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G和智能手机的快速普及带来了移动互联网应用的空前繁荣,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从 4G的发展现状来看,不限量套餐已经成为主流的资费模式。随着用户月均流量的快速增长,网络不断扩容并不能带来相应的收入增长,个人市场传统的流量经营模式遭遇瓶颈。为了支持自身的持续发展,运营商需要“开源节流”,寻找新的市场空间,培育新的增长模式,同时降低网络运维和建设的成本。NB-IoT/eMTC是运营商在 4G时代面向低速率、低成本和低功耗的物联网市场的一次尝试,试图突破一个海量的市场空间。面对差异化和碎片化的物联网应用市场,NB-IoT/eMTC难以完全满足需求,5G通过全新的空口能力(低时延、高可靠等)、灵活的网络架构、端到端的网络切片和移动边缘计算等,将进一步深度赋能垂直行业应用,加速社会的数字化转型。
人类社会的发展经历了机器化、电气化、信息化 3次工业革命:蒸汽动力技术和铁路建设触发了第一次工业革命(18世纪 60年代至 19世纪 40年代),这一时期诞生的现代工厂、城市经济及世界新阵营,引领人类进入机器生产时代;电力和内燃机的发明与应用触发了第二次工业革命(19年纪 70年代至 20世纪初),这一时期诞生的大规模工业生产、多样化产业结构新形态,推动人类社会迈入电气时代;计算机、互联网技术和空间通信技术共同触发了第三次工业革命(20世纪四五十年代至 21世纪初),这一时期诞生的空前发展的社会交流、新的商业模式及大幅跃升的全要素生产率,推动人类步入信息时代。纵观人类工业革命的历史,我们发现实现工业革命越来越依靠多项技术创新的叠加式主导和浪潮式推进,越来越难以通过个别技术的突破或个别产业的增长实现,集群式技术的融合是工业革命发生的重要催化剂。今天,第三次工业革命方兴未艾,随着移动互联、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边缘计算等新技术的集体涌现,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主要特征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已加速向我们袭来,推动着整个社会经济走向数字化[1]。
一般认为,数字经济是指以数字化的知识和信息为生产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为主要载体,以信息通信技术的有效使用为提高效率和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推手,从而形成的完整、综合、融合并克服了时空限制的现代经济活动。数字经济是新的产业革命下的新型经济形态,是以数据为主要生产要素的先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间的深度融合,是继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之后的新型、更高层次的经济阶段。美国经济学家唐·塔斯考特首先在《数字经济时代》一书中提出数字经济的概念。美国商务部先后出版了《浮现中的数字经济》和《数字经济》等研究报告。2016年中国G20峰会上,首次将数字经济列为峰会的重要议题,并通过了《G20数字经济发展与合作倡议》。2018年阿根廷 G20峰会上,数字经济被列为主要讨论议题。数字经济正促使全球加速步入数字化社会。我国*相继出台《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和《“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等重大战略规划,作出建设数字中国的战略决策和总体布局,将使得我国步入数字化社会的进程进一步加快。数字经济是随着信息化技术革命的深入发展而产生的现代化经济形态[1]。
经济社会的数字化转型进程正在加速,并呈现出“五纵三横”的新特征[2]。预计到 2025年,在“五纵”的推动下,中国数字经济规模将达到 60万亿元;而“三横”将带来国内软件和信息服务业 13万亿元的收入规模。
“五纵”是当前信息技术向经济社会加速渗透的 5个典型场景:一是基础设施数字化,信息技术向基础设施建设运营全生命周期渗透赋能,使基础设施更加智能、高效;二是社会治理数字化,基于社会化大数据的应用创新和精细化管理决策贯穿于社会治理各环节,加速治理模式由人治向数治、智治转变;三是生产方式数字化,通过优化重组生产和运营全流程数据,推动产业由局部、刚性的自动化生产运营向全局、柔性的智能化生产运营转型升级;四是工作方式数字化,远程办公应用加速普及,线下集中的传统办公模式将向远程协同常态化的新办公模式不断演进;五是生活方式数字化,数字生活应用沿生活链条不断延展,从满足规模化、基础性的生活需求向满足个性化、高品质的生活体验升级。
随着疫情下经济社会数字化进程加速,线上化、智能化、云化平台逐步成为全面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产业级、社会级平台,并呈现出横向扩张延展的新特征。 “三横”是当前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的三大共性需求:一是线上化,“永远在线” 打破物理空间和网络空间的边界,拉动连接规模持续增长;二是智能化,全量数据挖掘重塑资源配置和生产运营逻辑,成为关键生产要素;三是云化,云基础设施由“中心”向“中心+边缘”结合的立体布局转变,成为产品服务交付的基本 载体[2]。
整体来看,“五纵三横”体现了信息技术正由局部相关领域向经济社会各领域广泛深入扩散,将进一步促进社会创新水平的整体跃升和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也将开启信息通信业发展的新阶段。
4G依靠其大带宽带来了移动互联、大数据应用等的快速发展,而5G由于其多场景、多指标的设计理念,可以作为桥接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和边缘计算等技术的中枢,有效催化创新技术的体系化,加速社会经济的数字化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