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基建”看5G?先过了这个坎儿再说

科技云报道原创。

近日,工信部召开“加快5G发展专题会”,明确指出要加快5G网络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一时间,5G成为了“新基建”的领头羊。

政策红利之下的巨大增量市场,不禁让人热血沸腾。然而,5G真的能带来与市场潜力相匹配的收益吗?

“新基建”看5G?先过了这个坎儿再说

在此次疫情防控中,5G有着非常抢眼的表现,几天内就完成了火神山医院和雷神山医院的5G基站建设。后续的复工复产中,5G也为一部分线上办公、线上教育提供了通信基础。

同时,“新基建”政策的引导,让5G又一次成为通信行业的重大利好。

据中国信通院,预计2020年到2025年,中国5G商用将直接带动经济总产出达10.6 万亿元,间接拉动经济总产出达24.8 亿元,将直接创造超过300 万个就业岗位。

5G的建设将进一步促进数据中心、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其他新基础设施建设,因此5G被很多人看作是“新基建”第一枪。

在近期的工信部专题会上,三大电信央企和铁塔公司都纷纷表示,今年将积极加快5G建设。

那么,我国目前5G基站建设进度如何?在巨大的增量市场下,5G能否成为三大运营商的一本万利?

“新基建”看5G?先过了这个坎儿再说

如期推进的5G建设

事实上,在5G建设大潮下,三大运营商都在抓紧时间“交作业”。截至2月底,我国80%的5G网络建设按计划实施,三大运营商已在全国开通了15.6万个5G基站。

在此次工信部专题会上,三大运营商汇报了5G基站建设的最新进展。

中国移动表示力争2020年底5G基站数达到30万,确保2020年内在全国所有地级以上城市提供5G商用服务。

从中国移动一期5G基站规模看,截至2月底,已建设开通超8万个5G基站,包括286个疫情防控重点区域5G基站。

在会议当天,中国移动启动了5G二期无线网主设备集中采购,范围涉及全国28个省(市、区),总采购规模超过23万个5G基站。

一期和二期加起来,5G基站数量为31万个,符合中国移动2020年5G基站的建设计划。

中国联通董事长王晓初在会议上披露,截至3月5日,中国联通累计开通约6.6万站,其中自建开通4.3万站,共享电信2.3万站,双方合计开通共建共享基站5万站,基本完成了第一阶段的并网目标。

中国电信表示,目前已累计开通7.4万个5G基站。为进一步加快5G建设,3月10日,中国电信联合中国联通发布了“2020年5G SA新建工程无线主设备联合集中采购项目集中资格预审公告”,预计采购规模不少于25万站。

不仅如此,5G独立组网的建设也在加速中。中国移动率先启动独立组网设备招标工作,力争在第四季度实现5G SA网络的商用。

3月5日,中国移动发布2020年5G SA核心网新建设备集中采购招标公告,涉及全国8大区/31省公司,总限价48亿元。

从全球5G建设速度看,首个商用5G的国家韩国计划在其85个城市建设23万个5G基站,第二个商用5G的美国则计划建设60万个5G基站。

而中国,按照目前的建设进度和三大运营商的招标情况来看,2020年将突破60万个5G基站。

可以看到,无论是实际的5G基站建设数量,还是5G网络整体规划,我国在5G基础建设方面处于遥遥领先的位置。

“新基建”看5G?先过了这个坎儿再说

昂贵的5G基站

5G即将在2020年大放异彩,然而却少有人看到5G基站建设的主体——三大运营商的压力。

中国移动董事长杨杰曾表示,5G的建设成本比较高,一个5G基站是4G基站的3倍左右。

据悉,刚开始5G试商用阶段的单基站价格约为50万至60万元,5G部署成熟期的单基站价格会降至30万至40万元。

除了基站外,5G网络的部署还包括传输网、核心网,传输网折合到单个基站上的成本约为5万-10万元,5G核心网在部署初期的单城市造价约为1000万-3000万元。

即便未来5G基站价格会下滑一半左右,国内要建设完整的5G网络,也需要数百万5G宏站及上千万的小基站,算下来投资成本至少也要2-3万亿元了。

随着5G基站投入规模使用,电费开支也将直线上升。

有专家表示,2018年全年三家运营商的移动基站共耗电约270亿度,总电费约240亿元。在同样覆盖情况下,5G网络的能耗将达到2430亿度,电费将达到2160亿元。

不妨算一下,2018年,中国移动净利1177.81亿元,中国联通净利102.57亿元,中国电信净利212.1亿元,三家利润总额1492.48亿元。

2160亿元的电费,意味着整个通信运营商行业的利润将被全部吃掉,还将巨额亏损668亿元。

换句话说,5G基站的大功耗带来的巨额用电成本,将是5G运营成本最大负担之一。

有运营商内部知情人士透露,当前5G基站大部分是升级改造的,因此现有基站的供电能力无法满足需求。

按照现在广深两地超过1万个基站的布点计算,仅是电费,一个月运营商们要支付的成本就高达亿元。所以在5G还未正式商用时,大部分5G基站都处于关机状态。

“新基建”看5G?先过了这个坎儿再说

逐渐下滑的营收

虽然2020年被业界普遍称为5G规模化商用的一年,但是三大运营商的营收出现逐渐下滑,无疑让5G建设显得捉襟见肘。

3月19日,中国移动发布2019年财报显示,截至2019年12月31日,中国移动运营收入为人民币7459亿元,其中,通信服务收入为人民币6744亿元,增长仅0.5%。股东应占利润为人民币1066亿元,同比下降9.5%。

这是继2015年财年后,中国移动再次出现年度净利润同比下降。

个人市场方面,2019年中国移动的净增用户数继续下滑,移动ARPU(每用户平均收入)为人民币49.1元,与2017年和2018年的57.7元、53.1元相比,同样呈现持续下降趋势。

如此看来,受提速降费、市场饱和、激烈市场竞争以及4G流量红利逐步消退的影响,以中国移动为首的国内通信运营商仍未走出阵痛期。

其中,不限流量套餐是祸首,一开始是100多元手机不限流量,后来是相互降价,导致很多消费者认为4G资费就应该是这样的低价。此外,还有家庭宽带、IDC机架、机柜、云设施等,统统降价。

三大运营商“宁愿杀敌一千,也不怕自伤八百”的价格战,最终也体现在了业绩上了。

到了5G时代,在基础设施层面投入巨大的三大运营商,不得不提升5G通信费价格。目前为止,三大运营商推出的5G套餐,资费最低的5G套餐也在100元以上。

但是对于从4G时代走过来的个人用户来说,流量应该很便宜,而且可以更便宜。如此昂贵的5G流量,让5G用户望而却步,新用户增长速度也不如想象中的快。

显然,5G单基站下的有限用户,每月的通信费用支出连电费都不够支付,运营商不仅在短期内处于亏本状态,长期看这种成本压力会被更加放大。

一边是政策要求的提速降费、加快5G建设,一边是激烈竞争下的市场饱和、业绩下滑,如何端平这碗水,是三大运营商无法回避的难题。

“新基建”看5G?先过了这个坎儿再说

不打“价格战”

如今,在建设和运营5G这个问题上,三大运营商终于坐下来谈谈“价格战”了。

在此次工信部专题会上,中国电信董事长柯瑞文明确表示,中国电信坚决不打价格战,希望全行业共同推进共建共享,共同维护行业生态,共同繁荣5*业。

中国联通董事长王晓初在会上表示,中国联通与中国电信共建共享基站,截至目前初步估算双方共节省投资成本约100亿元,后续还将联合中国电信共建基站。

对此,工信部在会上也提出相关要求,其中包括:加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以及丰富5G技术应用场景,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等。

产业链企业协同发展自然不用说,不打价格战,能够让通信业回回血,齐心协力建设5G。

但更值得注意的是,如何丰富5G的应用场景。虽然5G有巨大的市场潜力,但是现阶段商业模式还不是很清晰。5G手机流量只是众多应用中的一种,如何开拓更多的5G商用场景,还有待摸索。

此次疫情开启了5G在医疗、防控、应急、物流等领域的应用,有望为5G相关应用大规模普及拉开序幕。

如能进一步找到5G的商用落地场景和盈利模式,那么未来三大运营商在5G上实现营收增长、减少巨额投资带来的经营风险,才能成为可能。

【科技云报道原创】

转载请注明来源:科技云报道

上一篇:疫情下“出圈”的RPA,会成为风口上的猪吗?


下一篇:边缘计算或将吞掉云计算,玩家们各怀心事谁会胜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