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是供应链金融的一剂良药吗?

区块链是供应链金融的一剂良药吗?


消费金融草长莺飞的时代结束,随着互联网企业下沉,供应链搭建需求上升,供应链金融的黄金时代正在到来。

数据显示,2020年我们供应链市场规模可达到20万亿,在此前景之下,众多企业都投身到了供应链金融,既有阿里、京东等电商巨头,也有海尔、国美等实体巨头,更不乏顺丰、天天等物流企业,已是群雄割据的局面。

银行供应链金融时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面向C端的共享经济、新零售等风口一个接一个,隔三差五就传出某某平台完成了或A轮、或B轮、或C轮几亿或几十亿的融资;TO B企业却没那么幸运。

供应链金融不同于面向C端用户的消费金融,非单一产品,而是围绕一家核心企业,全方位为产业链上的N个企业提供融资服务。供应链金融诞生,是为了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将未来的应收账款,仓储等作为质押物,为中小微企业提供资金支持,但由于银行贷款门槛高,中小微企业曾有一段难捱的日子。

除了核心企业和一级上、下游供应商能获得银行贷款外,二、三级供应商/供销商有巨大的融资需求,但所得杯水车薪,无法得到满足。银行的担忧也并不是没有道理。

一方面,央行的征信系统数据不够全面,银行只能依赖核心企业的控货能力和调节销售能力来评估融资范围,但银行业会担忧核心企业所提供的交易数据的真实性,因为EPR虽然篡改难度大,并不等于不能篡改,风控成本由此增加。

另一方面,不能凭信用借款的中小微企业虽能采用质押的方式申请贷款,但并不是所有商品都适用于这个选项,比如煤炭就无法准确估值,缺少有效抵押物的中小微企业融资也就更为困难。再加上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的账期非常长,为了降低风险,银行只愿意为上游一级供应商提供保理业务,为下游一级供应商提供预付款或存货融资。

互联网供应链金融时代:融资依然很难

银行不能满足供应链上下游二、三级供应商或经销商的融资需求,互联网供应链金融试图突破这一障碍,将传统产业链上的阻塞点打通,解决中小微企业资金流通困难的问题,但风控同样是互联网供应链金融平台最大的困扰。

中小微企业的平均生命周期很短暂,仅2.5年,企业破产倒闭者时常有之,而TO B服务的回报周期又比较长,互联网金融机构放贷给中小微企业需要承担非常高的风险,如何降低融资环节额风险正是互联网金融机构们头痛的问题,这也导致了在应收账款类、预付类、存货融资和信用贷款四种融资类型中,以应收账款类规模最大。

尽管大数据和AI在金融领域的应用已经相对成熟,也为风控问题提供了解决途径,基于电商平台的互联网+供应链金融,如蚂蚁金服等可以将淘宝天猫积累的客户信息、交易信息、资金数据等用于风控,京东金融和顺丰金融还拥有准确的物流数据。

但对于非自营+金融的供应链金融平台来说,由于企业与企业之间戒备心较高,数据并不如消费金融中的C端用户数据容易获得,需要通过历史交易来评级信用,在审核资格上则非常严格,比如网库金融融资条件之一为需要有不少于10次的线上交易作为审核依据,无线上交易则需1年内的购销合同并加盖公章。

企业不愿共享数据的原因,主要是担忧数据泄露,以及担忧财务、税务、员工工资等核心数据共通之后,在同行竞争中失势,毕竟对核心企业来说,金融只是板块之一,优先级也不高,为了金融业务要共享商业机密必然是不愿意的,也就增加了中小微企业打通数据的难度。

因此,在供应链金融中,只有头部企业的数据化较为完善,大部分企业都处在数据化非常落后的阶段,需要投入人力物力去验证真伪,风控成本较高,创业企业又缺乏物流、交易等海量数据支撑,布局供应链一直背负着巨大的风险。

成本高则是制约供应链金融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因素,供应链金融涉及多方交易,为了验证交易的真实性,金融机构需要投入巨大的时间和花费。由于供应链涉及的节点不一,多的时候甚至能跨越十多个地理区域,金融机构很难跟踪、调查清楚所有环节,难以验证产品和服务的真正价值。透明度缺失,对于有融资需求的企业来说自然也很困扰,一是融资时间变长,二是手续费便得昂贵,中小微企业不堪重负。

此外,金融对于想要加固、发展供应链的核心企业来的重要性愈加凸显,供应链金额平台融资又依赖于核心企业,核心企业议价能力和话语权高,当他们也涉足金融领域时,互联网供应链金融的地位则变得尴尬,比如海尔、苏宁就是自建金融公司的核心企业。

区块链,供应链金融的一剂良药

如今正是区块链风头正盛之时,区块链底层技术已逐渐成熟,并在供应链金融领域得到了应用。市场研究机构Gartner预测,至2020年,基于区块链的业务将达到1000亿美元,金融业、制造业和供应链管理行业将为区块链带来万亿美元级别的市场。

对信任之墙难以构筑的中小微企业来说,区块链可能是最能解决他们心病的一剂良药。对于创业金融机构来说,区块链技术也可能是入场供应链金融的途径和保障。目前国内已经有多家企业从区块链技术着手,布局供应链金融市场。

其次,区块链的不可篡改性也能为银行或互联网金融机构的风控系统补充,只要上链的数据均可追溯根源,金融机构能快速察觉企业的失信行为,节省了验证交易信息真实性的人力、物力成本。同时,信用优质的企业也能获得更多的融资支持,有效解决了中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最后,利用区块链技术搭建起来的金融网络,中小微企业也不用质押资产,就可以取得金融机构的信任,从而省去了漫长的资质审核时间,实现金融流转效率的提升,以及交易速度的提升。

区块链+供应链的成效,国内外区块链+供应链金融平台已用成绩证明。农业合作组织Ornua和塞舌尔毛衣公司,基于区块链完成贸易文件,将之前10天的贸易时间压缩到了几个小时;国内以太坊的测试网络自去年年底上线后,已经完成了超过一亿元的供应链金融交易额。

神化的区块链却并非万能

区块链解决了供应链金融的风控问题,以及产业链中企业无法构筑信任之墙的问题,但区块链并不是万能药,风控和信任问题瓦解之后,新的烦恼随之而来。

其一,区块链作为去中心化,集体维护的分布式系统,但规模越来越大之后,效率就会下降,区块链最成熟的应用项目比特币,就有运算时间的限制。

其二,目前以区块链解决供应链金融风控和信任难题的企业构建的均是公有链,而维持公有链的有效性,往往需要加入代币,智能合约又处在基础阶段,已存在几种已知漏洞,将会引发安全性问题。交易数据在链上完全透明,代币又是黑客的目标,币圈不少项目正是倒在黑客的攻击之下,因此存在密匙安全、隐私保护、拒绝保护、针对性供给等问题。

其三,中小微企业需要区块链记账,也有设置隐私加密信息的需求,解决这个矛盾,以区块链作为底层技术来解决供应链金融痛点的系统将复杂化。区块链在底层支撑方面并不完善,应用门槛较高,商业化恐怕还早。

其四,区块链+供应链金融平台其实也面临着互联网供应链金融时代,金融机构们所面对的难题,也就是企业一旦发现此模式的可行性,很可能会与平台解除合作,亲自下场,组建团队。

区块链本身不能解决风控问题,依赖的还是强势的核心企业,虽然当下区块链缺少技术人才,区块链平台们还有先发优势,但技术广泛应用之后,如何避免“过河拆桥”,也是一个难点。

万物均有其弱点,区块链技术也是一样。虽然利用区块链底层技术搭建供应链金融的分布系统,能借助区块链去中心化、去信任化、防篡改等等值,辅助金融机构提升风控,解决产业链上各个企业间的不信任问题,帮助中小微企业链接金融机构,更快更方便地融资。

但区块链技术目前仍处在基础阶段,也存在着不少安全性问题需要解决,区块链在供应链金融领域的大幅应用,还有一段路需要走。不过,前景还是美好的。

原文发布时间为:2018-03-27
本文作者:刘旷
本文来源:钛媒体,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上一篇:思爱普20亿欧元投资物联网


下一篇:2016全球企业研发投入排行榜出炉 ICT行业研发投入增长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