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这个话题,有点儿烂大街,然而作为开发者兼创业人,兹以为很有必要为自己梳理一番。
多年前,当萌生创业的念头时,我是这样在脑海里绘制这幅蓝图的:
我需要一个域名,一个服务器,并且备了案。
我需要至少一个前端,至少一个后端,至少一枚设计师,由他们来完成开发。
我需要一个产品,一个营运,一个策划,一个市场,这样我们开发出来的产品才能让世界知道。
如果可以的话,再来一个文案,一个运维。
最后,我得去注册一家公司,这样,便可名正言顺地运作这一切。
想了很多很多,最后放弃了创业的念头,转而去做了一枚程序员。
为什么呢?
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简简单单的苍头,不会技术,不懂产品,不善管理,完全没有市场触觉。对于当时的我而言,这是一个新的行业,新的领域。
而且那阵子,我得了异常严重的‘近视’,因为打开荷包,根本看不到钱。是的,那会儿,我失业很久了。
现在来看看我列出的基本清单:
前端 * 1 后端 * 1 设计师 * 1 产品 * 1 营运 * 1 策划 * 1 市场 * 1 文案 * 1 运维 * 1 我 * 1
十个手指头,刚好数得过来。
假设能用三四线城市的酬薪,
假设能用三四线城市的酬薪,聘来中等level的人才。那么按5k计,一个月,我将不得不在人力成本上支出5万,一年那就是60万。再加上场地,设备,各种费用,没有100万,也得80万吧。不不不,这种起点,不是我这种人能够承担的。
在这个BAT横行的年头(那会儿正群魔乱舞,大环境并未出现‘合并’和‘圈养’的势头,电商领域,才刚刚步入’战国时代‘),我不敢确定我想做的,他们是不是也打算做;我不确定,会不会变成互联网的炮灰。
于是在即没底气又没才气更没财力的情况下,重写了这份清单:
全栈 * 1
哈,这样一来,就很清爽了。
几年后的某一天,在一无所有,一无所知的境遇下,成为一枚‘野路子’程序员,并在接下来的一个月里,开始了远程工作。
那是一段破釜沉舟的岁月,由一个执念引发的人生‘灾难’,亲朋好友都说不可,我却坚决踏上一条必须不断跨越悬崖才能苟且的路。
当我知道微信公众平台的时候,已经错过了微信公众平台的红利期,当我意识到全栈并不能解决一切的时候,已经错过了产出‘孤胆英雄’的时代,总之,后知后觉,不断慢半拍。
2016年9月21号晚,手机微信忽然弹出一个对话框:『微信邀请你内侧』
我想都没想直接取消,嘀咕着~什么鬼,又升级,我不升级。
几天后满大街都讨论着微信小程序,内测,200名额,邀请制。肠子悔青了。
2016年11月3日,小程序公测。
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终于能够在恰当的时机,做正确的事。
小程序类似于公众号,前者是微信app自身,后者基于HTML5实现。所以小程序更像是微信内置的各种服务,比如交水电费。
对比小程序的文档和微信公众号的文档,可以看出,前者写的非常负责任,清晰,简洁,不忘细节。
小程序用类似于Vue.js的开发风格,底层为类似于React Native的实现,有点集当下前端大成者的意味。
对于创业者而言,小程序非常适合作为demo来快速迭代。
想象一下,小程序 VS App
这组PK对象,小程序性能还是可以比肩原生App的,但受限太多。
尽管如此,小程序比之App依然有着天生的优越性,况且这段时间,一群弄潮儿已经移植了大量APP。
-
暴露在6亿微信用户面前
-
无需安装
-
文档清晰、简洁,API设计优良。
-
与生俱来部分微信APP的能力。
-
中等程度的前端就能胜任
-
开发迅捷,代码结构清爽
综上所述,小程序可以打上:灵活、便民、用户、高效、低耗的标签。
当然了,这种种好处,都是相对于中小玩家而言,对于实力雄厚的巨头们来说,呵呵就可以了。
不管小程序被高估了,还是天生丽质,当公测结束的那一刻到来时,它就会是一种不可忽视的存在。承不承认,它都是一阵东风。
现在,再次罗列我的创业清单:
公众号 * n // n <= 50
小程序 * n // n <= 20
看起来依然清爽
「H5程序俱乐部」是一个专注微信小程序学习交流,相关外包/招聘需求信息发布的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