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微信公众号推送的一道面试题,发现了闭包的问题,学习时间短,从来没有遇到过这种问题,研究一下。
Python函数作用域
global:全局作用域
local:函数内部作用域
enclosing:函数与嵌套函数之间的作用域
build-in:内置作用域
#global
age = 60#全局变量 def func():
age = 40
#对于func来说是函数内部变量,对于in_func来说是enclosing变量
print('func-->',age)
age = age-40
print("func-->",age)
print('%x' % id(age))
def in_func():
print('in_func-->',age)
return in_func
f = func()
f()
print(f.__closure__)
age = age-40#全局变量
print('global-->',age)
func--> 40
func--> 0
65d0c690
in_func--> 0
(<cell at 0x000001C4545F0C78: int object at 0x0000000065D0C690>,)
global--> 20
对于enclosing作用域,f = func() 就相当于f = in_func() 然后in_func()会运行,但是我之前的func函数已经运行完了按道理系统会回收func函数所定义的多有东西,为什么还会打印输出呢。
因为in_func函数被返回,不会被回收,引用计数不为零。在infunc函数输出时会查找本地,然后嵌套,然后全局。当查找到嵌套的变量是发现了age。
由于发现了enclosing变量,infunc函数就会把这个变量放到自己的属性中,代码运行结果的输出可以证明,infunc函数的闭包变量的地址和func函数的age属性的地址一模一样。
这个就可以称为闭包。也就是内部函数中对enclosing作用域的变量进行引用。
那么Python怎么创建闭包:
1、函数必须有内嵌函数
2、函数必须返回内嵌函数
3、内嵌函数必须引用enclosing作用域 的变量
那么接下来的装饰器就是闭包的一个典型的实现。。
装饰器的作用就装饰一个函数,通俗的讲就是对已有的函数进行功能上的拓展,但是不能改变被装饰函数的源代码,不能改变被装饰函数的调用方式。
因为可能你的代码已经被放到线上运行,或者你的函数已经被别的部门调用......种种原因吧
先看看简单例子:
def foo():
print("in the foo") foo()
deco_1
举例很简单就是运行了一个函数,输出为“in the foo”
假设我们现在有了一个需求,我们需要知道这个函数运行了多长时间,怎么办?
很简单嘛!加一个函数 timer ,将 foo 函数作为参数传进去就好了啊。
(为了体现运行效果,加入了睡眠3秒,所有这个不能算改变源代码哈)
import time def foo():
time.sleep(3)
print("in the foo")
def timer(func):
start_time = time.time()
func()
stop_time = time.time()
print ("run time :%s"%(stop_time-start_time)) #foo()
timer(foo)
方法一
但是这个方法也不好啊,因为你改变了函数的调用方式啊
原来是 foo() ,现在是 timer() 这个就有问题了。
于是我们就模仿上边的方法,写了嵌套函数,然后最终调用还是foo()
如下啦:
import time def timer(func):
def wrapper():
start_time = time.time()
func()
stop_time = time.time()
print ("run time : %s"%(stop_time-start_time))
return wrapper
def foo():
time.sleep(3)
print("in the foo") foo = timer(foo)
foo()
这段代码就是一个简单的没有参数的装饰器了。。。
逐行解读一下,当我们运行 foo = timer(foo) 时 timer函数先运行def wrapper 把wrapper函数刷入内存,但是并不会执行,然后return wrapper函数名给foo,那么此时函数名wrapper就和函数名foo指向同一个内存地址了。这句话就结束了。
下边一句foo()就相当于wrapper()。然后运行wrapper函数。此时那个func参数,就是内存地址为之前的foo的那个地址,所以这句话就是wrapper函数运行调用了以前的foo函数。。。。
有点绕,当时学的时候可以说的一脸XX啊。在pycharm中加断点调试会看的更清晰。
但是Python觉得这么写代码还是多,于是搞出了一个叫 语法糖 的东西。。就是下边这个样子
import time def timer(func):
def wrapper():
start_time = time.time()
func()
stop_time = time.time()
print ("run time : %s"%(stop_time-start_time))
return wrapper @timer#语法糖 其实就是相当于在调用foo函数前加了foo = timer(foo)这个代码
def foo():
time.sleep(3)
print("in the foo") #foo = timer(foo)
foo()
顿时高大上了不少哈
简单装饰器就写完了,但是这个装饰器基本上没有什么卵用......
函数运行正常都有参数吧。。。
所以上边的都是铺垫,接下来进入正戏了:
模拟一个用户登录验证的小程序
def verify(func):
def wrapper(username,passwd):
if username == "sunqi" and passwd == "":
print ('verify successful')
func(username,passwd)
else:
print ('verify faild...')
exit()
return wrapper @verify
def login(username,passwd):
print ("welcome!") if __name__ == '__main__': user = input("username >>:")
password = input('password >>:')
login(user,password)
后续还有带参数的装饰器
还有那个没懂得面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