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数字化转型“李洋十二条”的背后究竟在用什么样的系统动力学?


详细原文请见:https://www.sohu.com/a/458371862_121080079

12月12日下午,在广东省第七届CIO大会上,聆听了雪松控股CIO李洋博士的分享,就有了如题的感慨。他用1/3的篇幅讲了一页PPT,就是给CIO/CDO的十二条实践建议。回来之后翻看自己的笔记,又找到回放看了两遍,他的真挚之情溢于言表。

综合来看,这十二条的底层逻辑与实业界大部分老板的行事风格是一致的,激情但不盲从,求高但不骛远,着力创新但不擅动,步步为营,积小胜为大胜。

他的建议太过平实,远不如明星CIO们的表达那么性感,似乎不是那么能够马上激发你的斗志,但是仔细咀嚼,却是为人之道,成事之道。足够谦虚的话,按图索骥就能很快得到超值回报。

产业数字化转型“李洋十二条”的背后究竟在用什么样的系统动力学?

“李洋十二条”,概括起来看,和他的战略设计原则的第一部分有比较深入的内在联系,这个部分是这样几个原则:(1)业务导向原则;(2)价值导向原则;(3)用户导向原则;(4)良性发展原则;(5)适度超前原则。图片中“适度超前原则”排在第一,在分享时,他特别强调,应该是最后一条。

这样平实建议支撑下的CIO工作,必然是稳健的,有效的。CIO也成为企业分福分,究竟是为什么呢?根据李博士的分享,稍做一些解析,探究下CIO使能背后的系统动力学机制,如何有益于企业的。

一、锱铢必较的投资能力

按说“锱铢必较”与投资有些不搭,锱铢必较显得保守与抠门,而投资多少有些胆略和冒险的特质。但是在IT领域,企业的数字化领域的投资特点是确定性的投资,不是风险投资的特性,说起来有些悖论,但是大家可以仔细理解一下。

比如RPA技术要不要引入,要不要投资?这需要仔细的评估,不是先进的东西,拿过来马上就有作用了。企业实际情况下,RPA到底是先用在财务凭证处理领域还是采购订单的处理领域?目前是分别是什么条件?这样的“尽调”是究竟如何引入新技术的重要前置条件。

和谐生产方式创始人张西振先生说过“在管理经验的借鉴上,要‘吃牛肉长人肉’,不是将牛肉绑在胳膊上,你的劲头就会大”。大体就是这个意思,新技术需要一个消化过程。

关于这一点,中衡设计集团CIO徐来也有相似的观点,他说CIO做项目做系统必须有老板思维,从老板视角来看它是不是有风险,是不是划算,有哪些预案。

风险投资不是无妄地拥抱风险。

二、慧眼识珠的战略资产识别能力

斯坦福大学终身教授谢德逊先生对“战略资产”有非常精确的描述,简单地说,就是面对新业务,如何将老业务中的资产拿过来用。这是有考究的。不仅要保护过往的投资,更重要的是不能成为新发展、新业务的羁绊。这就需要解耦,在新的结构中为老结构中的资产寻求存在的理由。这个识别实际上是基于长期主义的老板思维展开的,当然也有对未来敏锐的洞察。在“李洋十二条”中的第8条就是说了这个部分的内容,不是要推倒以前的系统,不要大兴土木,而是需要在一个更优秀的结构中发挥它们的价值,让它们成为战略资产。

三、一揽全局的系统思考能力

这似乎是CIO们“与生俱来”的秘笈,所谓胸有成竹,有一个立足于趋势的鸟瞰图导引自己的行为。当然,它不一定要马上呈现出来,也不需要逢人就讲。这是一个内功。全局思考与长期的信息化/数字化规划的悖论在于,后者越来越难以适配企业的需要。对于行动派来说,策略比战略还要重要。当然这是基于泛IT的企业布局的特质来说的。

另外,我们需要特别注意的,国外的老牌咨询公司,在中国企业数字化转型方面的规划能力已经捉襟见肘,甚至是失能的,这与几年之前信息化规划方面的能力不同。中国企业的数字化转型规划必须依靠企业自己的力量,这就要看团队的学习能力了。某种意义上说,中国的企业管理变革进入了深水区,并不为过。

四、平地惊雷的破局能力

所谓“平地惊雷”,就是平凡中的新神奇。许多CIO感觉这个系统已经上了,这个项目也做了,各种小需求也在不停的满足,新的创新也没有停下,工作没什么出彩的。但是李洋不这样认为。他举了一个例子,对于银行,风险控制方面的规范、系统是很细致的,银监会也有成套的体系,对于CIO而言,这里好像就不需要做什么了。这个已经是“红海”了。不过这个红海中真的没有蓝海吗?如果引入社交数据、第三方企业数据以及知识图谱会怎么样?让银行有一个与时俱进的更加立体的风控体系,不仅对存量业务增加的保障系数,还为新业务创新发展创造了条件。这不是CIO们一直关切的吗?

在旧局中破局,是CIO的血性之一。尤其是平实型CIO的血性之一。

五、稳扎稳打的交付能力

这是要求CIO要有“客户意识”,老板是你的客户,承诺要兑现;员工是你的客户,体验、价值感要强。有了这样的认知基础,我们才可能带领团队进行合格的交付,才可能积小胜为大胜,才可能抛开PPT和KPI,遵循价值导向成就企业,也成就自己。

“李洋十二条”对我的启发还有许多,写这个五个方面,是抛砖引玉,期待大家有更深的感悟,从而加持我们的工作,修炼我们的心。

不管你是不是参加到过现场,我还是强烈建议大家再看下本届大会的回放视频,必有新的发现。

(作者系广东省CIO联盟特聘专家、苏商智库数字化委员会主任、零程大学IT学院院长、场景学社创办人)

转载自:场景学社


上一篇:【开播3.5小时,观看近5万人,3天销量第一】2021企业数字化转型落地高峰论坛暨《数字化转型方法论》新书发布会大获成功


下一篇:Vue实例的生命周期_两个重要的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