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进行Visio二次开发之电气线路停电分析逻辑

停电分析,顾名思义,是对图纸进行停电的逻辑分析。在电气化线路中,一条线路是从一个电源出来,连接着很多很多的设备的,进行停电分析,有两个重要的作用:一是看图纸上的Shape元件是否连接正常,二是看哪些设备有电无电。通过给有电的设备一种颜色(如绿色),无电的设备一种颜色(如红色),那么就可以很明显地看到通电的不同变化。
对一张Visio绘制的电气线路图,我们如何进行停电分析呢?下面我们看看相关的序列逻辑先。
C#进行Visio二次开发之电气线路停电分析逻辑
在上面的序列图中,主要实现了这样的思路:
停电分析是通过保存设备相关连接信息到数据库,以电源(如飞达)为起点,对设备信息进行线路的拓扑分析,把分析保存到数据库中,然后获得拓扑模型中有电的设备,对图纸的设备颜色进行更新(有电为绿色,无电为红色),如果撞电,则恢复所选开关的颜色。
C#进行Visio二次开发之电气线路停电分析逻辑

由于以上的关系表,只是对一个飞达进行了线损模型分析,因此只会存在一个-1即飞达的情况,其他ID都是和该飞达相关联的下游设备ID;如果我们找到每一个的设备ID和其父ID(上游设备ID)即满足要求。

Equipment为设备的IDConnectionShapes为关联的设备ID集合

1、  先在ConnectionShapes寻找有-1Equipment

得到下列模型:

 

ID

PID

1

-1

 

2、  下面再找1下游设备;在关系表中寻找Equipment=1ConnectionShapes有那些关联设备,发现有-12-11的上游设备,不能使用,因此剩下2,得到如下表。

ID

PID

1

-1

2

1

 

3、  继续找2的下游设备;发现2138710和其关联,12的上游设备,不能使用,剩下的列出来。

ID

PID

1

-1

2

1

3

2

8

2

7

2

10

2

 

4、  依次对38710进行分析,得到以下数据,下面先对3下游设备进行分析

ID

PID

1

-1

2

1

3

2

8

2

7

2

10

2

4

3

11

3

 

继续对411进行分析,先对11进行分析,发现11只有3相连,3为上游设备,结束;

再对4进行分析,如下。

ID

PID

1

-1

2

1

3

2

8

2

7

2

10

2

4

3

11

3

5

4

12

4

 

继续对5、和12进行分析,先对12进行分析,发现12只有4相连,4为上游设备,结束;对5进行分析,如下。

ID

PID

1

-1

2

1

3

2

8

2

7

2

10

2

4

3

11

3

5

4

12

4

6

5

 

继续对6进行分析,有13相连;继续分析13下游设备没有,结束,得到如下。

ID

PID

1

-1

2

1

3

2

8

2

7

2

10

2

4

3

11

3

5

4

12

4

6

5

13

6

 

5、  继续第上面步骤的分析,上面说到2下游设备有38710,还有8710没有分析,对8下游设备继续分析。

ID

PID

1

-1

2

1

3

2

8

2

7

2

10

2

4

3

11

3

5

4

12

4

6

5

13

6

9

8

 

9继续分析

ID

PID

1

-1

2

1

3

2

8

2

7

2

10

2

4

3

11

3

5

4

12

4

6

5

13

6

9

8

15

9

16

9

17

9

18

9

继续分析15161718发现没有下游设备,结束。
根据上面的分析结果,我们就可以得到线路的拓扑树状图,即一个倒立的树,分析的存储结果为下图所示。
C#进行Visio二次开发之电气线路停电分析逻辑
其中关键的ID、PID是用来在树之间漫游的,LoginIP用来区分不同用户的分析结果,BelongTo在多个电源通电的时候,区分不同的电源(即构造几颗倒立的树),其他信息用作辅助。注意:断开的开关,看成是树的分支终点。构造模型的时候不会记录该开关设备的信息,分析的时候会自动断层。
最后附上分析的结果,红的红,绿的绿,多好看,哈哈

C#进行Visio二次开发之电气线路停电分析逻辑

本文转自博客园伍华聪的博客,原文链接:C#进行Visio二次开发之电气线路停电分析逻辑,如需转载请自行联系原博主。



上一篇:《操作系统真象还原》——0.9 物理地址、逻辑地址、有效地址、线性地址、虚拟地址的区别


下一篇:MySQL普通索引和唯一索引到底什么区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