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腾 swoole 协程有一段时间了, 总结一篇入门贴, 希望对新手有帮助.
内容概览:
- 协程的执行顺序: 初窥 swoole 中协程的调度
- 协程为什么快: 减少IO阻塞带来的性能损耗
- swoole 协程和 go 协程对比: 单进程 vs 多线程
协程的执行顺序
先来看看基础的例子:
go(function () {
echo "hello go1 \n";
});
echo "hello main \n";
go(function () {
echo "hello go2 \n";
});
go()
是 \Co::create()
的缩写, 用来创建一个协程, 接受 callback 作为参数, callback 中的代码, 会在这个新建的协程中执行.
备注: \Swoole\Coroutine
可以简写为 \Co
上面的代码执行结果:
root@b98940b00a9b /v/w/c/p/swoole# php co.php
hello go1
hello main
hello go2
执行结果和我们平时写代码的顺序, 好像没啥区别. 实际执行过程:
- 运行此段代码, 系统启动一个新进程
- 遇到
go()
, 当前进程中生成一个协程, 协程中输出heelo go1
, 协程退出 - 进程继续向下执行代码, 输出
hello main
- 再生成一个协程, 协程中输出
heelo go2
, 协程退出
运行此段代码, 系统启动一个新进程. 如果不理解这句话, 你可以使用如下代码:
// co.php
<?php
sleep(100);
执行并使用 ps aux
查看系统中的进程:
root@b98940b00a9b /v/w/c/p/swoole# php co.php &
⏎
root@b98940b00a9b /v/w/c/p/swoole# ps aux
PID USER TIME COMMAND
1 root 0:00 php -a
10 root 0:00 sh
19 root 0:01 fish
749 root 0:00 php co.php
760 root 0:00 ps aux
⏎
我们来稍微改一改, 体验协程的调度:
use Co;
go(function () {
Co::sleep(1); // 只新增了一行代码
echo "hello go1 \n";
});
echo "hello main \n";
go(function () {
echo "hello go2 \n";
});
\Co::sleep()
函数功能和 sleep()
差不多, 但是它模拟的是 IO等待(IO后面会细讲). 执行的结果如下:
root@b98940b00a9b /v/w/c/p/swoole# php co.php
hello main
hello go2
hello go1
怎么不是顺序执行的呢? 实际执行过程:
- 运行此段代码, 系统启动一个新进程
- 遇到
go()
, 当前进程中生成一个协程 - 协程中遇到 IO阻塞 (这里是
Co::sleep()
模拟出的 IO等待), 协程让出控制, 进入协程调度队列 - 进程继续向下执行, 输出
hello main
- 执行下一个协程, 输出
hello go2
- 之前的协程准备就绪, 继续执行, 输出
hello go1
到这里, 已经可以看到 swoole 中 协程与进程的关系, 以及 协程的调度, 我们再改一改刚才的程序:
go(function () {
Co::sleep(1);
echo "hello go1 \n";
});
echo "hello main \n";
go(function () {
Co::sleep(1);
echo "hello go2 \n";
});
我想你已经知道输出是什么样子了:
root@b98940b00a9b /v/w/c/p/swoole# php co.php
hello main
hello go1
hello go2
⏎
协程快在哪? 减少IO阻塞导致的性能损失
大家可能听到使用协程的最多的理由, 可能就是 协程快. 那看起来和平时写得差不多的代码, 为什么就要快一些呢? 一个常见的理由是, 可以创建很多个协程来执行任务, 所以快. 这种说法是对的, 不过还停留在表面.
首先, 一般的计算机任务分为 2 种:
- CPU密集型, 比如加减乘除等科学计算
- IO 密集型, 比如网络请求, 文件读写等
其次, 高性能相关的 2 个概念:
- 并行: 同一个时刻, 同一个 CPU 只能执行同一个任务, 要同时执行多个任务, 就需要有多个 CPU 才行
- 并发: 由于 CPU 切换任务非常快, 快到人类可以感知的极限, 就会有很多任务 同时执行 的错觉
了解了这些, 我们再来看协程, 协程适合的是 IO 密集型 应用, 因为协程在 IO阻塞 时会自动调度, 减少IO阻塞导致的时间损失.
我们可以对比下面三段代码:
- 普通版: 执行 4 个任务
$n = 4;
for ($i = 0; $i < $n; $i++) {
sleep(1);
echo microtime(true) . ": hello $i \n";
};
echo "hello main \n";
root@b98940b00a9b /v/w/c/p/swoole# time php co.php
1528965075.4608: hello 0
1528965076.461: hello 1
1528965077.4613: hello 2
1528965078.4616: hello 3
hello main
real 0m 4.02s
user 0m 0.01s
sys 0m 0.00s
⏎
- 单个协程版:
$n = 4;
go(function () use ($n) {
for ($i = 0; $i < $n; $i++) {
Co::sleep(1);
echo microtime(true) . ": hello $i \n";
};
});
echo "hello main \n";
root@b98940b00a9b /v/w/c/p/swoole# time php co.php
hello main
1528965150.4834: hello 0
1528965151.4846: hello 1
1528965152.4859: hello 2
1528965153.4872: hello 3
real 0m 4.03s
user 0m 0.00s
sys 0m 0.02s
⏎
- 多协程版: 见证奇迹的时刻
$n = 4;
for ($i = 0; $i < $n; $i++) {
go(function () use ($i) {
Co::sleep(1);
echo microtime(true) . ": hello $i \n";
});
};
echo "hello main \n";
root@b98940b00a9b /v/w/c/p/swoole# time php co.php
hello main
1528965245.5491: hello 0
1528965245.5498: hello 3
1528965245.5502: hello 2
1528965245.5506: hello 1
real 0m 1.02s
user 0m 0.01s
sys 0m 0.00s
⏎
为什么时间有这么大的差异呢:
- 普通写法, 会遇到 IO阻塞 导致的性能损失
- 单协程: 尽管 IO阻塞 引发了协程调度, 但当前只有一个协程, 调度之后还是执行当前协程
- 多协程: 真正发挥出了协程的优势, 遇到 IO阻塞 时发生调度, IO就绪时恢复运行
我们将多协程版稍微修改一下:
- 多协程版2: CPU密集型
$n = 4;
for ($i = 0; $i < $n; $i++) {
go(function () use ($i) {
// Co::sleep(1);
sleep(1);
echo microtime(true) . ": hello $i \n";
});
};
echo "hello main \n";
root@b98940b00a9b /v/w/c/p/swoole# time php co.php
1528965743.4327: hello 0
1528965744.4331: hello 1
1528965745.4337: hello 2
1528965746.4342: hello 3
hello main
real 0m 4.02s
user 0m 0.01s
sys 0m 0.00s
⏎
只是将 Co::sleep()
改成了 sleep()
, 时间又和普通版差不多了. 因为:
-
sleep()
可以看做是 CPU密集型任务, 不会引起协程的调度 -
Co::sleep()
模拟的是 IO密集型任务, 会引发协程的调度
这也是为什么, 协程适合 IO密集型 的应用.
再来一组对比的例子: 使用 redis
// 同步版, redis使用时会有 IO 阻塞
$cnt = 2000;
for ($i = 0; $i < $cnt; $i++) {
$redis = new \Redis();
$redis->connect('redis');
$redis->auth('123');
$key = $redis->get('key');
}
// 单协程版: 只有一个协程, 并没有使用到协程调度减少 IO 阻塞
go(function () use ($cnt) {
for ($i = 0; $i < $cnt; $i++) {
$redis = new Co\Redis();
$redis->connect('redis', 6379);
$redis->auth('123');
$redis->get('key');
}
});
// 多协程版, 真正使用到协程调度带来的 IO 阻塞时的调度
for ($i = 0; $i < $cnt; $i++) {
go(function () {
$redis = new Co\Redis();
$redis->connect('redis', 6379);
$redis->auth('123');
$redis->get('key');
});
}
性能对比:
# 多协程版
root@0124f915c976 /v/w/c/p/swoole# time php co.php
real 0m 0.54s
user 0m 0.04s
sys 0m 0.23s
⏎
# 同步版
root@0124f915c976 /v/w/c/p/swoole# time php co.php
real 0m 1.48s
user 0m 0.17s
sys 0m 0.57s
⏎
swoole 协程和 go 协程对比: 单进程 vs 多线程
接触过 go 协程的 coder, 初始接触 swoole 的协程会有点 懵, 比如对比下面的代码:
package main
import (
"fmt"
"time"
)
func main() {
go func() {
fmt.Println("hello go")
}()
fmt.Println("hello main")
time.Sleep(time.Second)
}
> 14:11 src $ go run test.go
hello main
hello go
刚写 go 协程的 coder, 在写这个代码的时候会被告知不要忘了 time.Sleep(time.Second)
, 否则看不到输出 hello go
, 其次, hello go
与 hello main
的顺序也和 swoole 中的协程不一样.
原因就在于 swoole 和 go 中, 实现协程调度的模型不同.
上面 go 代码的执行过程:
- 运行 go 代码, 系统启动一个新进程
- 查找
package main
, 然后执行其中的func mian()
- 遇到协程, 交给协程调度器执行
- 继续向下执行, 输出
hello main
- 如果不添加
time.Sleep(time.Second)
, main 函数执行完, 程序结束, 进程退出, 导致调度中的协程也终止
go 中的协程, 使用的 MPG 模型:
- M 指的是 Machine, 一个M直接关联了一个内核线程
- P 指的是 processor, 代表了M所需的上下文环境, 也是处理用户级代码逻辑的处理器
- G 指的是 Goroutine, 其实本质上也是一种轻量级的线程
而 swoole 中的协程调度使用 单进程模型, 所有协程都是在当前进程中进行调度, 单进程的好处也很明显 -- 简单 / 不用加锁 / 性能也高.
无论是 go 的 MPG模型, 还是 swoole 的 单进程模型, 都是对 CSP理论 的实现.
CSP通信方式, 在1985年时的论文就已经有了, 做理论研究的人, 如果没有能提前几年, 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大胆假设, 可能很难提高了.
写在最后
今天从 go()
出发, 得以一瞥协程世界, 协程的世界里还有很多很有意思的东西, 需要我们去发现. 比如:
- 我们普通版的代码是当前进程里执行的, 只是单个进程, 可我们现在可能有了很多协程, 会不会有什么奇遇呢?
还有一个细节: swoole 中有 Co::sleep()
和 sleep()
2个方法的, 而 go 中只有 time.Sleep()
一个方法?
这是 swoole 协程需要经历的一个阶段(毕竟 go 快 10 年了), 还不够 智能的判断 IO阻塞, 所以上面也使用了相应的协程版 redis co\Redis()
-- 你得使用配套协程版, 才能达到协程调度的效果.
如果对协程的发展阶段感兴趣, 可以阅读下面这篇文章:
- Why c++ coroutine?Why libgo?: 关于协程全景式的概述的, 推荐花时间读一读
想解锁 swoole 协程的更多姿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