解实验室( Cracked Labs)”,发布了一份长篇报告,称“数字环境下,个人频繁被调查评估,被分类编组,排名排位,编号量化,包含/排除,并由此被区别对待。”

该报告题为《日常生活中的大规模监视:公司如何收集、组合、分析、交易、使用数十亿人数据》,探索了数据收集生态系统,阐明了公司企业是怎样收集及使用消费者信息的。

实现企业数据操作透明,依然是解决数据公司和数据相关个人之见巨大的信息不对称和权力不平衡问题的先决条件。

“除了企业透明度,公众更好地理解当今无孔不入的跟踪和分析技术,以及它们对个人和社会的广泛影响,也是非常必要的。”

“信息不对称”和“权力不平衡”这样的词汇,暗藏知识经济下暗箱操作的后果:沦为信息掌握者的受害者。

零透明度

赌博界有句至理名言:如果你发现不了赌桌上谁是那条容易上钩的鱼,那么你自己就是这条鱼。这句话同样也适用于知识经济社会,无知的人输掉一切。

人们根本不知道数据是怎么被买卖,以及如何被用于使人们做出影响其生活的决定的。在这方面,透明度几乎为零。在决定自己分享出去的信息时,基本很少有人清楚知道这些数据会被如何使用,又会对他们产生怎样的影响。

比如说,个人手机的使用有可能影响到贷款额度。“破解实验室”的报告描述了新加坡Lenddo贷款公司是怎么基于线上行为计算信誉的。这家公司会评估来自电信公司、网站和社交网络的移动数据、浏览器数据、应用数据、交易数据。

甚至计算机鼠标点击数据,人们网页表单填写方式的数据都有。这种方式下,手机电量经常不足的话,就有可能影响到个人信用评分。相对的,维护非常良好的智能手机,也有可能因为特别稳定,会在系统中别标为异常。

预测个人健康风险

报告还描述了大公司利用数据代理商处买来的消费者数据做预测的事。世界第五大保险集团英杰华集团与德勤会计师事务所合作,利用传统上用作市场营销的消费者数据,为6万名投保人预测个人健康风险,比如糖尿病、癌症、高血压和抑郁等。

显然,有数据的公司胜算大了,没数据的公司胜算必然就小了。“破解实验室”报告中链入的一份德勤文档甚至提到,拉斯维加斯赌场利用预测性分析估测赌徒“离桌”的痛点所在,供赌场员工以免费餐券进行干预,留住赌徒。

庄家永远是赢家,在知道可以用免费食品留住赌客再赌几把的时候,庄家能赢得更多。

该报告将智能手机称为无处不在的数据收集的最大贡献者,但报告着眼点超出了苹果、谷歌和Facebook,以及它们各自维护着的数十亿客户资料。

报告触及信用报告机构和数据整合者,比如安客诚和甲骨文。自从甲骨文收购了AddThis、BlueKai、CrossWise和Datalogix,这家公司在主流数据库供应商之外,又添了主要消费者数据提供商的标签。

然后,媒体公司、电信公司、互联网服务提供商、零售商、连锁酒店、航空公司和金融公司,统统都有意收集消费者数据并以之获取最大利益。然而,公司企业对数据热情高涨的同时,个人却对自身数据会被怎样使用毫无所知。

今天的数字世界里,消费者从不知道自己的行为是否会触发这些互联不透明系统有所动作,不清楚这将如何导致他们被利用,到最后,这因果链又将会如何影响到他们的情绪和行为。



本文转自d1net(转载)

上一篇:linux mysql服务基础操作(二)


下一篇:小程序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