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裔隽的专访内容,欢迎收看(约5分钟)。
投身未知,挑战符合我的个性
从心理学到计算机,从新闻主编到首席数据官,于外人看来,我的跨界虽然较大,但整个职业生涯一直有自己的主线。我10岁的时候就对计算机很感兴趣,觉得未来电脑会走进千家万户,一直学习到现在,也始终把它看作一个工具。在90年代初,国外已经有心理学和计算机结合的成果表现,这也是我选择心理学专业的原因之一。大三的时候我还写过一套认知心理学的软件包,毕业论文也是用电脑编程做的心理学实验,包括我当时的导师也让我关注人工智能这方面。现在看来,这条路选对了。
大学毕业时,赶上银行信息化的风潮,我想了解银行是如何应用计算机的,于是到了这里。经历了业务转服务器、不联网到联网、网点内外打通、跨银行协作的整个过程,8年时间见证并参与了IT技术之于金融行业的变化,作为从业者深深感受到了科技的力量,也坚定了自己“改变些什么”的想法。
2003年创业汽车网,同时兼任新闻主编,在很多人还不常上网的时代,我们已经在网络上做汽车买卖、配件保养这件事情了。对于IT改变世界这件事,我们始终相信并践行着。
在2011年,结合自己感兴趣的IT、金融、互联网,最终选择了汇付天下。我做了很多年的产品,任事业部产品副总。2011-2015年是手机APP崛起的时代,我觉得好玩于是投身其中。从2011年开始开始尝试云计算的内容,包括亚马逊和微软的都用过,直到后来招标遇到阿里云,才仿佛打开了新世界的一扇大门。智能手机改变了应用的发布模式,云计算推翻了旧的基础设施,这些进步让我们不用再费力研究IT,可以聚焦更多资源到业务上。
突破自我,保持好奇和危机感
这个时代的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只有不断学习才能防止被淘汰。一般到了我这个岁数的人,会选择自己熟悉的、稳定的方向。但我是个好奇心和危机感很强的人,坚持不断学习与输入,直到现在我也经常会自己编写代码,陪伴少年成长起来的梦想与内驱力,是打工者心态完全无法比拟的。
跨界的基础就是不断学习,突破自我,比如目前我所负责的新业务,我再次从后台走向业务,放下身段去倾听市场需求,而这次的跨界之旅也反哺了我专业能力。其实现在全球的高度信息化为学习提供了极大便利,知识获取成本降低很多,但不少年轻人不利用这个优势,我觉得很可惜。大家看一篇文章,5分钟就能明白云计算是什么,但没多少人愿意花3个月去学习人工智能的课程。想要卓越,就不能满足于碎片化的知识快餐,不论什么时代,学本事都是要扎实下功夫的。
4G刚出来的时候大家没想到会改变社会的支付方式,也没预料滴滴和摩拜会影响到全民的出行。云计算催生了Serverless、K8s、云原生这些东西,我们都会迅速跟进、试验学习。当你的客户都在迁移上云,自身不进行数字化转型怎么会有共同语言呢?不光互联网行业,大家都要拥抱内部和外部的变化,保持好奇心和进取心,改变思维模式,才会不被时代的浪潮抛下。
薪火相传,用感性平衡技术思维
论技术我不算最优秀,也不是最好的管理者,我更喜欢教练的角色,以Coach来定位,传道授业解惑。跟你的学生比技术没有太大意义,教练的存在是为了制定战略与计划,带领团队走向成功。
写《企业迁云之路》也是这个目的,当时几乎没有企业视角的上云指南,都是云计算厂商角度的介绍。在摸索一段时间后,我们把自己的方法论汇编出来分享,不仅有技术理念、迁移上云的方法,还有产品测试,甚至复盘总结的内容。凝聚了自己和阿里朋友几十年的经验,它不光是一本技术手册,更是帮助决策者创业者的利器,预测可能出现的问题,提供一些启发。
在35岁之后,我才渐渐对当初心理学的内容有所感悟。诸如哲学、心理学、人类学的内容,无法像理工科知识立马解决问题,但会在你认知世界的过程中帮助丰富世界观。现在每年都会读几本心理学的新书,这种真正研究人类规律、描述思考过程的学问,可以帮助你认识自己,更好地与世界沟通。在企业管理中,对于情商、同理心、团队激励等方面也有相当的益处。尤其面对90后甚至00后的新生代员工,需要了解他们精神层面等诉求,这就更像导师的角色了。业余时间我喜欢摄影,发现美的过程使我放松。人生不像代码那样只有0和1、非黑即白,真正的世界和人都是感性的。我很感激心理学,给我提供了更多的视角,也让我离梦想更近。
在这里我给年轻人一些建议。首先愿意吃苦,肯沉心学3个月课程,当然比读5分钟文章的人走得远。其次能受委屈,能力越大责任越大,承担的东西也就越多。最后三观要正,明晰并坚持自己的目标。每天都很努力的人不会有危机感,中年危机都来自于年轻时不够努力,希望大家没有这种危机。