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机器学习检测异常点击流
本文内容是我学习ML时做的一个练手项目,描述应用机器学习的一般步骤。该项目的目标是从点击流数据中找出恶意用户的请求。点击流数据长下图这样子,包括请求时间、IP、平台等特征:
该项目从开始做到阶段性完成,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算法选择和工程优化。算法选择阶段挑选合适的ML模型,尝试了神经网络、高斯分布、Isolation Forest等三个模型。由于点击流数据本身的特性,导致神经网络和高斯分布并不适用于该场景,最终选择了Isolation Forest。工程优化阶段,最初使用单机训练模型和预测结果,但随着数据量的增加,最初的单机系统出现了性能瓶颈;然后开始优化性能,尝试了分布化训练,最终通过单机异步化达到了性能要求。
上文摘自:https://cloud.tencent.com/community/article/177890 只是为了说明Iforest的应用广度!
下文转自博客:http://www.infosec-wiki.com/?p=140760
一、关于异常检测
异常检测(outlier detection)在以下场景:
- 数据预处理
- 病毒木马检测
- 工业制造产品检测
- 网络流量检测
等,有着重要的作用。由于在以上场景中,异常的数据量都是很少的一部分,因此诸如:SVM、逻辑回归等分类算法,都不适用,因为:
监督学习算法适用于有大量的正向样本,也有大量的负向样本,有足够的样本让算法去学习其特征,且未来新出现的样本与训练样本分布一致。
以下是异常检测和监督学习相关算法的适用范围:
异常检测:信用卡诈骗、制造业产品异常检测、数据中心机器异常检测、入侵检测
监督学习:垃圾邮件识别、新闻分类
二、异常检测算法
1. 基于统计与数据分布
假设数据集应满足正态分布(Normal Distribution),即:
分布的平均值为μ和方差为σ² 。
当满足上图训练数据的正态分布,如果x的值大于4或者小于-4,都可以认为是异常值。
以下以“600680”股票成交量为例:
import tushare
from matplotlib import pyplot as plt
df = tushare.get_hist_data("600680")
v = df[-90: ].volume
v.plot("kde")
plt.show()
近三个月,成交量大于200000就可以认为发生了异常(天量,嗯,要注意风险了……)
算法示例:
2. 箱线图分析
箱线图,不做过多说明了:
import tushare
from matplotlib import pyplot as plt
df = tushare.get_hist_data("600680")
v = df[-90: ].volume
v.plot("kde")
plt.show()
图:
import tushare
from matplotlib import pyplot as plt
df = tushare.get_hist_data("600680")
v = df[-90: ].volume
v.plot("kde")
plt.show()
大体可以知道,该股票在成交量少于20000,或者成交量大于80000,就应该提高警惕啦!
3. 基于距离/密度
典型的算法是:“局部异常因子算法-Local Outlier Factor”,该算法通过引入“k-distance,第k距离”、“k-distance neighborhood,第k距离邻域”、“reach-distance,可达距离”、以及“local reachability density,局部可达密度 ”和“local outlier factor,局部离群因子”,来发现异常点,详情可参考:异常点/离群点检测算法--LOF - wangyibo0201的博客 - 博客频道 - CSDN.NET
4. 基于划分思想
典型的算法是 “孤立森林,Isolation Forest”,其思想是:
假设我们用一个随机超平面来切割(split)数据空间(data space), 切一次可以生成两个子空间(想象拿刀切蛋糕一分为二)。之后我们再继续用一个随机超平面来切割每个子空间,循环下去,直到每子空间里面只有一个数据点为止。直观上来讲,我们可以发现那些密度很高的簇是可以被切很多次才会停止切割,但是那些密度很低的点很容易很早的就停到一个子空间了。
这个的算法流程即是使用超平面分割子空间,然后建立类似的二叉树的过程:
详情见:
iForest (Isolation Forest)孤立森林 异常检测 入门篇IsolationForest example
示例代码:
import numpy as np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from sklearn.ensemble import IsolationForest
rng = np.random.RandomState(42)
# Generate train data
X = 0.3 * rng.randn(100, 2)
X_train = np.r_[X + 1, X - 3, X - 5, X + 6]
# Generate some regular novel observations
X = 0.3 * rng.randn(20, 2)
X_test = np.r_[X + 1, X - 3, X - 5, X + 6]
# Generate some abnormal novel observations
X_outliers = rng.uniform(low=-8, high=8, size=(20, 2))
# fit the model
clf = IsolationForest(max_samples=100*2, random_state=rng)
clf.fit(X_train)
y_pred_train = clf.predict(X_train)
y_pred_test = clf.predict(X_test)
y_pred_outliers = clf.predict(X_outliers)
# plot the line, the samples, and the nearest vectors to the plane
xx, yy = np.meshgrid(np.linspace(-8, 8, 50), np.linspace(-8, 8, 50))
Z = clf.decision_function(np.c_[xx.ravel(), yy.ravel()])
Z = Z.reshape(xx.shape)
plt.title("IsolationForest")
plt.contourf(xx, yy, Z, cmap=plt.cm.Blues_r)
b1 = plt.scatter(X_train[:, 0], X_train[:, 1], c='white')
b2 = plt.scatter(X_test[:, 0], X_test[:, 1], c='green')
c = plt.scatter(X_outliers[:, 0], X_outliers[:, 1], c='red')
plt.axis('tight')
plt.xlim((-8, 8))
plt.ylim((-8, 8))
plt.legend([b1, b2, c],
["training observations",
"new regular observations", "new abnormal observations"],
loc="upper left")
plt.show()
结果如下,其中:红色即为异常点,白色是训练集,绿色是测试数据
注意:孤立森林不适用于特别高维的数据。由于每次切数据空间都是随机选取一个维度,建完树后仍然有大量的维度信息没有被使用,导致算法可靠性降低。高维空间还可能存在大量噪音维度或无关维度(irrelevant attributes),影响树的构建。孤立森林算法具有线性时间复杂度。因为是ensemble的方法,所以可以用在含有海量数据的数据集上面。通常树的数量越多,算法越稳定。由于每棵树都是互相独立生成的,因此可以部署在大规模分布式系统上来加速运算。
5. 其他算法
包括:One-class SVM 以及 Elliptic Envelope 等。
参考:2.7. Novelty and Outlier Detection
6. 值得一提
这些算法里面,孤立森林和局部异常因子算法相比之下,效果是最好的。
文章参考资料:
Isolation ForestLOF – Identifying Density-Based Local Outlierskamidox.com异常检测(anomaly detection)如何在Python中实现这五类强大的概率分布 - Python - 伯乐在线博客频道 - CSDN.NET2.7. Novelty and Outlier DetectioniForest (Isolation Forest)孤立森林 异常检测 入门篇异常点检测算法(一)
异常值检测算法(二)
异常点检测算法(三)
异常点检测算法综述
本文转自张昺华-sky博客园博客,原文链接:http://www.cnblogs.com/bonelee/p/7776711.html,如需转载请自行联系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