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络视频已经进入黄金发展时期,数据研究机构骨朵传媒发布的《2016年网生内容产业发展研究白皮书》中显示,截至2016年12月,我国网络视频用户规模接近5.5亿,市场总规模可达600亿元。可以预见的是,在2017年这个数字也一定会持续走高。
如此大的市场规模,一定需要海量的、优质的、多元的内容来支撑。
从内容生产的角度来看,视频可以分为UGC(用户生产内容)、PGC(专业生产内容)、OGC(职业生产内容)。OGC大部分为长视频,比如电影、剧集、综艺、动漫等,网站或APP通过版权购买和用户付费观看的模式来经营,偏向于头部效应;部分意见领袖通过精心的策划、专业的制作所产生的腰部内容,则被称为PGC,这类视频可以用来补充OGC内容,提升平台内容可看度,形成兴趣群体和粉丝;而移动端兴起,素人用户在通过短视频APP的随拍随传,则产生了大量的UGC内容,海量的UGC内容发挥着长尾效应,为平台创造价值。以上三类内容有着明显区别同时也密不可分,组成了视频内容的整个内容生态。
纵观全网,OGC市场已经非常成熟,具有一定实力的平台都加入了这场对好版权大IP的争夺战,希望能通过好的作品和明星效应吸引和留住用户。但是因为其绝大部分为精致的长视频,OGC也有着极高的入行门槛、漫长的制作周期等特点,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财力。在社交媒体热潮,长尾效应的互联网信息模式下,如果还有更好的路,那便是从PGC和UGC入手了。通过挖掘和整合PGC、UGC内容,或者二次加工OGC内容,迅速制作出更具可看性的短视频,在平台沉淀内容和话题,并借助社交媒体进行分享,获取更多用户,这是一条已经被淌出来的路。
那作为平台方的视频内容二次创作,又有以下几个难点:
第一,相对图文模式,视频的制作门槛高。需要更专业、更具审美观的视频剪辑人员,花费更长的时间和精力来产出内容。
第二,市面上绝大部分视频制作软件操作复杂,生产内容效率低下,无法实现人工智能化。即使是非常资深的视频剪辑师,生产1分钟的短视频也需要2-4小时之久。
第三,视频和视频之间的衔接搭配,渲染特效的添加,过分依赖剪辑师个人的审美和积淀。而剪辑师的专业水平又参差不齐,这就导致了产出内容的质量、风格的严重不统一。
为了解决问题,视频云端编辑产品应运而生。国外已经有Wochit在线编辑系统成功运营。而在国内,拥有实力雄厚的底层技术与全链路的视频能力支撑的云计算厂商阿里云则抢占了这一市场先机。
近日,阿里云率先推出了视频云剪辑功能。作为一款操作简单、功能齐全的PC端视频剪辑工具,针对短视频应用场景,提供丰富在线编辑与素材管理功能,可以帮助运营人员快速制作有趣、有料的视频内容。
借助云剪辑平台,客户不用自己去搭建庞大的线性编辑工具,也不用购买复杂的视频剪辑软件。通过阿里云提供的剪切、拼接、遮标、合成、横幅文字等一系列功能,可以高效、*的创作视频,即使是普通的运营人员,也可以快速上手,在2分钟之内制作出一段PGC水平的短视频。大大的降低了视频制作的门槛,也成百倍的缩短了制作时间,提升了内容生产效率。
下面我们看看短视频是怎么被快速制作出来的。
云剪辑后台提供可视化的操作界面,可以便捷的进行素材管理、编辑和预览操作,一键生成视频。编辑人员通过选择并拖动视频素材区的视频到时间轴,目前单次视频编辑过程,最多可以支持20段视频合成。进入编辑状态后,可以对视频进行基础的首尾剪切、任意位置剪切、删除片段等操作。
文字横幅和遮标也是视频剪辑中常用到的两大功能。在后台中,编辑人员选中时间轴中的视频,视频素材区就自动切换到编辑状态,可以输入文字,设置字号、颜色、透明度等属性,并调整横幅位置,为视频添加合适的字幕。同样,选中视频后,可以在素材区启用遮标,遮标的区域和位置可调。
功能不止如此,云剪辑主要服务于传统广电行业、传媒公司、新媒体平台、在线视频平台及短视频内容聚合平台等所有有视频快速剪辑需求的企业和个人。所以,为了迎合大众偏好泛娱乐内容的口味,从更专业的角度解决客户的问题,阿里云还将基于大量的需求调研和C端市场验证,推出海量的音乐、滤镜、动态与静态贴纸,气泡字幕、转场特效等素材库,并可以根据客户的需求进行定制接入和开发。编辑人员再也不用去苦苦寻找素材,只要在库中选择合适的素材,一键配置,就可以对视频进行大改造,使其更加吸引年轻人的眼球。
借助阿里云的视频云服务体系,客户还可以一并开通视频采集合成、上传转码、鉴黄审核、云端存储、加速分发、安全防护、播放等全链路功能,像搭积木一样按需选择服务模块,零代码组建视频系统。
作为平台方,将你的难题和压力通通交给专业的云服务厂商来解决,把更多精力投入到核心业务本身,加速内容的创新发展,产出更多优质的PGC短视频内容,打造IP和品牌,才能快速把握风口浪潮,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