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人工智能”几个字,你的脑海里会浮现出什么呢?
是星球大战里的R2-D2和C3PO?
还是能在几分钟内做出双十一1000张海报、完美诠释“五彩斑斓的黑”的AI设计师?
在哈佛大学教授、机器智能研究者Radhika Nagpal看来,这些关于智能的联想都太以人类为中心了。智能以多种形态存在着。
今天,文摘菌邀请大家一起收看她的TED演讲:
机器人能从鱼群中学到什么?
不可思议的集体行为
视频时长10分钟
点击直接播放
我曾去巴哈马海岸潜泳。我记得最清楚的是,当我把头埋进水里,奋力地通过通气管呼吸时,有一群黄黑条纹相间的鱼,径直地向我游来。瞬间我就怔住了。然后,它们仿佛突然改变了主意,在接近我时集体右转,从我身边绕过了。
如果我们观察鱼群的行为,可能会对智能有全然不同的理解。相较鱼群来说,每条鱼都太小了,所以似乎任意的个体对于发生了什么只有十*限及短浅的见解。但智能不关乎个体,而带有集体性质。
最不可思议的是,没有领导者在指导鱼群。“集体右转绕过我”这个受集体意识支配的行为,是仅仅从鱼群之间的互动中引起的。可能有某种约定俗成的规则存在于邻近的鱼之间,促使了这一切的发生。
回到人工智能上面来,问题就变成了,这种约定俗成的规则是什么?我们能否创造这些规则?
这就是我和我的团队的主要工作。我们既从理论上研究规则系统和背后的数学原理,也尝试与生物学实验人员紧密合作。更多的时候,我们研究机器人学。我们尝试创造我们自己的集体系统,来复现我们在自然界见到的所有事情。这条思路上我们第一个探索,是创造了我们自己的机器人殖民地里面有一千个机器人。
这些机器人非常简单,但他们可以被编程来展示集体智力。机器人约一个硬币大,你可以编程调控它的移动,但它也能无线地和其他机器人交流,还能测算它们之间的距离。我们现在可以开始设计一个邻居之间的契约规则,那些你可以在自然界里见到的规则。
比如,萤火虫一起闪烁
我们可以把从大自然中学到的这些规律结合起来,然后创造一个全新的集体行为。
假如你有两种不同类型的规则。第一种是运动规则,一个移动的机器人可以避开其它静止的机器人。第二种是模式规则,一个机器人会根据离自己最近的两个邻居变化颜色。再加入一些错误更正规则,我们就可以创造十分复杂的自我组装模型,这是它的样子
在这里,你将会看见一千个机器人,它们合作组合成字母K。重点是没人在管控它们,任何一个机器人只跟它附近少量的机器人交流,并且利用其运动规律来绕着在建的结构体来回转,基于其模式规则来找个位置把自己放进去。即使没有一个机器人是做得完美的,我们可以让这一集体一起来完成它的目标。你甚至完全注意不到它们是个体机器人,它们变成了单个实体,有点像那一群鱼。
这些是在二维空间上的机器人和规则,但我们也可以想想在三维空间上的机器人和规则。我们的灵感来自于群居昆虫。
如果你想下造丘的白蚁,或者你想想军蚁,它们用泥土甚至用它们自己的身体来建造不可思议的复杂的蚁巢结构。这些昆虫实际上也有它们的模式规则,来帮助它们决定要建造什么。我们可以采用这个同样的想法来为机器人建立规则。
下面你会看到一些模拟机器人,它们的运动规则是穿过这个建造物,来寻找一个位置把方块放进去。它有模式规则,使得它可以看一下积木组,然后再决定要不要把积木放下。
而有了正确的运动规律和正确的模式规则,我们其实可以让机器人建造任何我们想要的东西。
你可以想象很多不同种类的机器人:可以搬动沙袋并且可以帮忙建造堤坝的机器人,或者我们可以想下用软材料来建造的机器人,它们一起做工来支撑倒塌的建筑。也许有一天我们能造出可以翻越任何东西(包括它们自己)的机器人,像军蚁一样。
建防洪坝的机器人,能给作物授粉的动化蜂群,亦或是监控珊瑚礁的水底机器人群……在每个这样的系统中,有能力理解如何设计参与的规则,并且有能力创造好的集体行为,是实现这些愿景的关键。
最后我想跟你们分享的是,科学本身就是集体智慧的一种不可思议的表现形式。有句话我很喜欢:科研人员决定了科研的成就。想像一下这样一个社会,一个有参与规则的社会,一个每个小孩子都相信他们可以成长为未来的技术专家站在这儿的社会。或者是这么一个社会,每个成年人都相信他们有能力不仅仅是去理解,还能改变科学技术对他们的日常生活的影响,那样的社会是什么样的呢?
原文发布时间为:2017-11-10
本文作者:文摘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