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讲的是业界大佬热议 云计算如何实现安全落地,3月22日,第四届中国云计算峰会在北京亮马河会议中心召开,作为业界重要的会议,IBM、微软、Oracle、NetApp等悉数到场,并发表精彩演讲。面对即将落地的云计算大潮,各家信心满满,会上就目前云计算所处的阶段及云计算创新方面的内容,各家展开激烈讨论。
第四届云计算中*会
主持人:请大家用一句话来谈谈认不认可中国的云计算已经到了这样一个阶段?如果认可的话,最重要的象征是什么?如果不认可,中国云计算的方向是什么?
梁志辉: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应该就是高效运维,所谓高效运维可以从企业角度来看,企业怎么样优化IT设施、提高性能、提高效率、减少投入。还有一个就是从企业业务转型来看,业务转型就需要新的经济模式、业务模式的变革。所以,今天不管是在中国,还是在全球,云计算的发展都是围绕着高效、运维和企业的业务转型。
吕罗文:对于云计算的思考站在金融行业做一些思考,我觉得中国金融市场的改革,缺少一个大型的金融资产超市这个大的平台。我也在思考这个问题,有什么技术架构可以把虚拟市场建立在大的IT平台上,我们从去年就在探讨这个问题,金融资产是一个虚拟的资本,虚拟的资本能不能建立在虚拟的云技术平台上?这个话题不能完全今天就说能,但是我觉得今天可以尝试,我觉得可以开始做。
梁戈碧:我是非常看好的,用两个形象的话来说:躁动不安,风起云涌。从用户的角度来说,今年和去年比用户对云计算的兴趣和需求大幅度增加。两年前可能非常持怀疑态度,今天已经不一样了。从企业云平台的这个企业来说,有的已经走得很前沿了,从最早到今天的PaaS,国内已经有很多领先的企业做的不错,他们是领头羊的作用带动一大批躁动不安向前走的人,最后会正规化,最后会创新。
宁家骏:前面几位嘉宾说的同感,对于我个人而言,我们国家的云计算还是迎来一个很好的发展机遇。有几个佐证:一是地方*推动云基础基础设施,因为各地都把它作为发展自己GDP的主要指标;二是骨干的大型企业是云计算的现行,比如腾讯、阿里巴巴;三是行业数据的集中和协同,发展行业云,实际上他们可能没有过多地标榜怎么样做,但是实际上他们正在做;四是*在推动智慧城市建设中,城市云是发展我们国家云计算的主要模式。
喻思成:我觉得云计算的确可以加速商业变革,一个是模式,一个是技术,我个人觉得我们需要理性看待云计算。从模式上来说要有更多的创新,无论是电信还是*,还是民企,有更多的创新模式。另外就是技术上的创新,因为最后都要落地到技术上,通过虚拟化技术或者其他很多技术让它得以落地。这两个关键能够打通,我们就能够很理性地得到云计算的一些汇报。
主持人:我们刚才看到了很多产品和方案,今天看到了一些实例,用户最需要知道的是我应该怎么做或者别人怎么做的,我应该根据他什么样的成功经验去做?你认为你看到的最成功的案例是什么?你觉得最应验吸取的经验是什么?像吕总也有自己的规划,包括金融资产云的平台,是不是也可以结合自己的实践谈一下打算怎么做?或者哪方面是你们准备做的关键点?
梁志辉:我是在IBM中国软件开发中心,几年前软件中心就实施了内部的开发测试云,几年前我们面临的一个业务问题在哪里?企业认为都有自己的开发团队、开发中心,资源是最宝贵的,我们有人力资源、人才,还有机器设备、网络、服务、宽带。通常资源分配起来容易,但是回收难,还有一个对社会全方位生命周期的管理,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挑战。
怎么解决呢?我们就把两岸三地的开发资源统一整合到一个平台上来,这是我们一个集中式的云计算平台,包括服务器、网络、中间件、开发工具。通过这样的一个云计算平台真正提供给大家的好处是什么呢?第一,分配、回收达到的自动化,达到了监控管理,使得生产效率或者机器的使用率有了很大的提高,基本上我们都能达到70%以上;第二,客户、使用者、开发者满意。通过这样的方法,我们真正地提高了效率。这是我们数据中心或者开发中心的高效运维,从云计算的商业价值来看的话,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再结合这几年实施的案例,接纳起来比较成功的云的应用有四个方面:1,数据中心的自动化高效运维;2,建立云平台,现在从*角度、企业的角度增加样把孤岛信息整合起来,变成一个跨部门、跨地区的?这样做就需要一个平台。企业不同部门之间、不同组织之间、不同应用之间将来要实现信息的融合、信息的共享也需要这样一个平台。所以,要建一个平台,建平台要IaaS层、PaaS层;3,提供相应的云服务,有需求,有市场,就要有人来提供这种服务。像现在很多运营商的ICD也在转型,从过去传统上卖资源、卖宽带转变提供服务,很多国企也逐渐地对行业、对企业的优势贡献出来提供服务。4,把服务逐步放在云上,怎么样应用?要靠行业经验、流程驱动我们的使用。
所以,结合起来,这四个方面是我们认为能够使得云真正落地、数据中心的运营、建立云平台、提供云服务,把应用逐步放在云上这四个方面。
吕罗文:一个是云计算,一个是云服务,从我这个行业这样看一个问题,在国内金融机构上大都还是IaaS这方面,云计算的运营比较多一些,包括以数据中心为主,为金融中心提供灾备、数据中心的托管服务。从金融行业的视角来看,如果云落地了,灾备、数据中心、托管服务已经开始做起来,
从应用的角度上说云的落地,刚刚开始做一些尝试,我的了解可能不是很全面。我们这块在今年做一个尝试,中国的一条街很出名,叫金融街,其实它像华尔街一样,其实是金融财富总部的一个代名词。去年在*中就开始运作这件事情,搭建一个云计算服务的金融平台街,把中国大量的非股票类的金融资产放在这个平台上,形成各种各样的大的金融超市,每个超市里面可以建信托产品、理财产品这样小的集合超市,把产品金融超市建立起来,把产品当作货物摆到电子商务平台上。这个货的摆放是一个虚拟的,我们和信托业协会谈,信托的很多产品是可以放在信托公司自己发布出来的,而不一定是在这个平台上,我只是一个虚拟的结合。在我的理解中,我们可以把云服务做成一种参与度非常广的,中国这么多不同的金融机构(银行、信托、保险、券商、租赁公司、金融消费公司),他们大多数服务、理财等很多东西都是为中国的投资者提供服务。中国现高端客户的已经算一百多万了,需要找到一些投资理财产品,如何找?有没有大的平台支撑?我们如果把它都放到金融超市里面,能不能像苹果一样做一个集成,把所有的理财应用都放在这个平台上,把全国100多家的信托公司、300多家的城市商业银行都往里面放?这个平台就比较大了。这是*的金融服务业需要思考的,为什么中国这么想推云计算云服务平台呢?我们大量的资源是分散在各个地方的,通过虚拟化的技术可以把这些资源集中起来,为社会所用,形成高效的信息集散地,形成信息高地,这样就便于信息的低成本地找到,而且可以很快速地交易。
这是我们在打造网上金融街项目一直思考的问题,包括它最后的成交模式怎么样,这里面的话题非常多。今天的时间有限,我的考虑就是云服务在行业里要锁定某些行业,我认为在中国云计算应该先锁定一些成熟的行业或者是贴近社会应用的行业起来。举一个例子,我和信托公司谈,信托产品都是自己发布自己的信托产品,而且它的很多持有性产品转让的人也不知道下次转让给谁。如果把所有的信托产品放在一个集散地中,信托公司都是一个参与者,我们来发布我的信息披露,通过一个有序的方式形成信息流转的机制。这样,这些信托产品社会上的很多投资者就会找到,可以提供给这些人。这样的服务很多都可以探索,这种业务的模式我认为大有可为。我觉得金融业里面缺少金融界里面的阿里巴巴。希望能够把金融业里面大的云平台做起来。
梁戈碧:我觉得最好的案例永远在前面,我就讲云里面最关键的是两块,一块是应用,怎么样做出有创新的应用?就像当年互联网出来以后出现了这么多的创新公司,怎么样利用创新带来一片新的天地?另外一块就是服务,怎么样把云计算做成真正的服务,像今天用水用电那样简单,那么不经意,服务就到家了。这两块我觉得是大家下面可以共同关注的地方。
宁家骏:凡是应用目标越明确、相对简单的云的服务,越容易成功。理论上说,当然,我们云计算主要是将来推进资源的共享、资源配置的优化。但是,在目前我们国内的情况,凡是涉及到跨部门、跨领域的云计算应用,它其实推进实现的难度是比较大的。这方面凡是从事应用的企业或者部门对其中机制上的困难,要有足够的了解。
喻思成:从技术上来说,技术已经比较成熟,任何一个生产力的源头其实并不在于源头,而在于需求,只要需求在那,技术最终会跟上。现在云计算最主要面临的是如何创新,最主要的是业务模式的创新。对于业务模式的创新,有可能是企业内部的,有可能不是为企业服务,是为个人服务,比如我们现在看到的Gmail等等。由于业务模式创新从而把技术带上来,后者往往不是最核心的,最核心的往往是前端,一个*、一个企业、民众的需求,怎么样把这样的一个模式创造出来?而创造出来的模式往往是能够挖掘出我们现在还不存在的需求。这种不存在的需求往往需要一个卓越的企业家告诉客户需要什么。
所以,前面几位无论是从产品来说,还是从企业来说,还是从个人来说,都提到了很多很好的例子,这些很好的例子都可以进一步挖掘,把它实现的时候会可以带来很多垂直行业的革命,所以我在这方面非常看好,不仅仅是为了建造云而建造云,如果仅仅是为了建造云城而没有应用的话,本身的意义不是很大。
主持人:非常感谢各位,这一论无论是从创新、服务、具体跨部门的难度上,都给了我们很多经验和启发。下面如果大家对几位专家提到的话题感兴趣或者请教的还可以具体讨论,时间关系我们就到此结束。谢谢
原文发布时间为:2012-03-22
本文作者: 于泽
本文来自云栖社区合作伙伴IT168,了解相关信息可以关注IT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