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你正在阅读的新闻,可能是机器人编写的…

互联网刚刚兴起的时候,有一句话曾广泛流传——“在网上,没人知道电脑那端的是不是一条狗”。现在,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崛起,出现了一种新的现象——没人知道采编新闻的“记者”是不是一个机器人。

当人们还在为“写稿机器人”津津乐道时,近日,新华智云发布自主研发的25款媒体机器人,涉及到新闻生产的全产业链,从采集、制作、视频、分发、审核到广告、用户,均有涉足。这也是中国新闻发展历史上第一次发布媒体机器人。记者通过“有问”平台组织的线上发布会采访了多位新闻研究学者,专家们普遍认为,媒体机器人的升级换代将提速全产业链智能化进程,受益者将是整个行业,而记者编辑的职业并不会因为机器人的“入侵”就消失,未来“人机协同”的“新闻大战”将成为常态。
注意!你正在阅读的新闻,可能是机器人编写的…
(虚拟主播机器人)

25个机器人已助处理资讯逾1000万条

新华智云是由新华社和阿里巴巴共同成立的一家媒体人工智能科技公司。近日发布的这25款新闻机器人,主要是根据内容生产者的痛点和难点,运用在采集和处理新闻资源两个方面。

据介绍,其中助力新闻人“采集”新闻资源的媒体机器人有8款,分别为:突发识别机器人、人脸追踪机器人、安全核查机器人、文字识别机器人、数据标引机器人、内容搬运机器人、多渠道发布机器人、热点机器人等。助力新闻人“处理”新闻资源的媒体机器人有17款,分别为:智能会话机器人、字幕生成机器人、智能配音机器人、视频包装机器人、视频防抖机器人、虚拟主播机器人、数据新闻机器人、直播剪辑机器人、数据金融机器人、影视综快剪机器人、体育报道机器人、会议报道机器人、极速渲染机器人、用户画像机器人、虚拟广告机器人、一键转视频机器人、视频转GIF机器人等。

新华智云联席CEO徐常亮说,新华智云推出的25款媒体机器人,已率先在“媒体大脑·MAGIC短视频智能生产平台”集成应用,目前累计帮助用户处理媒资超过1000万条,生产短视频30万余条,大幅度提高了采集和处理新闻资源的效率和产量。

据了解,目前浙*东等地新闻人已在这些媒体机器人的协助下开展新闻资源的采集和处理。大至地震、台风等突发事件的报道,小至为视频添加字幕的日常,有了各种机器人的助力,使用者的普遍感受是“操作简单、提效明显、成果专业”。
注意!你正在阅读的新闻,可能是机器人编写的…

(虚拟主播机器人正在播报台风消息)

有了机器人“助手”,新闻出品更快更准确

记者发现,与以往单纯的“写稿机器人”相比,新一代媒体机器人在新闻采写的各个阶段都可发挥作用。

例如:“突发识别机器人”被媒体用户誉为“最AI的机器人助手”。这款机器人首先会自动识别属于突发事件的媒资,提醒记者、编辑优先处理。其次,机器人还能自动识别突发事件媒资中有价值的新闻片段。其算法模型的准确率高达95%。在2019年的四川宜宾地震和台风“利奇马”等报道中,“媒体大脑”中来自受影响地区的现场素材会被打上突发事件的高亮标签,提醒编辑优先处理,广受媒体好评。

而有了新闻机器人的“助力”,编辑记者们的工作效率也将大大提升。以“数据新闻机器人”为例,只需要用户上传一个Excel表单,就能一键生成相对应的数据动画视频,覆盖饼图、折线图、柱状图、词云、排名图等18种模板样式。浙江广电集团钱江都市频道新闻部副主任汤汉涛说,有了数据新闻机器人的帮助,编辑获取数据后可以自己直接做视频,生产效率大为提高。而且,数据新闻机器人完全基于数据生成,可视化准确,动画呈现也非常直观专业,精准度大大提升。
注意!你正在阅读的新闻,可能是机器人编写的…

25款媒体机器人

根据新华智云“媒体大脑”后台数据统计发现,字幕生成机器人是最受记者编辑们欢迎的一款媒体机器人。“字幕生成机器人”可以将一段长文本智能地拆分成适合屏幕展示的短句,还支持字幕批量替换,如果文稿中有错别字或不需要的标点符号,可以像WORD文档一样搜索内容,一键批量替换,大幅度提高短视频制作效率。“从前我制作两分钟的同期字幕,至少得花半小时,现在机器人少则几秒(采访对象普通话标准),多则十分钟就能搞定。至少节省三分之二的时间,”新华社浙江分社记者唐弢说。

5G时代将为普通个人用户带来高速率,低时延的上网体验,也对新闻行业在来自前方现场的直播内容提出更多需求。“直播剪辑机器人”可以在直播场景提供人脸识别、语音识别转文字等智能能力,帮助编辑在直播过程中精准定位,实现直播流快速剪辑,内容实时分发。“直播剪辑机器人”还有另一个小伙伴是“会议报道机器人”。“会议报道机器人”更侧重大会活动类的直播场景,自动生成人物集锦、会议集锦等。比如主旨演讲类大会活动中,机器人可以根据不同发言人,自动拆条出发言人集锦视频;而在新闻发布会场景下,机器人可以按记者和回答为单位,自动拆条出问答视频。山东互联网传媒集团大众网采访中心记者邓云峰表示,在“会议报道机器人”的帮助下,自己仅用2至3分钟就可制作出一条视频,工作效率提高了5倍多。

未来:记者不会消失,但需“人机协同”

“媒体机器人”效率更高、更加准确,那么未来,编辑记者这个职业会否被机器人所取代?清华大学新闻学院教授沈阳认为,媒体机器人的本质在于提升了内容生产的生产力,并且在内容的生产关系上,也起到一个很好的促进和发展的作用。“这是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加上我们媒体内容行业的专业智慧,三者相结合的一个非常好的工具平台。”可见,媒体从业人员的专业智慧,依然是支撑这个平台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注意!你正在阅读的新闻,可能是机器人编写的…

而中国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网络与新媒体研究所副教授王佳航则认为,在写稿机器人零星出现的时候,新闻业讨论最多的是“机器人是否会替代记者”。这种讨论实际上意味着整个行业对人工智能应用的一些观念性误区。“这25款新闻机器人的推出将使整个行业观念快速统一到加快新闻生产分发的人机协同上来,例如人脸追踪机器人、数据标引机器人、突发识别机器人等都明显超越了人类新闻工作者的能力,与这些机器人的协作将使人类新闻工作者的新闻生产能力大幅度提高。新闻生产全线智能化应该会带来变化,从初期产制方面的智能化,逐步到产业生态、生产关系、竞争格局……而机器人的出现也将推动媒体融合的进一步深化。可以预见媒体融合深化过程中,智能化将成为下一个重点。”

对于记者们“失业”的担心,新华智云联席CEO傅丕毅认为大可不必:“新华智云今天发布的这25款机器人,本身就是由记者和工程师共同研发出来的,你觉得记者的职业会消失吗?如果记者这个职业消失了,孕育产生媒体机器人的土壤就消失了,也就不可能有媒体机器人了。”傅丕毅预言,“在未来,媒体人不一定需要自己懂技术,但一定要会用最好的技术。未来媒体最重要的特征是智能化,很多可以由机器完成或者人机协同完成,那么媒体人就应该知道如何选择这些技术,如何用好这些技术。”
(文章来源:深圳商报)

上一篇:每天几条java题(1)


下一篇:广覆盖需求的实现 | 带你读《5G 空口设计与实践进阶 》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