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架”AI拍照,手机厂商们的算盘不会太如意

“约架”AI拍照,手机厂商们的算盘不会太如意

这一次,手机厂商们在AI拍照上又打起架来了。


2018年Q1结束,国内手机大厂的年度旗舰机型已经摆上货架。“华米OV”都给自家的手机贴上了AI拍照的标签。甚至还没有发布的荣耀10,也透露出了和AI拍照暧昧的消息。这让人想起2017年,不给自己的手机贴个全面屏的标签都不好意思搞发布会。不同的是,尽管去年各大厂商都在吹嘘自己的全面屏,在宣传上拍照技术仍然是首位,从小米的“拍人更美”到Vivo的“逆光也清晰,照亮你的美”莫不如是。


而今,在品牌策略上各有不同的手机厂商却纷纷投向了AI拍照的怀抱。在手机拍照方案上从侧面竞争走向了正面交锋。


不过智能相对论(ID:aixdlun)分析师李炼坡看来,押注“AI拍照”并不会是件称心如意的事。理由有三:



被动的出发点:过度营销后,手机厂商不得不拉起“AI拍照”的旗帜


回顾智能手机在拍照领域的竞争,智能手机刚兴起之时像素的竞争是第一个引爆点,从普遍的200万到主流1300万像素。在当年的市场上,谁的数值高谁赚的吆喝就越大声。后来,像素的PK走近了死胡同,双摄成为手机主流配置,各手机厂商开始走差异化竞争路线。华为引入徕卡镜头提升品牌高度,VIVO主打自拍+美颜,OPPO站队年轻群体,主打年轻人选择的拍照手机。各个厂商都在为自己的手机拍照性能背书,旗舰机型的拍照水平也逐渐拉近。


智能美颜、人像补光、超级夜拍、大光圈虚化……赞美之词把手机拍照夸了个遍,媒体广告、节目赞助、户外大牌甚至街边手机店里的喇叭都在吹嘘厂商们手机“强悍”的拍照性能,过度的营销透支了消费者对手机拍照性能的期待。在手机摄影硬件的发展上,受限于手机的空间结构,决定相机成像质量最关键的要素:感光元件尺寸,很难有进一步的增加。目前华为P20使用的感光元件尺寸仅为1/1.73英寸,已经是智能手机里COMS尺寸最大的。手机摄影硬件的更新迭代在短期内难以有质的飞跃,还有什么能成为下一个引爆手机拍照的G点?手机厂商们盯紧了AI。


自从谷歌在Pixel 2代手机上加入了自研的AI单元,在手机拍照上依靠单镜头获得不俗表现后,用AI对手机拍照进行革新,改善拍照质量似乎已经成为了手机厂商们的共识。

AI拍照的魅力在于手机可自动识别各类环境,并相应地调整相机设置,以此来让拍摄达到优异的效果。简而言之就是手机相机变得更加聪明了。当女朋友要你帮她拍照时,你不需要再担心自己的技术不好而承受她嫌弃的眼神,AI的加持会让你的摄影水平上升一个层次。但AI拍照真的能有厂商们宣传的这么神奇吗?


早在2013年,就有手机厂商大言不惭地宣称自己1300万像素的摄像头结合自家研发的黑科技能让手机具有媲美微单的拍摄效果。实际上到今天为止,手机和微单之间的拍照性能仍存在差距,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前文提到的感光元件,微单相机内置的感光元件尺寸更大。就目前而言,AI拍照只是手机厂商们在营销上的又一个噱头,和5年前手机厂商宣称具有媲美微单的拍摄效果的一样。透支了用户对手机拍照性能的期待后在营销上寻找新的“爆点”而已。AI拍照从概念到落地时间仍不足一年,技术尚未走向成熟。实验室的检验标准和用户的检验标准不一,在众多的使用场景中AI拍照真的能经得起用户的一次又一次考验吗? 



难过的技术坎:竞争赛道缩短,跟风之后难的是技术沉淀


传统的手机拍照注重图像信息的获取,而在上一轮的竞争中,图像信息获取和成像质量主要靠手机镜头和感光元件来决定。索尼在小尺寸感光元件中的一系列研发让手机拍照从记录性质进化到了实用。目前,市面上主流的手机品牌基本都采用索尼的感光元件,国内的手机厂商们在这方面还没有技术积累。硬件核心技术掌握在供应商手中,给手机厂商们发挥的空间有限。单纯依靠硬件来做文章,消费者难免对此产生疲劳感。即使是通过镜头品牌、人群偏好、附加功能等形成差异化竞争,仍然绕不开产品本质渐趋同质化的尴尬。人工智能技术的介入,有机会大大缩短手机拍照性能取得突破性进展的时间,这让手机厂商们有了渐渐掌握主动权的可能。


其一,通过人工智能技术的加持,手机相机会针对性地给出最优的拍摄方案,弥补传统的手机拍照领域中对环境的不可控性,以此来获取更优质的图像。

其二,拍照不再是简单的图像获取。基于人脸识别、场景识别等技术,增加人像光效,智能美颜、创意自拍等功能,玩法更加丰富了。


华为通过自研的AI芯片,从底层技术上实现AI拍照从概念到落地,但产品体验与宣传的有几分吻合还需要打一个疑问号,毕竟营销从来都是“扬长避短”,用户的反馈才最为真实。


VIVO采用的骁龙660处理器在AI上并没有表现力,只能联合在人脸识别上有技术优势的供应商与自研技术做结合,强行贴上“AI拍照”的标签,而OPPO借助处理器中集成的AI单元与其实验室在拍照上的技术积累做文章。对于没有AI芯片技术的OPPO和VIVO而言,真正的“AI拍照”重点还在于芯片供应商是否会给芯片增加独立的AI任务处理单元。芯片流的门槛很高,需要研发的巨大投入和长达几年的等待周期,OPPO和VIVO短时间内再造一个AI芯片显然不可能。另一个摆在手机厂商们面前的难题是,AI拍照同样也面临的人脸识别、动态捕捉、光影分析等模块的技术挑战。


所以我们也看到今年OPPO和VIVO在人工智能布局上的动作不断,OPPO成立研究院,人工智能技术成为研究重点之一,VIVO则正在与正在与高通、MTK等公司制定2019年的人工智能平台,涉及范围包括芯片以及计算能力等方面。


厂商们在人工智能上频繁的动作会压缩技术到产品过渡的周期,缩短竞争的赛道。按照厂商们每年都更新旗舰机型的习惯,率先在技术上取得突破意味着下一阶段市场竞争力的提升。但技术的沉淀如“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众多的挑战面前突破已经不易,沉淀成为厂商的核心竞争力更是不简单。这条路,不好走。 



遥遥无期的AI生态梦:AI+摄像头,厂商们看到了未来但壁垒重重


尽管人工智能的浪潮滚滚而来,却鲜有手机厂商给自己贴上“AI手机”的标签。早前融合了人工智能元素如Siri类语音助手的智能手机也从不用“AI语音手机”来标榜自己。而在手机拍照领域,场面却大不相同。拍照是用户使用频率极高,又最容易为用户感知的功能,企业在布局AI生态时,AI拍照自然成为其生态闭环中最好的切入点。


理所当然地,厂商们高举起“AI拍照”的大旗,看上去信心满满。市场上也一片叫好,溢美之词纷纷而来。热潮背后,是企业在技术壁垒面前深深的忧虑。找准了切入点不意味拥有成熟技术,而“AI+摄像头”的创造力也不仅局限在手机拍照领域。手机厂商们看到了更多的可能性,但技术壁垒重重,研发之路荆棘满布,AI生态梦看上去遥遥无期。

IphoneX在摄像头里结合感光元件和传感器系统的解决方案,让摄像头实现了生物识别和动态捕捉功能。在AI的助力下,摄像头不仅仅能“看见”,更能“感知”,在未来通过摄像头,AI应用程序甚至可以感知你的面部情绪、读懂你的心情,如果你感到生气它会给你提供相应的内容,帮你控制情绪。要实现这些需要摄像头来捕捉、记录面部肌肉运动,并根据计算模型来分析出面部表情,最终得出关于表情的动态结果。


不过现在看苹果公司并没有大提特提AI生态概念,其他公司恐怕就更难了。因为很多手机厂商连生物识别和动态捕捉技术都还捉襟见肘,要实现复杂的表情捕捉甚至更深层次的分析谈何容易。


总之,技术的发展和用户日益增长的需求会给行业带来一个又一个窗口期,但AI拍照极大概率会和之前的概念一样,并不能承担太多职责。对于手机厂商而言,把在营销上的气力投入到技术上打破重重壁垒,用更好的产品回报用户的期待,应该是最需要做的。


上一篇:SQL Server大负载的生产环境下的性能优化:初识元数据优化


下一篇:《数据库基础及实践技术——SQL Server 2008》一3.5 删除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